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房屋倒塌,在目前地震短期预报尚无法令人满意的情况下,人们自然寄希望于将居住的房屋建造得足够结实,以减少地震发生时房屋的倒塌伤人。本书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3册,主要介绍了建筑抗震的基本知识,共含6章内容:建筑抗震的概念设计、建筑场地的选择、各类房屋结构的抗震措施、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措施,后给出了房屋建筑的抗震鉴定与加固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本书可作为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和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面对突如其来的核突发事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如何正确避难?如何展开自救和等待救援?这些常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面对核灾难时,避险逃生的基本方法。故此,刘励军精心编写了《图说核与辐射事故》图册,目的就是让公众学习了解核突发事件相关知识,掌握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的知识与方法。
当遭遇海啸时,如何迅速脱离险境,如何积极、快速、有效地开展自救互救等,这些防灾避灾的基本常识和技能技巧,是面对灾难时避免悲剧发生的根本。灾难无情,防灾有道,掌握科学的避灾、自救方法,可以*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樊毫军精心制作了《海啸》图册,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掌握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的知识与方法。
滑坡是一种地质作用,是地貌演化的一种方式,滑坡作用的结果可能造成损失、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等。因此,滑坡也是一种灾害。滑坡问题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属性。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滑坡及其灾害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滑坡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主要原因是在滑坡灾害高易发区所进行的切坡、加载、地下采矿、灌溉、水库工程建设等各种人类工程生活使得自然科坡的地质、地形和水文地质等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了重大变化,加速了处于平衡状态或准平衡状态的斜坡体向不稳定性方面发展,从而导致滑坡的产生并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灾害。 本书是笔者结合过去20年来主持或参与的有关滑坡问题的研究成果而撰写的。
本书开始介绍了塑造我们的星球的地质力,尔后讨论了由地震断层引起的地面震动的影响,接着分析了火山活动及它对人类文明的危险。之后,本书叙述了由地面的破坏和灾害性塌陷引起的地质灾害。洪水,可能是广泛的地质灾害,本书中亦详细地介绍了它的方方面面。冰川消融引起海平面升高,本书也关注运动的冰川的影响。可能*破坏性的地质力是陨石对地球的撞击。人类是影响环境的另一个重大因素,地球上的动植物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 修订后的版本对人类文明面临的地质灾害作了更为广阔的描述。爱好科学的人对这一课题格外地感兴趣,同时,阅读本书,也能使他们获得关于这些自然力如何作用于地球的更好认识。学习地质和地球科学的学生将会发现本书对今后的学习颇有帮助。读者将享受该书作者精心组织的清楚易懂的文字。本书还配
当遭遇泥石流时,如何迅速脱离险境,如何积极、快速、有效地开展自救互救,掌握这些防灾避灾的基本常识和技能技巧,是面对灾难、避免悲剧发生的根本,才可以*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侯世科精心制作了《泥石流》图册,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掌握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的知识与方法。
《火灾》针对不同灾难发生时的具体生活与工作场景,如何开展逃生与救助,现场感与针对性强;本书采用看图说话、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本书通过对以往灾难救援经验的总结,宣介逃生、救助常识与技巧,实用性强;本书介绍正确的逃生原则与常识的同时纠正公众的一些错误的逃生观念与方法,正反结合;本书便于集中宣介,并根据灾难高发的地区和人群进行宣介。
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反应,瞬时变化成另一种状态,并急剧释放能量的过程,伴有强烈的冲击波、高温高压和地震效应。合理地利用爆炸可巩固国防,开采矿藏,造福人民。然而,意外的突发性爆炸则成为爆炸事故,会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物品破坏或人身伤亡,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爆炸事故通常由于各种人为因素或环境因素导致,也可因不认识物质的危险性或生产中的不当操作引发,具有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和强破坏性。 爆炸来临,如何迅速脱离险境,如何积极、快速、有效地开展自救互救等,这些防灾避灾的基本常识和技能技巧可*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害。大多数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灾难时会彻底崩溃,他们或哭泣、或尖叫,却不知此时是需要迅速行动的关键时刻。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利用自己所学的灾害自救知识,并迅速采取行动脱离险境、减小损害。因此,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灾难,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何时遇到何种灾难。 真心希望你能够在闲暇时多读一读关于危急时刻如何避险自救的书,或许有一天它将帮助你及时发现险情,找到逃生之路。我们无法改变和拯救世界,至少要学会保护和拯救自己。
《小谚语大道理:地震***》围绕着“地震现象小谚语,避险自救大道理”的思路而编写。地震谚语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其时,随着群测群防工作的兴起,地震谚语以其简练朴素的体裁,深入浅出的语言深受群众欢迎。“小的闹,大的到”“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地震没地震,抬头看吊灯”等一大批地震谚语随即广泛流传于民间,并在随后数十年的地震科普宣传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小谚语大道理:地震***》所涉及到的谚语仅仅是地震谚语中的一部分,涉及的知识点和应用也很有限,但涵盖了地震知识的基本科普点和应急避险救助常识,上口好记,通俗易懂,便于应用。
本书结合1992-1997年中国-奥地利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荒溪治理”的研究,以北京山区大面积荒溪分类与山洪泥石流危险区制图详细调查成果为基础,论述了一般山洪、高含沙山洪、泥石流、破坏力强的泥石流等4类荒溪的分类方法与危险区制图技术。以北京山区为例,研制了荒溪分类与危险区制图信息管理系统和暴雨泥石流临界雨量模型。在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降水预测模式开发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山洪泥石流灾害预警系统。 本书可作为山区水土保持、山地灾害防治、国土整治、林业生态工程等山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关部门的教学、科研、生产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探索自然丛书-灾害浩劫》,本书内容提要:人类对自然灾害了解多少?每年我们都要经历地震、泥石流、干旱、霜冻、冰雹、暴雨、沙尘暴、龙卷风、海啸、风暴潮、海冰、病毒、生物入侵、大气污染、赤潮、酸雨、土地沙漠化、星球碰撞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该书对自然灾害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为:1.地质灾害,2.气象灾害,3.海洋灾害,4.生物灾害,5.环境灾害,6.来自太空的灾害。该书对人们了解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以详尽的资料,描述了1500年前的一场神秘的大灾难是如何改变人类世界的。它向我们揭示出:一场全球性的神秘灾难如何开启了一个恐怖的世纪;罗马帝国对象牙的贪求如何导致了一场夺走地中海半数人口生命的瘟疫;古代世界伟大的水坝的溃决如何推动了伊斯兰教的诞生;一片神秘的黄尘如何使中国倒退到人吃人的境地;一位玛雅国王如何在金星的帮助下发动了一场“宇宙战争”;一个南美洲文明如何用死人骸骨制作真人大小的木偶?那场神秘的大灾难见证了古代世界那些超级大都市的后岁月,见证了古波斯的衰亡,见证了罗马帝国被拜占庭帝国取而代之。
地震是我国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震级较大的地震不仅会造成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水坝决口、铁轨变形,还会引发火灾、爆炸、海啸和滑坡、地陷等次生灾害,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防灾减灾系列·灾害来临怎么办:地震避险自救》以问答的形式汇集了大量防震和避险知识,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供广大读者学习和参考。
《海啸防范百科》(作者谢宇)是国内迄今为止较 为全面的介绍海啸识别防范与自救互救的普及件图 文书,主要内容包含认识海啸、海啸的预防、海啸发 生时的防范和救助技巧 等。《海啸防范百科》内容翔实,全面系统,观点新 颖,趣味性、可操作性强,既适合广大 青少年课外阅读,也可作为教师的参考资料,相信通 过本书的阅读,读者朋友 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更加轻松地掌握海啸的防范与 自救知识。
构建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即建立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在乡镇、街道设置防震减灾助理员,是新形势下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总结各地“三网一员”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福建省地震局组织人员编写了这本《地震群测群防手册》。本手册简要介绍了地震基本知识,讲解了“三网一员”的任务、工作程序以及相关的业务知识。内容简明通俗,针对性强,切合“三网一员”建设工作实际,可以作为“三网一员”建设和工作的培训教材,也适合广大群众学习,了解地震灾害防御知识。
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大灾难——预测灾难的科学》汇总了历史上的重大灾难记载以及曾经的种种预测。这些灾难不仅曾使成千上万的人遇难,还会摧毁经济或者席卷地球上的芸芸众生。如果说过去我们面对这些灾难束手无策的话,现代的科学与技术则为我们提供了远远优于过去的方法和机会保护我们自己。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而又具有*科学知识的书,抓住了灾难场景背后的人性特征,紧随专家的*成果,为每一个想要了解做预测的时机、可信度以及在灾难中如何保护自己的人提供了翔实而又实用知识。 读者们这样评价这本书:“在《大灾难——预测灾难的科学》中,作者带领我们踏上了一段引人入胜的旅程,揭示了各种自然力对我们物种的蹂躏,促使我们珍惜每一天,珍惜地球没有把我们致于死地的每一天。”“就像科学探测器一样,作者深入地探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让“核辐射”这个词从曾经的专业词汇迅速地变成了人们荼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可是,由于人们以往对核与辐射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对于究竟什么是核辐射,核辐射有什么用,核辐射又能对人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核辐射的危害等问题,又基本一无所知,只能道听途说,甚至听信谣言,前一段时间出现的“抢盐”风波就是好的例子。为了提高人们对放射性及安全防护方法的认识,使人们理性科学地看待核辐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核恐慌,缪正强、李忠良编著的《放射性常识和安全防护方法你知多少》采用了通俗的语言及简洁的描述向人们介绍了有关核能、核辐射利用以及核安全防护的科普常识。本书分为7章,解释了近200个常见的知识点。书后附录介绍了核能相关的常见术语、物理量和单位。《放射性常识和安全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