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房屋倒塌,在目前地震短期预报尚无法令人满意的情况下,人们自然寄希望于将居住的房屋建造得足够结实,以减少地震发生时房屋的倒塌伤人。本书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3册,主要介绍了建筑抗震的基本知识,共含6章内容:建筑抗震的概念设计、建筑场地的选择、各类房屋结构的抗震措施、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措施,后给出了房屋建筑的抗震鉴定与加固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本书可作为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和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面对突如其来的核突发事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如何正确避难?如何展开自救和等待救援?这些常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面对核灾难时,避险逃生的基本方法。故此,刘励军精心编写了《图说核与辐射事故》图册,目的就是让公众学习了解核突发事件相关知识,掌握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的知识与方法。
当遭遇海啸时,如何迅速脱离险境,如何积极、快速、有效地开展自救互救等,这些防灾避灾的基本常识和技能技巧,是面对灾难时避免悲剧发生的根本。灾难无情,防灾有道,掌握科学的避灾、自救方法,可以*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樊毫军精心制作了《海啸》图册,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掌握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的知识与方法。
全球气候在变暖,每年夏季我们都要面对*高温的考验。*高温是指环境温度持续高于35℃的状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所导致的高温中暑或热射病对工农业生产活动、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及时有效地防治高温中暑、热射病,对保障民众身体健康和建设平安社区十分重要。可是,对于如何防暑降温、如何预防或急救中暑患者的常识,老百姓往往了解不多或者说很不全面。 《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高温》介绍了*高温灾害的发生原因;中暑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常用预防治疗方法。希望它的发行能对高温中暑的预防治疗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
本书开始介绍了塑造我们的星球的地质力,尔后讨论了由地震断层引起的地面震动的影响,接着分析了火山活动及它对人类文明的危险。之后,本书叙述了由地面的破坏和灾害性塌陷引起的地质灾害。洪水,可能是广泛的地质灾害,本书中亦详细地介绍了它的方方面面。冰川消融引起海平面升高,本书也关注运动的冰川的影响。可能*破坏性的地质力是陨石对地球的撞击。人类是影响环境的另一个重大因素,地球上的动植物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 修订后的版本对人类文明面临的地质灾害作了更为广阔的描述。爱好科学的人对这一课题格外地感兴趣,同时,阅读本书,也能使他们获得关于这些自然力如何作用于地球的更好认识。学习地质和地球科学的学生将会发现本书对今后的学习颇有帮助。读者将享受该书作者精心组织的清楚易懂的文字。本书还配
《火灾》针对不同灾难发生时的具体生活与工作场景,如何开展逃生与救助,现场感与针对性强;本书采用看图说话、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本书通过对以往灾难救援经验的总结,宣介逃生、救助常识与技巧,实用性强;本书介绍正确的逃生原则与常识的同时纠正公众的一些错误的逃生观念与方法,正反结合;本书便于集中宣介,并根据灾难高发的地区和人群进行宣介。
一件件突发的灾难表明,尽管我们对居住的地球已经了解很多,它不是会出其不意地给我们以残酷无情的袭击。面对这些突出其来的灾难,我们总会感慨自然力的残酷与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除了为亡灵祈褥外,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大自然的美丽背后,依然潜藏着残酷,我们当时刻提高警惕,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回避那无以阻止的灾害,更重要的是在向地球索取时,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创造繁荣时,在陶醉于自己创造的辉煌成就时,要摒除人类对分的贪婪和愚昧,保护自然,保护地球以更好地保护人类自己。
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害。大多数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灾难时会彻底崩溃,他们或哭泣、或尖叫,却不知此时是需要迅速行动的关键时刻。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利用自己所学的灾害自救知识,并迅速采取行动脱离险境、减小损害。因此,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灾难,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何时遇到何种灾难。 真心希望你能够在闲暇时多读一读关于危急时刻如何避险自救的书,或许有一天它将帮助你及时发现险情,找到逃生之路。我们无法改变和拯救世界,至少要学会保护和拯救自己。
我们生活的地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至今,它己存在了45到46亿年。在这期间,陆地与海洋之间演绎着沧海桑田,无数生物在地球上生生灭灭。有的生物是自然死亡,有的则是遭遇了神秘的灭顶之灾——例如,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在生存了近1亿7千万年之久后,神秘地灭绝了。 除了恐龙,还有很多我们解释不清的事情,这些事情与我们人类联系得更紧密——消失的巴比伦王国,不知所踪的飞机,有魔鬼海域之称的百慕大三角,玛雅人的神秘消失。狂暴的海啸,骇人的大地震,惊天火山大爆发……这些事情,都是我们人类无法掌控的事件。有人概括说,这些灾祸都是天灾,多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严峻的挑战之一。有人甚至预言说,近年来的气候变化仅仅是个开始,在某一天,世界末日会到
2008年汶川地震,数万灵动的生命在 5 12 那个下午戛然而止。汶川地震后,国家地震局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灾区民众避震逃生与自救互救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中,被地震埋压的伤员中只有25%通过自救互救被救出。灾难面前,多一次自救就会多一次生还机会,多一秒救援就会多一分生的希望,而这些机会和希望可能就掌握在被困人员自己的手中。因此,灾难自救互救科普知识普及非常重要,势在必行。 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教授牵头,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组织编写的《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应运而生,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向普通民众全面系统宣传灾难逃生自救互救教育的空白。 《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全套15册,涵盖了地震、水灾、交通事故、火灾、风灾、雪灾、海啸、煤气中毒、化学品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矿难、
地球灾难——一个听起来很大、很沉重的话题!这些年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 大地震过后留下遍地“残骸”,大海啸过后四处遗留着“人类垃圾”,大干旱、大洪水过后…… 本书的创作初衷源于我和编辑的一次聊天,聊天的内容就是前一段时间发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陨石雨”,我们探讨这种事情会经常发生吗?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危害吗?“陨石雨”是如何发生的?我们能够对它们进行监测甚至控制吗?就我所知,人类监测着运行在地球轨道附近的大约10万颗小天体,怎么这一次这么大的一颗陨石冲入地球轨道就没有预测预报呢?!我和编辑谈了自己的想法,我俩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向公众解释、阐述这一类足以造成人类恐慌的、来自大自然的或者是来源于人类本身的地球灾难事件的想法。开始时给出的提纲很大,涉及了地球上的种种灾难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从科学的层次上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升普通大众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以尽可能减小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这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识。《自然灾害》是两位资深的专家——陈颙院士和史培军教授面向针对“中国的灾多、知识少、课程少、书少”“尽管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是东方国家,但目前教材中自然灾害的案例几乎全部来自西方社会”“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性地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也没有相关的高质量的教科书”的实际,以及防灾减灾工作的现实需求而撰写的一本自然灾害科普教材和知识读本。其目的普及自然灾害常识,提升普通大众防灾、抗灾、减灾、救灾行动能力。《自然灾害》融知识性、实用性、
《安全生活防灾减灾系列·灾害来临怎么办:火灾避险自救》主要从基础知识、不同场所火灾预防与逃生以及自救互救等三个方面来介绍。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与火灾有关的基本信息,不同场所火灾预防与逃生部分主要以家庭为主,本部分非常详细得介绍家庭不同部位火灾危险性及其预防方法。在写其他场所时就仅介绍这个场所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以及特殊的逃生方法。主要是想通过案例引起读者的重视。自救互救部分主要介绍了人们在逃生过程中的一些轻伤处理方法和如何自救和救人。
《小谚语大道理:地震***》围绕着“地震现象小谚语,避险自救大道理”的思路而编写。地震谚语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其时,随着群测群防工作的兴起,地震谚语以其简练朴素的体裁,深入浅出的语言深受群众欢迎。“小的闹,大的到”“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地震没地震,抬头看吊灯”等一大批地震谚语随即广泛流传于民间,并在随后数十年的地震科普宣传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小谚语大道理:地震***》所涉及到的谚语仅仅是地震谚语中的一部分,涉及的知识点和应用也很有限,但涵盖了地震知识的基本科普点和应急避险救助常识,上口好记,通俗易懂,便于应用。
《探索自然丛书-灾害浩劫》,本书内容提要:人类对自然灾害了解多少?每年我们都要经历地震、泥石流、干旱、霜冻、冰雹、暴雨、沙尘暴、龙卷风、海啸、风暴潮、海冰、病毒、生物入侵、大气污染、赤潮、酸雨、土地沙漠化、星球碰撞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该书对自然灾害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为:1.地质灾害,2.气象灾害,3.海洋灾害,4.生物灾害,5.环境灾害,6.来自太空的灾害。该书对人们了解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有很大的帮助。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地肆虐世界各地。灾害来临前人们应该准备什么?灾害来临时人们应当怎样做?避难时重要的事是先做什么?平时应该和孩子进行哪些防灾训练?遇到暴雨、台风、龙卷风、打雷、滑坡、液化、雪崩时应该怎样自救?如何储备饮用水和食品?急救箱中应该放什么?在各种场合遇到地震应该怎么办?被埋在废墟中应该怎么办?怎样应对灾难后的心理创伤?怎样进行灾难后的心理护理?怎样应对辐射和放射能?怎样应对趁灾犯罪?怎样向受灾地提供援助方法?……本书用15大类、每页5幅彩色图画的文图对照形式,通过作者亲切的语句,向读者详细讲解了防灾、逃生、生存的各种应急细节,教给读者在各种灾害情况下可能发生和如何紧急应对的各种细节,很多操作与家庭直接相关,操作实际又切实可行。对我国读者来说,本书既简单
“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神秘莫测的玛雅预言,隔着遮天蔽日的中美丛林,仿若洞彻万物的先知一般,描述着未知的明天。正像N所代表的含义,无限中的有限,偶然中的必然。黑暗来袭,我们要如何应对?生命的路途将指向何方?这套小书涉及地震、泥石流、海啸、火山喷发等常见的自然灾害,内设灾难回顾、知识链接、幸存者手记、当黑暗降临、抗灾要诀、2012预言几个版块,旨在为大家提供为实用的防灾避险常识和逃生技能;并试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提醒大家提高抗灾意识。生存的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2012、2013……201N,我们要的,不是无尽的猜想,而是积极的行动,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如果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关爱地球,那么人类将迎来美好的明天;如果我们仍旧不管不顾地破坏环境,那么灾难就
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害。大多数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灾难时会彻底崩溃,他们或哭泣、或尖叫,却不知此时是需要迅速行动的关键时刻。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利用自己所学的灾害自救知识,并迅速采取行动脱离险境、减小损害。因此,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灾难,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何时遇到何种灾难。 真心希望你能够在闲暇时多读一读关于危急时刻如何避险自救的书,或许有一天它将帮助你及时发现险情,找到逃生之路,我们无法改变和拯救世界,至少要学会保护和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