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第2版相比,本版内容上的变化是,从以IA32和x86-64为基础转变为完全以x86-64为基础。主要更新如下: ? 基于x86-64,大量地重写代码,首次介绍对处理浮点数据的程序的机器级支持。 ? 处理器体系结构修改为支持64位字和操作的设计。 ? 引入更多的功能单元和更复杂的控制逻辑,使基于程序数据流表示的程序性能模型预测更加可靠。 ? 扩充关于用GOT和PLT创建与位置无关代码的讨论,描述了更加强大的链接技术(比如库打桩)。 ? 增加了对信号处理程序更细致的描述,包括异步信号安全的函数等。 ? 采用函数,更新了与协议无关和线程安全的网络编程。
本书是《和秋叶一起学PPT》的第5版,在综合前4版的优点,充分听取读者对前4版图书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本次改版在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本书共7章:第1章主要针对用户制作PPT时所需要的各类素材应该到哪里去搜索和下载提供了必要的指引;第2章对完成一整套PPT制作需要重点掌握的主题颜色和主题字体、母版与版式等功能进行了阐述;第3章则详细介绍了在PPT中调用Word、Excel文档的内容,以及插入视频、音频等其他类型素材的方法;第4章主要介绍了排版必须掌握的工具及高效操作技巧;第5章全面介绍了文字、线条、形状、表格、图片的常见美化方法及动画设置的基础知识;第6章为读者解答了外出演讲、分享PPT时的常见问题;第7章为读者推荐了包括iSlide插件、OK插件、口袋动画(PA)插件在内的多款主流插件,并对它们的部分特色功能做了简要介绍。本书
《30天精学Excel——从菜鸟到数据分析高手》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为导向,以大量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介绍Excel中常用、实用的功能,帮助读者经过30天时间脱离“菜鸟”行列。第1章介绍Excel中常见的简单但实用性较强的技巧;第2章介绍学习Excel必须练好的基本功;第3章介绍单元格数据整理,整理凌乱的数据,可以使数据更规范;第4章介绍通配符与查找替换功能,这些功能的结合运用,可以批量处理不规范的数据;第5章介绍数据的安全保护与多表数据快速汇总,保护数据的安全可以减少损失;汇总可以将数据快速整合到一张表格中;第6章介绍高效数据管理,使用正确的方法,可以提升数据输入效率,避免输入错误数据;第7章介绍高效数据分析推荐技能——函数,详细介绍了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解决办公中遇到的问题;第8章介绍高效数据分
本书源自日均访问量近60000次的线上同名课程,口碑与影响力俱佳,旨在打造简单易学且实用性强的轻量级Linux入门教程。本书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基于红帽RHEL 8系统编写,且内容适用于CentOS、Fedora等系统。本书共分为20章,内容涵盖了部署Linux系统,常用的Linux命令,与文件读写操作有关的技术,使用Vim编辑器编写和修改配置文件,用户身份与文件权限的设置,硬盘设备分区、格式化以及挂载等操作,部署RAID磁盘阵列和LVM,firewalld防火墙与iptables防火墙的区别和配置,使用ssh服务管理远程主机,使用Apache服务部署静态网站,使用vsftpd服务传输文件,使用Samba或NFS实现文件共享,使用BIND提供域名解析服务,使用DHCP动态管理主机地址,使用Postfix与Dovecot部署邮件系统,使用Ansible服务实现自动化运维,使用iSCSI服务部署网络存储,使用MariaDB数据库管理系
本书基于Linux 5.0内核的源代码讲述Linux内核的调试技巧和案例。本书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并发与同步,中断管理,内核调试和性能优化,基于x86_64的宕机难题解决方案,基于ARM64的宕机题解决方案,安全漏洞的产生原理与修复方案等。本书适合从事Linux系统开发人员、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及Android开发人员阅读,也可供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为了透彻理解Linux的工作机理,以及为何它在各种系统上能顺畅运行,你需要深入到内核的心脏。CPU与外部世界的所有交互活动都是由内核处理的,哪些程序会分享处理器的时间,以什么样的顺序来分享。内核不遗余力地管理有限的内存,以使数以千计的进程有效地共享系统资源。内核还精心组织数据传送,使得cPu不再受限于慢速硬盘。 《深入理解Linux内核》第三版将引领你畅游内核中用到的最主要数据结构、算法和编程技巧。如果你的确想了解计算机内部的实现机理,那么作者透过现象探寻本质,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深入分析。本书针对具体的Intel平台,讨论了其重要特征,逐行剖析了相关的代码片段。但是,本书涵盖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代码的机理,还解释了Linux运作方式的理论支撑。 本书第三版涵盖Linux 2.6,从中可以看到几乎内核每个子系统都有相当大的变化,
本书从操作系统原理的角度,详细解析了 Windows 如何实现现代操作系统的各个关键部件,包括进程、线程、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的管理, Windows 中的同步和并发性支持,以及 Windows 的 I/O 模型。在介绍这些关键部件时,本书直接以 Windows 的源代码( WRK , WindowsResearch Kernel )为参照,因而读者可以了解像 Windows 这样的复杂操作系统是如何在 x86 处理器上运行的。 在内容选取方面,本书侧重于 Windows 内核中最基本的系统部件,同时也兼顾到作为一个操作系统的完整性,所以,本书也介绍了像存储体系、网络、 Windows 环境子系统等,这些虽然并不位于内核模块但却支撑整个 Windows 运行的重要部件。在本书最后,也介绍了 WindowsServer 2003 以后的内核发展和变化。 虽然书中有大量关于 Windows 代码实现的描述,但是本书并没有罗列 WRK 中的代码,即使读者不对照 WRK 的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