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面向对象的GIS技术以及网络GIS、组件GIS、OpenGIS等新技术的出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也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本书是作者在系统总结已有GIS学科的基本理论、实践与成果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在国内外从事有关GIS教学的经验撰写完成。书中从历史发展、数据基础、系统构建、应用前景等方面较为系统的阐述了GIS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本书以开源GIS软件和开源空间数据库PostgreSQL为主要内容,特别是以空间数据库PostgreSQL为中心,以OGC标准为主线,详细介PostgreSQL、QGIS、GeoServer等开源软件及其应用案例。全书分为8章,第1章对空间数据库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和分析;第2章简单介绍开源GIS软件和空间数据库PostgreSQL的初步使用;第3章介绍空间数据库的SQL Geometry数据类型;第4章介绍矢量数据空间SQL查询与分析操作;第5章介绍栅格数据空间SQL查询与分析操作;第6章介绍利用QGIS、ArcMap对空间数据库进行管理以及利用GeoServer发布空间信息;第7章分别介绍利用Java和C#对空间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操作;第8章以案例的方式介绍利用开源软件和开源空间数据库在 智慧林业 中的应用。 本书主要针对于教学科研和工程应用,特别对开源GIS和空间数据库的理论推广和工程项目应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书主要适合于地
本书以林学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森林资源环境的经营管理决策分析,使森林经营管理信息化。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般原理、方法和应用。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GIS导论,下篇为GIS在林业中的应用。其中上篇分为GIS概论、GIS组成和功能、GIS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G IS设计和GIS应用模型共五章。下篇分为GIS在天然林保护中的应用,GIS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GIS在防治土地荒漠化方面的应用和GIS在区域综合治理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共四章。该书除作为林业和有关专业的教材外,并可供有关地学、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教材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选择题、Windows基本操作实训、Word基本应用实训、Excel基本应用实训、PowerPoint基本应用实训、网络应用技术实训和办公软件应用实训。本书实训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指导详尽,习题丰富,是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上机的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办公软件应用考试的上机辅导教材,还可作为各类人员进行自学及自我评测用书。
由王卫红、高德政和张飞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共分为十章:前六章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及其二次开发的基本知识”,后四章主要介绍“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选取了西南科技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系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四个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详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过程和方法,包括区域环境污染源统计分析系统(开发平台ArcEngine9.2,开发语言Vb.net)、公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MapObjects,开发语言VisualBasic)、国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 SuperMap Objects 5.0,开发语言VisualC++)、公交查询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平台SuperMapObjects 2008,开发语言Visual Basic)。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或相关专业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教材,也可供广大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致力于系统培养大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实践能力,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管理及用电安全、实验软硬件开发环境、基于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及焊接实践、基于树莓派的应用系统实践、智能家居的设计与应用实践及通用计算机系统实践。在内容选择上,本书既保留传统基础性实验,同时又增加了新兴热门知识;在实际操作训练中,严格按照工程要求和流程进行操作,手把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工艺制造流程。 书中包含大量有趣的与工程和生活相关的实践内容,主要实训如下: 树莓派系统环境搭建 数码管显示及应用 单片机按键检测及蜂鸣器应用 爱心灯套件的焊接及调试 基于树莓派的综合实验 智能家居系统实物设计及虚拟设计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拆卸与组装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 通过实训项目的设计,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计划和实验方法,并逐步完善实验
《GIS在政府行业管理中的应用》是作者及其团队多年从事GIS应用开发的技术总结。全书共分5章,内容包括GIS在公路交通管理、房产管理、环境管理、质量技术监管等行业中的应用及社区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GIS在政府行业管理中的应用》适合从事GIS应用开发人员阅读,也可供GIS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从事项目开发参考。本书由武舫、毛艳艳、田智慧著。
本书着重研究在GIS技术平台的支撑下,应用景观生态学、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空间统计学以及分形等理论和方法于江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内容主要分为4个部分: 一、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区域景观格局与生态安全格局的分析结果,评价市域生态现状,从而提出保护市域生态系统的建议与措施,为生态建设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与参考依据。 二、根据城镇体系组织结构规划的相关理论与模型,基于GIS技术平台,应用GIS空间数据库,判断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评价城镇间职能类型强度、划分空间组合聚集区、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等城镇体系规划核心内容的实践方法。 三、基于空间统计学理论的空间自相关原理,应用全局和局部自相关系数,分析城镇经济空间关联特征,为城镇体系空间分析提供可视化决策支持。 四、引入城镇体系的分形原理,计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在数字地质填图、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地质应用领域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书既涵盖了“GIS概述”、“地理空间数学基础”、“矢量数据处理与分析”、“栅格数据处理与分析”、“空间数据库”、“GIS高级话题”等GIS基本原理、方法等方面的基础性内容;同时也包括了“MapGIS上机实践”、“数字地质填图工作方法”、“ArcGIS上机实践”、“GIS工程设计与开发”等与实际地质工作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内容。
WebGIS是一种B/S架构的“特殊”Web应用程序,从基本的HTTP请求响应模型到热门的SOAP、REST服务、JSON和GeoRss等术语,GIS服务器的发展一直紧跟主流Web技术的脚步。 WebGIS开发人员很多时候都在编写一个基于浏览器的客户端程序,在相当多的GIS商业软件中,这一客户端已经进行了严密的包装,以至于学习者很难了解其本质。而本书以WebGIS本质为切入点,从HTTP请求响应模型出发,将两个任务——开发一个ArcIMS客户端API和介绍瓦片式GIS原理及实现作为主线,详细介绍了ArcIMS服务器及其交互语言ArcXML、JavaScript、VML、SVG、OGC和瓦片式GIS的知识,并给出了详细的实现代码,不但“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适合于有一定GIS开发基础的,希望掌握WebGIS设计和开发的中高级程序员阅读。
本书主要从数字模拟的角度出发,从定量化、定位化和可视化方面对基于遥感技术的地表空问数据获取及空问数据表达进行了研究探讨,进而以遥感信息加工处理为基础,研究利用数字模拟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可视、定位、定量的地表空间虚拟环境,并开发了基于空间信息的真3维虚拟现实系统。为反映近年来测绘遥感数据获取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位置姿态传感器POS技术、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本书结合作者的科研实践活动,还介绍了用于城市3维街景空间数据快速获取的车载多传感器集成直接定位测量系统的相关理论技术、方法与应用。
本书全面?p系统地论述了WebGIS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开发方法。本书还重点介绍了ArcIMS和ArcGISServer这两个ESRI公司发布的WebGIS开发平台,所涉及各方面的主要内容都是目前WebGIS研究与开发的*主要考虑的技术问题之一。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绪论-WebGIS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WebGIS基本原理;WebGIS技术应用方法;移动GIS;ArcIMS开发指南;ArcGISServer开发指南;开源WebGIS平台等。
基于GIS的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突破了传统的生态环境管理系统的开发模式,由传统的管理统计数据方式的信息系统向管理以空间数据为主的生态环境信息系统转变,使生态环境管理与决策建立在空间九据与属性数据结合的基础上,通过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合,进一步进行空间分析,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同时通过GIS可视化的功能使信息及空间分析的结果以各种直观图形、图表、多媒体的方面显示出来,并可以进一步通过网络进行生态环境信息共享。 本书以福建省作为研究区域,详细研究了生态环境数据的特点、生态环境数据的集成方法,以地学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研究了福建省生态环境的总体特征,研究了福建省生态环境数据集成的理论与方法,生态环境空间数据的表现与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生态环境空间数据索引的理论与方法,组件技术与组
本教程由一系列的练习组成,可使学习者循序渐进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功能,特别是通用的空间分析功能。内容包括:空间、属性信息查询,专题地图显示,数据输入,地图输出,邻近分析,叠合分析,网络分析,考虑成本的空间距离计算,不规则三角网的应用等,涉及矢量、栅格、TIN三种数据模型,后用综合分析帮助学习者加深理解。所有练习采用ESRI公司的软件产品ArcView GIS 3.x及其扩展模块实现,有作者专门设计的练习数据、小型应用程序和文字教材相配套。 本教程适用于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人文地理、测绘工程、城市建设、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有关课程,也适合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研究人员自学或在职培训。
欧氏障碍空间的短路径(ESPO)问题是网络分析中的基础和核心之一,其中三维ESPO是NP难问题,至今无其他有效解。它的突破将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障碍空间短路径的地图代数解法》阐述了新型矢一栅紧密结合型数据模型:“矢量为体,栅格为用;矢栅互换,利用长处”,从而铺垫了解算复杂空间问题的“O”初始化计算途径;提出了地图代数的ESPO方法。理论上和实验上解决了著名的二维、三维障碍空间短路径问题,并且把障碍物、源、汇图形都扩大到自然图形,是著名Dikstra问题的广义解。 《障碍空间短路径的地图代数解法》给出了障碍空间下距离变换的方法和工具,以便生成所有点的趋源距离,给出了障碍空间下生成自然图形Voronoi图的关键技术方法、地球椭球空间Voronoi图典型实例,给出了进阶生成方法生成的自然图形2阶Voronoi图典型实例、障碍空间
计算机地图制图(CAC)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基础之一,旨在解决地理数据在媒介上的可视化问题。该学科基础的奠定及其后的发展和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科学、几何学、图形学及图像处理技术等的发展密不可分。本书系统地阐述了CAC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绪论;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理论基础;计算机地图制图数据模型;计算机地图制图矢量数据处理算法;计算机地图制图栅格数据处理算法;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的应用。对所用资料,文中尽力给予标注,且每章后附有参考文献,便于读者查阅原始资料,对问题探根求源、深入理解。各章后的思考题方便读者自我测试对章节知识掌握的程度。 本书可用作测绘学科、地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