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数据要素化治理的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为主线,内容按照概念篇、原理篇和工程篇依次展开。概念篇在对数据、数据要素相关概念及其演进过程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首次对 数据要素 数据要素化 进行了明确定义,并基于传统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规律,提出数据要素化治理的基本思路。在原理篇,定义了数据元件作为连接数据供需两端的 中间态 和数据要素交易流通的标的物,进而构建基于数据元件的数据要素流通模型、数据要素化安全模型以及数据要素化治理系统模型。在工程篇,详细阐述了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市场体系 三位一体 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案例剖析,验证数据要素化治理模型及三大体系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可复制性。
在现实世界中,想要了解一个地方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田野调查法,当面对虚拟世界这样一个 新世界 时,这一方法同样适用。基于此,本书以人类学和社会学所普遍采用的田野调查法为基本方法,通过参与式观察的方式展开对虚拟世界样态的深描,从《魔兽世界》这一目前颇具代表性的MMORPG 游戏出发,分析了身份特征、社会网络、历史书写、文化认同、生计方式等一系列构成社会文化体系的基本元素在虚拟世界中的呈现方式,并对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做出思考。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电接触现象的基础理论。主要介绍电接触产生、维持和消除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等现象的相关理论,包括电接触表面膜电阻的增值机理、电接触材料的侵蚀和转移理论等。②电接触材料。不同接触
本书的目的在于呈现支持赛博物理系统交互仿真的SysML扩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径,读者将从本书中理解并掌握与物理交互和信号流仿真的模型设计、仿真运用的关键问题以及解决思路,并可从与相关软件工具的应用介绍中得到有关模型开发、模型库建立的有益指南。在MBSE 应用中,工程实践人员将学习借助统一的系统建模语言解决跨学科交互仿真的建模技术问题。 同时,该书还可作为系统工程、赛博物理系统、自主系统等方向研究生的教材,使其有机会系 统地学习关于物理交互和信号流仿真的最新理论,并通过具体步骤、案例讲解等的指导,领悟 MBSE应用中所倡导的协同建模、协同仿真等相关新型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实现方式。
《全媒体时代的互联网:碎片化生存》以历史的视野,从思想上回顾了电脑、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用“碎片化”“虚拟化”两个关键词,反思数码技术发展历程中所依托的技术哲学和笛卡尔主义思想脉络。近十年智能科技的深度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的发展,似乎使“代码即法律、一切皆计算”的理念成为业界共识,但“碎片化”“虚拟化”的倾向不但没有减缓,还有深度化的趋势。对年轻一代来说,通过裹挟生活与工作的赛博空间,反思暗藏在技术深层的“确定性思想”,理解“符号表征与计算”的理念,是重启认知、重构未来的重要思想基础。
本书其八章。第1章介绍设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操作系统的分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功能.特性,以及UNIX操作系统概况;第2章阐述进程的基本概念.调度状态.进程通讯.死锁,以及UNIX V6++中进程的基本控制结构;第3-7章,结合UNIX V6++操作系统,介绍各主要模块的工作原理、设计思路和实现机制,包括中断和系统调用.存储管理.进程管理.字符块设备管理、文件系统管理等;第8章简要介绍UNIX可执行文件的结构,旨在帮助读者顺利阅读其他章节的相关内容。本书与其他教材的 区别在于,通过深人剖析源代码,输以fork.read.write等核心系统调用执行过程,帮助读者加深对操作系统软件架构的认识,并建立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硬件作为整体为并发用户提供服务的宏观概念。本书适合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类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本书围绕区块链技术的基础密码理论和安全攻防技术展开论述。全书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及安全问题、区块链的密码学技术、区块链共识机制、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密码货币系统、区块链系统的攻击与防御等。本书从区块链基础密码学原语和共识机制入手,采用区块链“六层结构(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应用演变(比特币—以太坊—其他区块链应用)”框架对区块链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系统化阐述,有助于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掌握区块链系统安全技术体系。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可作为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的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从业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系统地反映了有关基于混沌及分形理论的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在吸收国外著名大学同类课程先进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生及本科生高年级课程教学与实践体会,以非线性系统观测数据处理方法为主线,构建了内容新颖且理论联系实际的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教材体系。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共分9章,前4章主要介绍了传统的混沌及分形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5章介绍了相空间吸引子形态特征提取方法,第6章从多尺度角度介绍了非线性系统微观及宏观结构特征提取方法,第7章介绍了复杂性测度分析方法,第8章介绍了非线性时间序列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第9章介绍了混沌吸引子不稳定周期轨道探寻方法。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为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级学生进入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领域、
本书从项目开发实践出发,力求实用,从最基础的网络通讯开始,逐步展开对软硬件操作的讨论,由浅入深,并完全根据实际的软件开发流程划分章节,从而引导编程者从程序规划开始,逐步建立起一套自己的用户程序。在随书光盘中给出了12组VxWorks下通用模块例程,以及其对应的Windows调试程序。所有程序均使用C或C编程,方便入手,重用性强。本书适合于级读者使用,特别适合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在校,以及从事VxWorks开发的科研设计人员使用。
本书简要介绍了51单片机C语言的基本知识,演练了大量适宜初学者入门的典型实例,并以视频的方式记录了书中主要实验的演示过程和现象。《玩转单片机:51单片机新颖实例非常入门与视频演练》主要特色是边学边做,不进行过多的理论讲解,《玩转单片机:51单片机新颖实例非常入门与视频演练》大部分的内容均来自作者的项目经验,因而许多C语言代码能够直接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去,且代码风格良好。书中介绍的很多实例都是踏入社会工作经常要接触到的,可使读者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单片机的应用与开发技巧。需要说明的是,《玩转单片机:51单片机新颖实例非常入门与视频演练》中的所有实例均有相应的开发板,如果读者需要实际演示,可登录顶顶电子网站查看。本书语言通俗,实例丰富,图文结合,简单明了,适合具有一定51单片机基础的读者,也可作为中等
这是一本F28x系统的入门书。书中提供的F28x外设驱动源码文件是TMS320F28x系统的底层文件,适合所有F28x硬件系统。实践证明,从可操作调试的外设驱动源码出发,是进入F28x领域的一条捷径。本书通过解读德州仪器提供的DSP2000系列外设驱动源码(文档名SPRC097)的方式,介绍了TMS320F28x各种外设的驱动机制、运行要领及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并对建立SPRC097文件体系的位域结构体方法给出详细的说明。书中源代码均通过实际运行验证。本书可作为电气、自动控制和电子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或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读者能通过本书自己揭开小型机的神秘面纱,了解一款的小型机IBMpSeries产品的硬件结构,掌握基本的概念和管理技能,甚至自己“DIY”出一台廉价的pSeries小型机(服务器);另一方面,也能够了解与小型机相关的工作和技能需求,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本书分为9个章节,分别讲述了小型机的概念、历史,CPU、进程、线程管理,内存相关技术,存储、逻辑卷管理相关技术,终端管理和通过HMC对小型机进行分区管理的技术,网络和接口卡相关的技术,AIX软件的安装过程和基本配置,如何学习小型机、如何准备认证考试、小型机相关职业的信息,以及AIX/pSeries使用中的一些小技巧。本书适合的读者:对IT技术感兴趣、期望毕业之后能够从事IT工作的学生;刚刚进入IT领域,正在寻找发展目标的“菜鸟”;已经具备了的IT技能,但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瓶颈的技术人员。作者希
本书首先详细讲解AVR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包括硬件基础、指令系统、开发环境以及AVR单片机C语言基础;然后讲解其I/O口打印机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串行口、程序存储器扩展、数据存储器扩展等模块;接着讲解其键盘接口、LCD接口、打印机接口、A/D接口、D/A接口、可编程器件接口、I2C总线接口、SPI总线接口、CAN总线接口的硬件设计和程序设计;讲解了MP3播放器设计、小型打印机系统、智能充电器、直流电机的控制、温湿度传感器、手持无线遥控器等综合实例的软硬件开发全过程,使读者对前面的知识融会贯通。本书适合想了解和进行AVR单片机实际系统开发的读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适合大中专院校电子类专业的学生使用。
读者能通过本书自己揭开小型机的神秘面纱,了解一款的小型机IBMpSeries产品的硬件结构,掌握基本的概念和管理技能,甚至自己“DIY”出一台廉价的pSeries小型机(服务器);另一方面,也能够了解与小型机相关的工作和技能需求,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本书分为9章,分别讲述了小型机的概念、历史,CPU、进程、线程管理,内存相关技术,存储、逻辑卷管理相关技术,终端管理和通过HMC对小型机进行分区管理的技术,网络和接口卡相关的技术,AIX软件的安装过程和基本配置,如何学习小型机、如何准备认证考试、小型机相关职业的信息,以及AIX/pSeries使用中的一些小技巧。本书适合的读者:对IT技术感兴趣、期望毕业之后能够从事IT工作的学生;刚刚进入IT领域,正在寻找发展目标的“菜鸟”;已经具备了的IT技能,但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瓶颈的技术人员。作者希望能
《数字逻辑习题解析与实验教程(第6版)》共9章。其中前7章分别对应于主教材的各章内容,每章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分析题、设计题四部分,便于学生复习、掌握每章的知识点;第八章“教学实验设计”涵盖组合逻辑、时序逻辑、存储逻辑、可编程逻辑等重点教学内容;第九章“课程综合设计”,提供5个数字系统级的实验课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数字逻辑习题解析与实验教程(第6版)》适合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通信、自动化等专业本专科学生使用,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对于工程技术人员也是一本有用的参考书。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本专为职业院校学生编写的单片机教材,是一本浅显、实用、易懂、适合单片机初学者自学的书,也是一本力求让初学者“看得懂、感兴趣、会应用”的书。????本书以8051/80C51系列单片机为主体,从初学者最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以形象化、比喻化等方式详尽介绍了单片机的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内容包括单片机内部结构、指令系统、定时与计数、串行通信、与部分典型器件接口等,书中还结合实例介绍了很多流行的工具软件如Keil、Medwin、Protells等的使用方法。????本书是编者5年来在对单片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它以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为主线组织学习内容,摒弃了以学科体系为主线的编排方式。本书也融进了很多高职学校主讲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中职学
本书是作者过去十多年工作经验的积淀,以实际应用为基础,理论结合实际,用自己的理解来阐述单片机相关技术。全书立足单片机基本概念、开发应用技巧、单片机高端技术、C语言编程、问题调试分析、产品设计这六方面,采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把作者的个人理解和经验积累汇集起来供读者分享。本书读者范围广泛,无论是刚接触单片机的新人,还是已经具备经验的工程师,都有针对性章节可供阅读。
本书主要介绍单片机的C51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方法,大部分篇幅是针对单片机接口芯片的C51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实例。依次介绍单片机接口芯片功能、与单片机连接电路图汇编语言程序、被调汇编语言程序、调用汇编语言的C51语言程序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本书共12章,章是绪论,介绍混合编程的方法;第2~10章针对9种特殊芯片介绍混合编程;1章介绍若干看门狗芯片的使用方法;2章主要介绍单片机与单片机以及PC机与单片机的多机通信。本书适用于C51高级语言和A51汇编语言的初学者。书中C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的程序实例,为笔者多年工作积累所得,并经过实际调试。对于有基础的人,书中的模块可直接使用。本书既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各工科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单片机辅助或参考资料。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32位嵌入式系统和SoC技术的发展,围绕嵌入式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主要讲解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及组成,并针对开发流程,实时操作系统概况及移植,处理器,开发调试方法,软件开发,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SoC设计方法平台和工具等环节进行了由浅入深的介绍,给出了一个基于STM32处理器的开发实例,最后以工程实践为例,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本书编排新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涉及嵌入式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尤其适合嵌入式技术的初学者使用。
《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全攻略》从实际应用入手,以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为主导,循序渐进地讲述51单片机C语言编程方法以及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功能应用。全书共分5篇,分别为入门篇、内外部资源操作篇、提高篇、实战篇和拓展篇。《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全攻略》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书中大部分内容均来自科研工作及教学实践,许多C语言代码可以直接应用到工程项目中。《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配套光盘提供13讲近30学时的教学视频和《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实例代码,可使读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单片机知识和应用技能。《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作者还可提供与《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全攻略》配套的单片机实验板。
本书是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的单片机及其接口技术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的。全书包含三部分。部分阐述单片机应用系统在线仿真的基本原理和简单开发过程,用于培训实验预备技能。第二部分是基础实验,包含并行I/O口、串行I/O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逻辑接口及其在A/D转换、D/A转换、键盘、显示、打印、串行通信等方面的应用。第三部分是综合实验,所提供的实验均基于较前沿的技术和器材,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I2C总线、SPI总线、CAN总线、E2PROM、SRAM、FLASH、智能IC卡、实时时钟、LCD显示器、步进电动机、语音模块、自动搜台/存台收音机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类和非电类专业本科生、专科生教材,亦可作为电视大学、职业大学以及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中的电类和非电类专业的单片机及其接口技术实验教学用书。本书还可作为从事单片机系统及其
本书系统地介绍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硬件组成,以及指令系统,并给出了各种设计领域中单片机的应用实例。本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对于每个知识点都提供详细的实例,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51系列单片机。 本书分为4部分,共27章,全面详细地讲述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首先介绍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及内部功能组件和指令系统,接着介绍单片机的程序设计语言,包括汇编语言和单片机C语言;然后结合不同的设计领域介绍单片机在其中的应用;最后介绍新型的USB接口单片机和高性能的C80511F系列单片片机。 本书内容全面、结构紧凑、实例丰富。51系列单片机的初学看,通过学习本书可以快速入门。本书对具有开发经验的设计人员,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