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兼以秦晋地区为例》图文并茂,信息丰富,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不仅适合于建筑学专业高等院校师生、建筑师和建筑文化与历史研究工作者,也适用于对民居聚落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广大读者。传统堡寨聚落是我国聚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防御性聚落类型,《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兼以秦晋地区为例》首先从宏观上以“防御形态”这一新的角度对中国传统聚落分类进行系统审视,建立“传统防御性聚落”类型框架;通过横向类型比较,揭示堡寨聚落“群落外围线性设防为主”的防御本质特征。进而,从历史角度廓清堡寨聚落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强调指出“堡”与“城”同源并行的演化规律;围绕堡寨的“民防体系”与“军防体系”分析探计各自在不同时期的发生机制、性质职能、组织方式、基本形制等方面的特点;并从建筑技术层面概括总结外
“老房子”——老百姓都这样称呼祖祖辈辈居住的古老民居。它们确实老了,与现代化的距离越来越远,连他们主人的后代也不想要了,拆了或卖了盖洋楼,既气派又实用。这是可以理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建设性破坏性也将愈演愈烈,老房子像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一样越来越少(少数名人故居可幸免),随之而去的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建筑艺术,以及宝贵的旅游资源。等到我们醒悟时,恐怕已经晚了,老房子那种特有的时代氛围和文化气息都将一去而不复返,即使造了许多新古董也无济于事。我们出版这套图集的目的一是为了唤起人们对古民居价值的重新认识,手下留情,多保留一些精彩的老房子;另外,退一万步讲,即便全拆完了,好歹也让老房子留一些遗像给后人或外星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