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许多佛教寺院,始建年代往往可以上溯到唐宋,甚至更早,但能保留下早期建筑的已凤毛麟角,特别是在江南尤其如此。即使存在早期建筑,寺院建置却不一定能完整地保存下来,浙江宁波保国寺则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一座寺院。保国寺大殿建成已经1000多年,为浙江现存年代*久的木构建筑,作为一座木构殿宇,在江南潮湿的气候条件之下,历经近千年的风雨,尚能保存至今,实在难得。保国寺大殿的价值不仅由于它的历史长久值得夸耀,而且在屈指可数的早期木构建筑中,就其保存的历史信息之丰富,特别是在印证《营造法式》方面,更是无与伦比。它所采用的木构技术,成为11世纪*、*有代表性的范例。这样的技术作法为90年后产生的中国*部建筑典籍《营造法式》奠定了基础,其木构建筑的科学理念在书中得到提炼,在世界科学史上闪耀着光辉。
祠庙建筑是北京古代建筑中的一个大类,包括国家祭祀体系中的祠庙、地方及民间祭祀的祠庙。作者对北京地区的祠庙建筑进行了全面调查,总结归类,并逐类论述。对于国家祭祀体系中的祠庙、地方及民间祭祀祠庙的研究,是从不同等级祠庙建筑的整体布局、单体建筑用材、细节装饰三个方面逐一论述,展示出北京地区祠庙建筑的整体面貌。读者可以从中深刻体会到祠与庙的定义、功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