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仍主张艺术作品的概念系生活情境的 具现 (concretization)。人的基本需求在于体验其生活情境是富有意义的,艺术作品的目的则在于 保存 并传达意义。总之,早期著作的目的在于以具体的建筑观点来认识建筑,目前我仍以为这种目的是*重要的事。今天许多混乱的产生是由于一些人在谈论建筑时东拉西扯所造成的。因此我将反映出建筑的信念:我并不同意风土的或纪念性的建筑是一种奢侈品,或是某种 感动大众 的东西(如拉普普(A.Rapoport)所言)。建筑没有什么不同的 种类 ,只有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藉以满足人生在实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
《解读建筑》围绕着西方建筑,用多种角度为读者提供视觉向导,讨论的内容涵盖了建筑物的方方面面,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从墙壁粉刷到屋顶结构,从柱式类型到装饰线脚。《解读建筑》插图十分丰富,几乎每个元素都有带注释的照片或线条画的呈现。从一开始,《解读建筑》一直尝试摒除传统字母排序的建筑学词典中所存在的固有问题。因此,《解读建筑》通过大量图片和注释,给予建筑物本身极大的关注,并且在结构方面,将建筑拆解为基础的构想和组件。 《解读建筑》共有四个部分,并且相互交叉参照。章介绍了十种建筑类型,这十种类型及其变体贯穿了整个建筑史。虽然书中选取的类型范例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不尽相同,但是都体现了该类型的某些特点。本章中的其他建筑类型分组标准是:这些建筑类型和形态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对
项目档案记录了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的全过程,它既是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重要载体,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息保障。国家档案局本着 适应变化、全面修改、加强管理、便于操作 的思路,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修订为《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DAIT28-2018),新标准立足于管理性与技术性并重,区分了项目文件和项目档案的概念,强调了档案管理要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明确了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要求,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2018年,为深入落实《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山东省档案局和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抓住山东省实施新1日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机遇,积极探索项目档案管理政企合作新模式,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电网建设
《营造法式》是成书于宋代的建筑技术典籍,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完备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样本。它的面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水平已经达到巅峰状态。 《营造法式》全书36卷(现存34卷),共357篇,3555条,是对宋代以及宋以前建筑设计、施工的经验总结和完善。李诫根据自己多年各类工程管理的经验,并参阅大量文献和旧有制度,编撰成书,于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全国,成为当时的官方建筑规范文本。 书中附录的千余幅建筑、构件设计详图及装饰图样,既有助于对全书内容的理解,也便于今人建造仿古建筑时借鉴。
本书由北宋时期李诫编著而成,被学界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典”。全书共三十六卷,其中图样六卷,几乎包括了当时建筑工程以及和建筑有关的各个方面,把当时和前代工匠的建筑经验加以系统化、理论化,提出了一整套木构架建筑的模数制设计方法,并提供了珍贵的建筑图样,,体系严谨,内容丰富,是中国古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不但总结了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建筑方面的经验,而且为后世留下了有关建筑力学和材料力学方面的丰富史料。正是该书成就了中国现代建筑学大师梁思成的学术地位,更成就了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建立,20世纪初期甚至还成立了以《营造法式》为研究核心的“中国营造学社”。因此,本书的出版,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理论,深入解读传统建筑经典,以及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将有着非常
现代建筑以来,空间问题已被明确提出并成为建 筑学之核心。现代建筑对空间的强调往往隐含了某种 抽象思想对具体实物的提升和概括,也因之造成二者 之间不同程度的割裂。朱雷所*的《空间操作--现代 建筑空间设计及教学研究的基础与反思(第2版)》提 出“空间操作”问题,则意图将抽象思想与具体问题 再次结合起来,展开一种从设计操作角度进行的建筑 空间研究,以此确立空间设计(及教学)研究的独立价 值,回应所谓“建筑自主性”问题,致力于建筑学自 身的探讨与回归。 全书由三个相互关联并且彼此促发的部分组成。 **部分(上篇)有关空间设计的操作模式,从对相关 传统和基础材料的解读中,梳理出“体量与构图”、 “结构框架与自由平面”、“抽象要素与构成”,以 及“‘装配部件’与形式结构”等空间操作模式。第 二部分(中篇)有关
本系列图书根据《16G101-1》《16G101-2》《16G101-3》三本新图集以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 》(GB50010 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 》(GB50011 2010) 及2016年局部修订规范等进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础构件的平法钢筋识图与算量,柱、梁、板以及剪力墙等主体构件,以及板式楼梯的翻样与下料。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一一解答了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中的常见问题,通过一些计算实例给出了钢筋的翻样与下料的方法,内容系统,实用性强,便于理解,方便读者理解掌握,可供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中专的师生学习参考。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用地。 是否掌握了农村宅基地相关的 政策,能否正确处置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关系到农村村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不清楚,处置操作不规范,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农村宅基地知识一本通》以问题为导向,从实际出发,用生动鲜明的典型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农村宅基地相关知识,通过以案释法、政策问答、 解答等形式为广大读者提供宅基地相关政策法规的全面指引,以解广大读者心中困惑。
《碰撞与冲突--帕拉斯玛建筑随笔录》中的16篇建筑评论和1篇对帕拉斯玛工作、生活的采访记录,跨越了作者尤哈尼·帕拉斯玛自1985年至2012年的岁月,集中反映了这近30年的时代变化、环境变化、人类社会变化催生的新问题的碰撞与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现代建筑新思维、新理论。本书也简述了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前后及其建筑观的变化与发展。
本书是国内本反映国内外时空间行为研究领域的前沿著作。全书共由三篇构成,上篇为“理论前沿”,展现了时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概念、范式与方法论演进等内容;中篇为“方法前沿”,包括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分析方法与模型方法及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尝试;下篇为“应用前沿”,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在时空间行为研究与移动性规划等方面的*应用,展示了其解决城市现代病的有效应用。 本书可供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居民行为等方向的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是智能楼宇管理师实训指导书,也是中国技能大赛-智能楼宇职业技能竞赛指定用书。本书系统、全面地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实训设备进行了阐述,结合系统的特点,对各个系统的实验实训内容进行了综合规划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视频监控及其集成系统、入侵报警及其集成系统、楼宇智能化可视对讲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联控系统等。
本书从建造的角度出发,从生产力、构造组合原理和系统设计方法等不同方面对建筑构造的历史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当下国内外建筑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新的基于制造业流程控制的建筑产品构造系统设计方法。
本书由案例入手,从模型创作对建筑思维的启发角度入手,探讨了从模型思考建筑的方法。在书中,芬兰活跃于国际建筑舞台的海基宁-科莫宁建筑事务所,以建筑项目入手,表达了建筑设计创作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从 抽象与几何 思维到建筑杰作,书中列举了其在国际投标中的代表性项目,通过不同阶段的模型创作,将设计思维步步展开与完善。 项目涉及芬兰、德国、爱尔兰、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类型包括博物馆、住宅、文化建筑、商业综合体等。通过实际案例讲解,讲述模型在设计初、方案深化,到项目完善中的推动作用,给初学者提供一种不同与纸笔表达设计思维的方式,适合建筑从业者阅读。
欧洲的大学,自1993年以来,都将建筑学作为集实践、科学、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大量的理论研究还是动手的设计课程,都致力于逐步完善大学建筑教育的体系。从1976年卢多维科·珂诺尼(Ludovico Quaroni)的建筑教育理论开始,手绘对思维的表达就一直在意大利教育体系里被反复强调,同时传统之于现代,逻辑之于想象,都在不断深化。它们代表了一种开放的领域,是创新和多元的教学方法。
藤森照信著的这本《妙趣横生的日本建筑学》是《天下无双的建筑学入门》一书的修订再译版。 这本书是一本妙趣横生的建筑学入门书。书中收录了筑摩书房《天下无双的建筑学入门》连载与大成建筑《藤森教授恍然大悟的建筑入门》连载中的37篇文章。作者在书中分为两部分介绍了建筑学,即古代建筑的技术和住宅建筑的功能。藤森照信在书中以风趣且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地讲述了日本古代建筑技术,包括对石器、捆绑技术、竹子、树上住宅、地基、柱子、草顶房屋等古代技术;第二部分则详细的讲解了包括住宅、建材、门户、地板、榻榻米、走廊、天花板、照明、窗户、厨房、楼梯、阳台、围墙、庭院等现代住宅建筑的功能。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妙趣横生,是一本简单易懂的建筑学入门书,无论对建筑学入门者还是建筑师,都有启发,很好实用。
本书一套两本,从风格的融合与创新角度出发,展示了楼盘风格设计在吸纳东西方、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精髓的同时,又有所开发创新,涵盖现代中式、赖特中式、英伦中式、美式新古典、法式新古典、海派古典、美式装饰艺术等十多种主流混搭风格。
《风景园林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园林设计制图、平立南表示、透视和广义鸟瞰图画法、园林设计的基本方法、园林设计要素、设计实例等。全书共有插图约500幅,其中不少为精美的钢笔徒手线条图。
本书搜集了古今中外*代表性的32位建筑大师关于建筑的简短言论,所选的大师包括古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中国北宋的李诫,文艺复兴时期的阿尔伯蒂、米开朗琪罗和帕拉第奥,现代主义代表人物赖特、柯布西埃、格罗庀乌斯、密斯,北欧大师阿尔托和南美大师尼迈耶,第二代大师路易?康、菲利普?约翰逊、贝聿铭,后现代时期代表人物文丘里,高技派的福斯特,追求解构风格的埃森曼,目前风头正健的西方建筑师盖里、哈迪德,日本的杰出人物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碕新和安藤忠雄,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一代宗师梁思成、杨廷宝、童寯等。这些人物均在各自的时代为建筑的发展作出了****的贡献,而且大多同时有优秀的设计作品和理论著述传世。编者努力从相关资料中摘录了大师们经典的言论,然后一一加以解读,并附上相关的建筑图片来作进一步的说明。
插画是现代流行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插画师用它来表达自己的心声。《缤纷视界:看得见故事的插画》收录了来自全球的38位插画师的经典插画,这些插画体现了他们的独特创作风格和娴熟笔法。这些令人着迷的插画仿佛是万花筒,里面藏着万千世界和无数趣味故事。翻开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了一个插画的王国,读者可以徜徉在插画里的故事中。书中不仅有插画还有插画师们的经验分享哦!喜欢插画和故事的你,又怎么能错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