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是上海自2010年加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以后,在设计和创意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2022年决意建设世界一流 设计之都 的政策制定和引导下,官方召开的设计盛事。本书以展览图册的形式,呈现了2022年和2023年在上海召开的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两届主题展的入选作品,以及策展人对未来设计发展和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的思考。2022年及2023年主题分别为 设计无界,相融共生 和 设计无界,造化万象 。作者为首两届大会牵头策展了两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展,分别以 人 人,人 自然 和 创意社群:嵌入式、可感知与高交互 为题演绎大会主题。本书作为一本有价值的资料性图书,可为设计和创意人士提供参考。
本书是《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的分册。书中以条目形式阐述水文与水资源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经验。陆地水文学包括:水圈、水文循环、降水、截留、蒸发、径流、洪水、枯水、地表水水文学、地下水水文学、水质;应用水文学包括:水文测验、水文计算、水文预报,以及水文模型、水文技术规范等;水资源包括:全球水资源、主要国家水资源、水资源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规划、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系统、水资源系统分析、水资源配置系统、水资源承载力。书末有“内容索引”,供查检未设条目的知识主题之用。本书主要供水利科学技术人员、有关院校水利专业师生、水利系统职工使用,也可供其他部门和社会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求知解惑。
《建筑师的写作指南》是一本帮助建筑师写好文章的参考书。无论你是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还是工业设计师,本书都能向你展示专业设计和写作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清晰而专业的文字表达能力,是建筑学学生和职业建筑师的素养。在学习和工作中,《建筑师的写作指南》这本书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文本体裁、更合理地运用文字技巧,从而实现简明有效的专业交流,诠释出清晰多彩的设计思想。作者Tom Spector和Rebecca Damron列举了的范式与常见误区,展示了典型的写作类型,并解释了高效写作的方法。
本书系“国外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教材”之一。书中第一部分在一个从几何学到象征主义很广的范围内讨论了建筑的性质和作用;第二部分通过引述和列举现代建筑大师(如阿尔托、迈耶和斯特林)的作品,论证了分析的方法。本书内容全面、细致、清晰、明确,且图解详尽,为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建筑提供了帮助。
本书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编写,详细阐述了安装工程施工图识读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全书主要包括安装工程施工图识读基础知识,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投标报价,电气工程识图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给排水、采暖及燃气工程识图与工程量清单计价,通风空调工程识图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工业管道工程识图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智能建筑工程识图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等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系统地收集了安装工程造价编制的各种相关符号、图例、计算公式、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常用材料技术参数,可供安装工程造价编制与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研究的参考用书。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曾出版过三部以时间跨度为线索的作品集,分别是1998―2007年的作品集、2008―2012年的作品集,以及2012―2017年的作品集。自2008年开始,以每五年作为出版节奏。此次《同济设计集团作品选2017―2022》是同济设计的第三部五年跨度作品集。作品集共收录了159个项目,包括13个设计类型,其中详细展示的项目达122项,创历年作品集之 。 项目类型涵盖公共文化类建筑、教育和医疗建筑、办公和产业园区、交通和体育建筑、商业及综合体建筑、历史建筑保护和既有建筑改造、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市政桥梁、住宅及专项设计。这部档案式作品选可为设计行业以及院校师生参考。
《探访中国数字建筑设计工作营》(作者袁烽)收录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参数化非线性建筑设计研究班》;《青华大学建筑学院参数互动工作营》;《香港大学数字化实践暑期国际工作室》;《模糊教与学的边界》;《华南理工大学数字建筑工作室》;《机器材料性:互动原型》;《FACETALK:互动建筑的现代意义与技术探讨》;《湖南大学DAL数字建筑工作营》;《关于DAL数字建筑工作营》等作品。
《探访中国数字建筑设计工作营》(作者袁烽)收录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参数化非线性建筑设计研究班》;《青华大学建筑学院参数互动工作营》;《香港大学数字化实践暑期国际工作室》;《模糊教与学的边界》;《华南理工大学数字建筑工作室》;《机器材料性:互动原型》;《FACETALK:互动建筑的现代意义与技术探讨》;《湖南大学DAL数字建筑工作营》;《关于DAL数字建筑工作营》等作品。
面对当代城市化进程加快,西方建筑师不断涌人中国市场,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趋势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建筑文化愈加引起建设者的重视。然而,当前中国建筑师掌握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根基不够深厚,横向学习、应用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多,纵向积累、借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知识少。建筑要有地域特色,中国城市和建筑要有中国特色。中国城市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曾带来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城市建筑类似、雷同,缺少地域特色,缺少文化内涵,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等面临着诸多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文化、传统建筑文化的回归。本书是“中国建筑名家文库”系列丛书之一,汇集了作者学术论文,设计构思、纪实,杂文随笔,会引、书序及访谈。
面对当代城市化进程加快,西方建筑师不断涌人中国市场,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趋势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建筑文化愈加引起建设者的重视。然而,当前中国建筑师掌握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根基不够深厚,横向学习、应用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多,纵向积累、借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知识少。建筑要有地域特色,中国城市和建筑要有中国特色。中国城市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曾带来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城市建筑类似、雷同,缺少地域特色,缺少文化内涵,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等面临着诸多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文化、传统建筑文化的回归。本书是“中国建筑名家文库”系列丛书之一,汇集了作者学术论文,设计构思、纪实,杂文随笔,会引、书序及访谈。
本书讲述了光在建筑物里的多种应用和表现形式,探讨了光的本质、多种材料对光的表现作用的影响。光与空间在某些特殊情况中,的确有可能达到“瞬间诗意”氛围的生成,如何利用者一点,在建筑物中有效地引入光对人心理的影响,是每个建筑师和设计者都要深入考虑的课题。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手册,以诗意的语言带领你走向光的深邃世界。
《云南城乡建筑钢笔画集锦》收录的作品题材丰富,既有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也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更有玉水纵横、山峦叠翠,充分展现了云南省广阔的秀丽山川,浓郁的民族特色,丰富的地域文化,也从不同角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