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建筑工程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材料门类,如水泥及外加剂、建筑木材、钢铁材料、有色金属、墙砖与砌块、门窗、建筑五金、塑料、玻璃、装饰装修材料、建筑装饰涂料及建筑油漆、保温材料、吸声材料、防水材料、耐火材料等。其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分类、规格、理化性能、技术要求等。每种材料都按标准化的有关内容摘要列入。《新编常用建筑材料手册(第2版)》以图表为主,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防火门窗是建筑物防火分隔的设施之一,对于减灾损失起着重要的作用。防火门窗可在火灾发生时,隔离烟雾和火苗,帮助人们顺利逃生。随着我国城市及基础建设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智能化建筑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非常迅速,将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对在建筑防火分区、疏散楼梯间、电梯前室等处的防火门窗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防火门窗常用材料及配件标准汇编》收集截至2008年12月底发布的标准39项(其中国家标准37项,行业标准2项),分为基础标准、常用材料及表面处理标准、配件标准三个部分。
本书简要介绍了外膨胀水泥和混凝土膨胀剂的发展概况与生产技术,阐述了水化理论和膨胀原理,阐述了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理论和抗裂防渗原理,通过大量试验数据较详尽地介绍了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强度性能及其他物理性能,介绍了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应用技术以及外近百项典型的不同结构工程的应用实例。此外,收录了混凝土膨胀剂国家标准和应用技术规范,同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因此,本书基本反映了我国膨胀剂与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发展概貌。 《膨胀剂及其补偿收缩混凝土》一书,是一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生产、应用经验的著作,对膨胀剂的研究、生产与应用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书详细介绍了当今以水泥、石膏、氯氧镁水泥、植物纤维等为基材的建筑板材以及金属复合板等建筑轻质板材并论述了建筑轻质板材的有关制造基理、主要性能、工艺流程、品种规格及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法。 本书的作者均系科研与生产线的专家与学者。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集研究成果、工业生产和设计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专著。从事建筑轻质板材的研制、开发、生产以及设计施工的人员从本书中可获取新的知识与信息,本书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西北干寒地区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与配制技术》依托青藏铁路、兰新高铁等国家重大工程以及相关科研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干寒地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大温差条件下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和配制技术、低温条件下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强度增长机理、腐蚀条件下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配制技术、大风条件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以及高性能混凝土养护技术。
《建筑五金速查手册》是一本反映当代五金产品品种、牌号、尺寸规格、化学成分、性能、用途等科技成果的综合性工具书,具有内容全面、科学、新颖、实用性强以及查阅方便等优点。 本手册章介绍了建筑五金涉及的基本数据资料,第二章至第九章则详细阐述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门窗五金、建筑小五金、建筑五金工具、焊接器材、建筑消防器材、灯具及电气材料的相关知识。 本手册主要以数据、表格形式来贯穿全文,既适合机械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材料管理人员使用,也适合于其他相关专业的科研、设计、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人员使用。
《绿色建材:评价·认证》介绍了绿色建材的评价及认证知识,具体内容包括建材工业与低碳经济,建筑材料生命周期评价,建筑材料基于生命周期的生态设计,绿色建材评价,(钢筋)混凝土长寿命,建筑材料Ⅲ型环境声明与碳足迹标识,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本书旨在为建筑设计师、开发商、供应商提供绿色建筑选材指导,为建材生产者提供绿色建材的评价与认证规范指导,为国家建材产业的资源、环境、规划等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主要介绍了原位化学灌浆加固材料的理念、分类及发展,并对改性无机灌浆材料、改性有机灌浆材料、无机类和无机-有机复合灌浆材料、绿色原位化学灌浆材料作了分述,重点给出了现代公路桥梁隧道工程原位加固材料以及现代水工程混凝土裂缝原位化学灌浆修补加固材料、文物及其他工程原位化学灌浆修复材料的特性。
本书配合《土木工程材料》教材编写,是短期内掌握、巩固土木工程材料基本知识的实用教学辅导教材。全书分为13章,每章由概要、习题和题解3部分组成。概要部分主要对本章知识点进行归纳;习题部分列出涉及本章知识点的名词解释、判断、填空、选择、问答及计算6种题型的习题;题解部分给出相应习题的题解。书中附录部分还给出了4套模拟试题及题解。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土建类各专业师生、自考生以及报考注册建筑师的工程技术人员。
《建筑工程防水技术与应用》汇集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李承刚研究员长期从事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研究的部分成果和论著,主要内容包括:建筑防水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建筑防水技术概论,建筑防水材料研究,建筑防水工程设计、施工与质量管理,以及发达国家防水技术考察报告等内容。
本书分别对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卫生陶瓷生产所用的水泥灰岩、玻璃硅质原料(石英砂、砂岩、砂、脉石英)和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本书的研究结果可归纳为三个基本判断、六项主要对策和三条主要建议。 本书适合从事建筑材料和相关矿产资源的政策管理、科研开发及产品生产的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阅读。
本书概要介绍了绿色建筑对建筑材料的要求和外绿色建材研究和评价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了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的概念和评价体系并提出了绿色建材的评价内容和指标。书中系统阐述了水泥、混凝土及制品、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玻璃、建筑石材、墙体材料、建筑用金属材料、木材、化学建材、室内空气质量的绿色化方向和绿色度评价指标。本书适合于建筑材料领域的科研、开发、生产、应用和相关管理人员参考和使用。
木塑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材料,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近年来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其产量和用量均居世界前列。然而在户外使用时,复合材料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老化现象,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本书是在总结多年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系统地介绍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历史、发展、组成和生产工艺,总结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光老化机理,并提出了改善其耐光老化性的具体方法。全书以大量数据和丰富的例证作为支撑材料,叙述方式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兼顾实用性和学术价值。 《木塑复合材料耐光老化性保护》一书可供木材科学与技术、生物质复合材料、木材保护与改性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和参考。
大多数土木工程材料方面的书籍只介绍传统土木工程材料,而没有介绍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另一方面,很多书籍从材料科学层面介绍工程材料,仅简单涉及材料的工程应用,这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日益发展的需求。《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科学理论与应用》介绍了多种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纤维增强塑料、聚合物材料、土工合成材料、砌体材料、涂层材料以及智能材料等,着重讲述了生产和使用这些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的科学根据,同时介绍了各种材料的测试和应用实例,特别是新型高性能材料在工程设计中的实际应用。《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科学理论与应用》还介绍了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和工程应用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