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中展示了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总决赛的110所高校的111个竞赛成果,从模型设计构思、选型对比、数值模拟、节点构造、模型制作等方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一个个充满创意的的竞赛作品,并对大赛的评选结果进行了展示。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对他们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了考查,具有一定创新性。本书可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师生以及感兴趣的其他专业的广大师生提供借鉴,也可作为高校结构设计类创新课程教学参考。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系统阐述了两边连接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四边连接钢板剪力墙、四边连接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在结构体系中应用的理论、试验和分析方法,展示了上述构件及其结构体系在力学和抗震性能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两边连接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力学性能与简化分析模型;四边连接钢板剪力墙的力学性能与简化分析模型;四边连接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力学性能与节点构造措施;钢管混凝土框架-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可供土木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研究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梁兴文所著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理论与方法》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的理念、理论框架和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的理论框架和实现性能设计理念的主要方法;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和消能减震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谱方法、多性能目标控制设计方法、考虑高振型影响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基于剪力墙结构顶点位移角限值的剪力墙截面变形能力设计方法等内容为《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理论与方法》作者提出。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理论与方法》可供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土木工程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参考,也可供从事工程设计的人员参考。
《预制轻钢建筑系统实用手册》在参考国外钢结构公司轻钢系统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按颁布的国家标准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精美的图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预制轻钢结构的基本概念、结构的主要形式、围护系统节点的常见做法,以及之型钢、桁架、檩条等产品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预制轻钢建筑系统实用手册》的出版为建筑设计院、钢结构公司、施工企业、投资建造钢结构工程的业主,以及全国高等院校土木建筑工程、钢结构等专业提供了一本很好的预制轻钢建筑系统参考手册。
《极简主义设计》是一本供室内设计师和有潜在装修需求的业主阅读的实用参考图书。全书共十二章,从简约主义的生活方式开始,深入浅出地介绍简约主义的起源、设计特点及如何来做极简主义的家装设计。全书重点分析、讲解了极简风格、现代简约风格、简欧风格、北欧风格、简约中式风格这几种风格的设计特点,并分别从空间布局、动线、材料、家具、灯光、色彩、软装配饰等几个方面详细解读怎样来做简约风格。为了让读者更加直观地学习和理解,我们还图文并茂地解析了超过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家装案例,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要怎样来做简约设计。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工业、交通、能源、商业和公共事业等发展的需要,我国预应力技术已从单个构件发展到预应力结构体系的新阶段。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预应力钢材的发展、张锚体系的完善、混凝土工艺的改进,又进一步加速了预应力结构体系的应用与普及。我国许多地方都建造了大批采用预应力结构和技术的大型工程或现代建筑,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书针对工业建筑单层厂房的抗震设计问题,以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依据,吸收外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较全面地总结了厂房的震害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类厂房的总体布置、结构选型、结构整体性、连接与节点等概念设计要求,提出了厂房的抗震计算方法和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等内容。 本书共分五章,包括单层厂房抗震的概念设计,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单层砖柱厂房和单层纲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并附有大量工程抗震计算实例。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齐全,可供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使用。
原书Dynamics of Strutures:Theory and Applications Earthguake Enginering,Second Editin是当今结构动力学方面的权威著作,是目前美国土木工程专业新一代的主流教材。作者Anil K.Chopra教授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新生代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国际学者,目前担任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地震工程与结构动力学》(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主编。 原书是Chopra教授在第一版基础上修订、补充新的研究成果之后完成的,对结构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给予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内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在系统介绍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密切结合地震工程的实践,对理论研究
本书全面介绍了钢-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研究成果及工程应用情况,内容涉及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试验、现场监测、简化计算、细部构造、钢锚箱加工以及施工控制等,并附有设计示例。 本书可供从事桥梁工程设计、施工、科研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亦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查用。
本书基于国家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现实背景,立足当前建筑钢结构的发展现状,邀请了一流的行业专家学者,并在行业协会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借鉴国际上钢结构的先进设计及建造理念和技术,历经一年多时间,经多次编审讨论会议,编写而成。全书共分4篇19章,全面系统地阐释了装配式建筑钢结构的基本知识,材料及结构特点,设计集成,生产与安装,智能建造与质量成本和管控评价。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既考虑到装配式钢结构发展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又兼顾现实的落地 性和实践性,可以说是当前建筑钢结构行业技术人员的一本案头工具书。 本书适合于从事建筑钢结构设计、制作、安装及质量管理人员,对于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也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本书以严防质量通病、杜绝施工隐患为主旨,以“问题”、“问题表现”、“问题分析”、“正确做法”为体例,条理性地阐述了钢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其危害,并给出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以供施工人员参考。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原材料及成品检查验收、钢结构焊接工程、紧固连接工程、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工程、钢构件组拼装工程、单层钢结构安装工程、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钢网架结构安装工程、压型金属板工程、钢结构涂装工程等。本书对提高钢结构工程从业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进而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杜绝重大施工质量问题,减少施工隐患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本书可供钢结构工程施工人员、监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时参考。
尽管木头是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但是由于木头富有生命力,用木头建造的房子最终就会成为连接建筑和生活的经典之选。本书中特写的建筑师们的共同魅力在于他们利用木头的富饶、纹理和力量来增强作品的创造力。项目本身除了具有出众的外观以外,还特别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建筑的节能技术等。本书精选了全球范围内所有具有的建筑品质的案例,包括高档住宅、当代居所以及公寓。施工图和文本材料附带的别具风格的照片程度地凸显了这些建筑的主要特征、使用的建筑材料以及它们的特色。
《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是由英国钢结构学会(The Steel ConstractioInstitute)在前6版的基础上,采用全新的欧洲标准(Eurocode 3)组织编写的,中文译名为《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本手册一直是英国、欧美及全世界许多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行业最经典的工具书之一。 别克·戴维森、格拉汉姆·W·欧文斯编著的《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内容丰富,融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于一体,是一部全面介绍和反映欧洲钢结构建筑行业的材料、设计、加工、制作、安装的大型性工具书,对我国钢结构设计行业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共36章,主要包括:绪论、钢结构建筑一体化设计、欧洲规范的荷载、单层建筑、多层建筑、工业钢结构、特殊钢结构、轻型钢结构与模块化施工、辅助钢结构、钢材生产、失效过程、分析、结构振动、局部屈曲和
本书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典型的T程结构开展了仿真分析,向读者系统全面地展示了ANSYS结构分析方法与结果,提出实际工程的设计建议,对从事科研和工程方面的读者有很大的借鉴。本书共22章。主要内容涉及传统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跨空间结构、组合结构、特种结构和海洋结构。 本书可作为土木、力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或高年级的大学本科生学习结构数值分析的参考书,并且对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结构仿真具有的参考价值。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若干种住宅建筑上常用的钢结构构造方法、钢结构的特点、基本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如保温、防潮、防火处理的方法和环保问题等。除了一些技术数据外,书中还介绍了钢结构在住宅建筑中应用的历史,从21世直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 本书的建筑实例部分介绍了芬兰和世界各地成功的钢结构住宅范例共19例。
《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5版)》分四个部分:部分是基本规定,包括总则、材料、一般构造规定。第2部分为基本构件,有梁、板、柱、基础、楼梯、挡墙的基本构造。第3部分是整体结构的构造处理,包括单层厂房、高层建筑、加固改造等。第4部分是预应力、预埋件、构件后锚固连接等做法。其中钢筋的锚固、楼梯抗震构造及房屋抗倒塌措施,系遵循规范精神,按实践经验对规范进行延伸和补充,附有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新版着重增加构造做法和图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5版)》可供土建结构设计、施工、监理、技术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土建专业师生使用参考。
《结构理论(原书第2版)》主要内容涵盖了桁架、刚架、拱和连续梁等结构形式的静力学和动力学。 阐述了各种结构在静定和超静定状态下的内力、变形、影响线的分析方法和能量原理;介绍了结构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和结构理论的新发展。《结构理论(原书第2版)》通篇贯穿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程应用的学术思想;在保持内容完整性和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特别关注工程实际问题的处理。对于工程中经常遇到的结构形式和载荷状况如何建模、如何选取适当的分析方法以及对计算结果的检验和判断等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结构理论(原书第2版)》的知识体系与结构力学教材基本一致。 《结构理论(原书第2版)》可作为土木工程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结构力学、进行结构分析课程的教材,也适合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书籍。
国际上将抗压强度在150MPa以上、使用寿命超200年的一类新型混凝土称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钢-超高性能混凝土轻型组合梁是一种新的桥梁结构,由钢梁和超高性能混凝土薄桥面板组合而成,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收缩徐变小、开裂风险低、超长耐久等突出优势,应用于大跨径桥梁结构时,既解决了传统钢桥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易疲劳开裂及铺装层常破损的难题,同时也避免了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梁自重大、负弯矩区易开裂的弱点,应用前景广阔。本书系统介绍了作者研究团队5年来在此领域所做的原创性成果以及在大型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本书可供桥梁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以及从事桥梁工程科研、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按照工程设计的习惯,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参考《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和《钢结构设计手册》等资料,将中华钢结构论坛上的相关内容精选归类,并深入整理提升后编写而成。汇聚了大量钢结构连接节点的实例及其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涉及基本概念、荷载条件、计算分析、连接节点、构造做法、设计图例等方面,涵盖了钢结构连接节点中绝大多数问题。书中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实用、系统与深入。 全书共分八个部分,四十八章,分成上、下两册。上册包括两个部分,十六章。 本书适于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和工程管理人员参考使用,亦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学习参考。
本书包括混凝土结构原理和结构设计两部分,系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和相应规范的有关内容编写。包括:绪论、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设计原则和方法、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力构件承载力、受扭构件承载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筋混凝土粱板结构、单层厂房排架结构和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书的显著特点是:突破传统的计算表达式的表述方法,用尽量简洁的语言说明原理,用较多的实例示范;对设计计算方法以及施工图的绘制等都有深入浅出的论述,并以相应例题进行讲解。每章开始有提要·章末有小结、思考题和习题,还有设计任务书、指导书等。本书可作为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土木工
本书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典型的T程结构开展了仿真分析,向读者系统全面地展示了ANSYS结构分析方法与结果,提出实际工程的设计建议,对从事科研和工程方面的读者有很大的借鉴。本书共22章。主要内容涉及传统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跨空间结构、组合结构、特种结构和海洋结构。 本书可作为土木、力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或高年级的大学本科生学习结构数值分析的参考书,并且对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结构仿真具有的参考价值。
本书在介绍建筑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规范阐述了结构抗风计算方法,并重点介绍了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抗风计算方法。同时介绍了风对结构的作用机理及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抗风设计要求、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风振控制的基本概念、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几种典型风效应计算方法、结构风振控制设计的基本原理及结构风振控制的计算机模拟。本书基础内容与我国现行的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一致,同时又力求反映近年来结构抗风方面的成果。本书可供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和大学教师参考,也可供结构工程设计人员及风工程和地震工程的研究人员使用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