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刚跨进设计院的年轻结构设计人员,不仅明确了年轻工程师的基本功和基本概念,还提供了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中需要记忆的一些数据和内在规律,以及记忆这些数据的方法与窍门。通过类比和实例,提供了各类混凝土构件(梁、板、柱、各类基础)的简化手算方法,同时笔者刘铮还增补了"快速提高部分"作为概念设计的深化与规范的延伸以及细化。考虑到目前由于市场原因,结构加固改造工程日益增多,“似是而非”的错误加固做法泛滥,于是笔者有意增加了一章节的比重,着力讲述了如混凝土梁、柱扩大截面法中可靠、禁得起实践考验和反复推敲的设计方法,以及加层工程中增设楼层梁典型的可靠做法——支座侧面“槽键连接法”与“围套法”等正确做法,用以纠正目前泛滥已久的动辄“植筋”加固等错误做法。 本书适用于刚跨进结构设计这一
本书主要论述地下结构震害及其特点、地下结构抗震计算与设计方法、地下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等,具体包括地下结构抗震概论、地下结构震害、地震与地震区划、地震作用下土的动力特性及土层动力响应计算、土-结构体系的动力相互作用、岩土中的应力波、动力计算的边界、地下结构抗震计算方法、地下结构抗震模型实验以及抗震设计原则与构造措施等。《地下结构抗震》包含了作者近年来在该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地下结构的抗震原理及其分析计算方法。 本书为高等院校土建专业及地下结构专业高年级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学使用,亦可供从事抗震工程的设计、研究人员参考。
《PKPM建筑结构设计实例详解》是根据*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编写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参考书,主要针对大学高年级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通过实例的形式按照结构设计流程讲解了PKPM软件的使用方法,重点讲解了每一步骤所涉及的各种参数的基本概念、取值方法,并对PKPM主要输出结果手算校核,帮助学生提高对PKPM软件的使用能力,加深基于PKPM平台对以往所学各门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PKPM建筑结构设计实例详解》共3章,第1章 绪论;第2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算例;第3章 钢框架结构设计算例。《PKPM建筑结构设计实例详解》覆盖了设计过程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规范条文和相关理论,通俗易懂,便于自学。《PKPM建筑结构设计实例详解》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使用,也可供高职高专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函授
本书主要依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16G101-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 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 50010 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2016年版)》(GB 50011 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 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2010)等规范编写。本书共分为四章,详细地介绍了平法钢筋识图基础、施工图识读、标准构造详图以及识图实例等内容。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同时附有相关联的识图实例,便于读者加强理解。可供设计人员、施
《建筑构造(第2版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新理念教材)》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际出发,以民用建筑构造为主,重点突出,并注重实用性。本书由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编写,内容体现了新标准、新工艺及新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所用资料力求新颖、正确且具有代表性,并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增加了图、表的比例。 本书具有编写精炼、深入浅出、适应面广的特点,包括民用建筑构造绪论、地基与基础、墙体、楼板和地面、屋顶、楼梯与电梯、门窗、变形缝、工业建筑概述、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轻型钢结构厂房构造11个单元的内容。推荐学时数为60~70学时,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内容的取舍。 《建筑构造(第2版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新理念教材)》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材
《百校土木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第2版)》是我国百所高校联合倡议下编写的土木工程系列教材之一,参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学大纲,并结合我国新颁布的规范编写,以适应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 本教材主要以建筑结构为主,内容包括:单层工业厂房设计、梁板结构设计和楼梯设计、框架结构设计等。《百校土木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第2版)》的特点是设计实例多,便于学生自学,另外,为便于教学,每章后都进行了小结,并附有思考题和习题。 《百校土木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第2版)》可作为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土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从平法的基本概念入手,依据《16G11-1》《16G11-2》《16G11-3》三本*图集以及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6 2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15年版)》(GB 51 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11 21)及216年局部修订等规范进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平法基础知识,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等基础构件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梁、柱、板以及剪力墙构件等主体构件,以及板式楼梯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本书内容系统,实用性强,便于理解,方便读者理解掌握,可供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中专的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现行的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 20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2012)、《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 201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 2015)等进行编写,内容围绕着钢筋连接技术而展开,主要分为七章:钢筋材料、混凝土结构对钢筋连接的要求、钢筋连接机具、钢筋绑扎搭接、钢筋机械连接、钢筋焊接连接与钢筋连接施工安全技术。本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可供广大施工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技工学校、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村镇砌体结构建筑抗震技术手册》介绍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国内外古今砌体结构,依据国家现行规范,对村镇砌体结构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讲述,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论述了村镇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施工方法与验收标准,专门论述了编写组对节能自保温砌块砌体工程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村镇砌体结构的设计计算实例,在附录中,还给出了村镇砌体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村镇砌体结构抗震试验方法、全国抗震设防标准和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村镇砌体结构建筑抗震技术手册》语言朴实、易懂,图文并茂,是一本具有鲜明特色的村镇建筑结构技术人员用书,用于指导村镇建筑的材料试验、结构设计、施工与验收,部分内容也可用于城镇建筑。
陆伟东和刘杏杏和岳孔和程小武和孙小鸾等编* 的《村镇木结构建筑抗震技术手册》在介绍地震基本知识和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等工作,对我国村镇木结构建筑的地域分布及类型样式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对地震作用下村镇木结构建筑的震害特征及部位进行了总结;依据国家现行规范及相关文献,对村镇木结构建筑常用木材的树种特性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木结构民居常用的结构形式,对各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及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和对比;根据国家现行规范,对村镇木结构的抗震计算方法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木结构梁柱节点、墙体、屋架等抗震构造措施;结合*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村镇木结构建筑新型的抗震加同和增强措施,并对加固增强后的结构性能加以论述;结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介绍了村镇木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要求,结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编写本教材。 教材内容按照培养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要求和*“卓越工程师计划”,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同时,注重建立学生的工程概念,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书系统介绍了梁板结构、单层厂房结构、多层框架结构、砌体结构的设计方法,并配合部分范例和设计例题,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建筑结构设计误区与禁忌实例(第2版)》笔者针对目前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失误,展开阐述了错误“主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正解”,分八章着力讲述了各类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与加固改造设计中的失误与“禁忌”,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失误与优化实例,通过类比与工程实例,深入浅出,力求把复杂的概念设计说深讲透。除此之外,笔者在各章节中,还提供了结构师需要掌握的不同于规范的简化手算法和需要记忆的一些经验数据与其内在规律,以及记忆这些数据的窍门。 本书适用于有丰富或工程经验的结构设计师与刚跨进设计院的年轻结构设计人员以及一些在读的学生使用。
本书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全书分为疑难释义、思考题、解题指导和习题四个部分。“疑难释义”部分结合规范,对混凝土结构中较深入的疑难问题,从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上进行释义。“解题指导”部分精选了各类有代表性的题目,通过指导解题思路及解题技巧进行解答。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师生的教学辅导教材,也可供从事土建工作的技术人员实施新规范时作为参考。
上官子昌主编的《16G101平法钢筋识图与算量》从平法的基本概念入手,依据《16G101-1》《16G101-2》《16G101-3》三本 图集以及 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2016年局部修订等规范进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平法基础知识,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等基础构件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梁、柱、板以及剪力墙构件等主体构件,以及板式楼梯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本书内容系统,实用性强,便于理解,方便读者理解掌握,可供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中专的师生学习参考。
《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与审图常遇问题及对策》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质量,《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与审图常遇问题及对策》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对设计、审图中常遇的疑难、热点问题加以筛选、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帮助从事结构设计、审图的工作人员加深对规范条文的认识和理解。全书共分5章,包括综合概述、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抗震技术措施、建筑结构分析计算及需要提供的审查文件、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常遇问题分析及对策和建筑结构施工图审查中常遇问题分析及解答。 《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与审图常遇问题及对策》可供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审核、审定的人员,施工图审查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大趋势。 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组编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系列培训教材)》概述了国外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系统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实例等。 本书可作为国内建筑行业推广应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工程建设类学校师生及建筑从事人员参考使用。
丁阳编著的《钢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主要讲述钢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专业基础教材。根据*“面向21世纪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生活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的建议,并结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和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钢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共分六章,分别为:绪论、钢结构的材料、钢结构的连接、轴为受力构件、受变构件以及拉弯和压弯构件。各章附有大量的计算和设计例题,章后习题类型多样,书后还给出大量附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程专业科生教材,也可供从事土建工程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同济大学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建筑结构试验课程编写的专业技术教材。内容包括结构试验概论、结构试验设计、结构试验的荷载设备、结构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测量仪器、结构单调加载静力试验、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结构动力特性试验、结构抗震动力加载试验,结构试验现场检测技术和结构试验数据处理等。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土建结构专业和其他有关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从事结构试验的专业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用书。
本书是由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组编的“土木工程新技术丛书”中的一本,是按照新规范和新规程,为适应教学和工程的需要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十一章,分上、下两篇。 上篇为基础内容篇。包括: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和布置;荷载和设计要求;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框架设计和构造;剪力墙设计和构造等七章,是为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生学习和了解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基础内容而编写的。编写时为了突出基本概念,阐述的计算方法以适合手算的简便方法为主;为了有利于突出基本内容,取材力求适当,讲解力求简明扼要;为了便于初学者掌握,同时为了便于教和学,各章均有例题、章后附有思考题和习题。 下篇为提高和专题篇。包括:筒体结构的计算和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