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划分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建筑机器人机械篇,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执行机构和机器人本体;第二部分为建筑机器人电气篇,包括电子元器件、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电路设计;第三部分为建筑机器人感知篇,包括传感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机器人定位、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同时定位与建图;第四部分为建筑机器人控制篇,包括控制基础、电机控制、机器人本体控制、集群机器人控制;第五部分为建筑机器人实践篇,包括自移动式打地板钉机器人、固定式钢筋夹取机器人、无人机巡检机器人。此外,各技术章节均包括前沿动态,以便读者了解和跟踪技术前沿。
本书的目录框架与之前版本大致相同,但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更新。如2.3节增加了 【测量距 离】、【测量面积】、【查看长度】、【测量弧长】、【看属性】等内容;第3章增加了3.6节计算装配式 建筑预制柱;4.3节尾部增加了补画CAD线、【拾取构件】小技巧;第5章增加了5.3节计算装配式 建筑预制剪力墙的工程量、5.4节计算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与后浇柱的工程量;第6章中增加了6.7 节绘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梁、6.8节智能布置主肋梁、6.9节梁加腋;第9章中增加了9.10节计算装配 式建筑预制叠合底板、9.11节绘制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 (整厚)、9.12节智能布置装配式建筑预制 板缝、9.13节绘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板和后浇叠合层、9.14节智能布置空心楼盖板、9.15节智能布 置空心楼盖板柱帽;10.1节增加了绘制弧形阳台、放射筋;第16章增加了16.3节计算 【自定义面】 的工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专用机械(第9册)》可供给水排水专业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发展迅速。由梁华等编著的《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安装》从工程实际出发,结合国家标准规范,阐述智能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法、安装工艺和*技术。 全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智能建筑概论、电话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厅堂扩声与公共广播系统、音频和视频会议系统、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与出人口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以及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等。 书中列有大量图表和数据,还列举许多典型工程实例,以便理解和应用。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安装》取材新颖、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力求实用。可供从事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设计、安装、施工和监理等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
我社出版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合编(2014版)》中部分标准已经废止,需替换现行标准重新出版。本书合编了本社出版的14本有关“电力装置安装工程”的现行国标,分别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7-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8-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9-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标准》GB 50170-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2-2012、
《城市供热安全工程》由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组织编写, 赵泽生主编,牛小化执行主编
本书根据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要求,依据 标准规范编写而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设备识图为重点,选取典型的安装工程案例图纸,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力求在内容和选材上体现学以致用,在概念上做到准确易懂,贴近实际的教学需求,同时着重加强专业之间的联系性。本书共分为两大部分7个任务,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管道工程基本知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建筑消防给水工程、建筑供暖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电气工程、弱电系统等。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建筑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建筑电气领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如何构建“光储直柔”建筑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这一系统并非简单应用光伏或某一项单一技术,也并非将“光、储、直、柔”简单组合即可实现目标。合理构建“光储直柔”系统需要多方面的协同,才可实现将建筑打造成为能源系统中集生产、消费、储存、调节功能“四位一体”复合体的目标。为此,本书将针对光储直柔的基本原理、系统架构、关键环节的构成、关键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光储直柔技术应用案例等内容开展详细论述,以期为光储直柔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空气源热泵供暖是一种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对环境污染较小的供暖技术。近年来技术发展迅速。单就空气源热泵机组来说,我国各大厂家的产品研发以及科研研究已经非常成熟,比如,格力公司生产了能在室外-40度的低温下运行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并且已经出版了有关机组研发技术的相关图书(详见选题查重部分),但是,将空气源热泵机组与供暖联合起来的资料非常少。 哈尔滨工业大学地处我国东北地区,该高校的对空气源热泵的研发以及供暖技术的应用有着深厚、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本书即为该校老师多年来的科研、设计成果。 本书的出版对我国“清洁取暖”规划的实施以及缓解雾霾天气等,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本书拟阐述供暖与热泵基本知识、空气源热泵机组组成与特性、空气源热泵供暖容量选择、空气源热泵户式供暖系统设计、空气源热泵多联
多联式空调机系统(通称多联机)在我国建筑中已获得广泛应用,占有中央空调市场的三分之一。在推动多联机的应用上,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中央空调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应当提及的就是从2002年起举办的“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 此项大赛从2002年起,至今已举办了七届,每届作品都反映了多联机在国内应用的进展,吸引了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对多联机应用的关注。 有鉴于此,业内专家建议由历届获奖作者撰稿,将作品汇编成集,并正式出版,以供暖通空调界人士观摩、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