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梳理了工程热力学、工程传热学、工程传质学、燃料燃烧学、热质交换设备、能源系 统分析等课程的知识点和知识图谱,精简内容,力争形成融会贯通的全新知识体系。在撰写全书 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反映能源科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配以适当的图表,使读者更 容易掌握和使用。全书共18章,分为热力学基本定律、工质性质与状态、热力过程与循环、化学 热力学与燃烧、传热与传质理论、热质交换设备与系统等六大部分。本书可作为城市智慧能源供应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科学与工程 等新兴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传统专 业的选用教材。
杨维菊等人编写的《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精)》主要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应用技术。全书共分为19章,第1章绪论,第2章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经验,第3章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第4章我国不同气候区域的绿色建筑没计特点,第5章不同建筑类型绿色建筑设计手法,第6章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第7章绿色照明,第8章可再生能源利用与空气、雨、污水的再利用,第9章绿色建筑与景观, 0章绿色建筑与声环境, 1章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 2章绿色建筑能耗计算与模拟分析, 3章绿色建筑耗能检测方法,第l4章既有建筑的绿色生态改造, 5章绿色建筑性能的智能设计, 6章 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和标准, 7章国外绿色建筑实例分析,第l8章 绿色建筑实例浅析, 9章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展望。《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精)》内容丰富,理论性强,具有较
本书共分为五大篇章,分别从价值、规划、实践、治理等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明确提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基本价值,在于重整自然生境、重振经济活力、重理社会善治、重铸文化认同、重塑空间场所和重建优质设施;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指将光伏技术与生态建筑进行整合,将建筑的耗能与产能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诠释生态建筑的可持续与环保理念。本书以夏热冬冷地区的实际案例为例,讲述了如何综合实现BIPV在建筑中集成式的很优化
本论文专辑涉及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砖木结构、FRP和复合建筑结构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理论、方法、建造技术等。特别是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和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修复,将是论文专辑的重要内容之一。本
《绿色建筑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是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编制,集成集团综合技术力量,汇聚院士、大师和众多专家领衔编写的一部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指导型书籍,《导则》覆盖建筑设计全专业,是从理念价值观入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择及继电保护,变、配电所二次接线,变、配电所布置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写的《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含条文说明第3册建筑设备建筑节能)(精)》包括建筑设备和建筑节能两种系列,共收录建筑设备和建筑节能标准共计34本(每本规范后均接排条文说明)。 《
为鼓励消防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推动消防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国消防协会组织编写了202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征文选题范围有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消防法治建设、消防标准化工作、建筑消防设施和
本期共分为两部分。部分讲述的是节能建筑。这一篇章介绍了多类建筑,包括学校、环境设施、博物馆等。它们都是与节能相关的。本章节与去年一期的《C3》书中介绍的节能建筑不同,这里所阐述的建筑都将重点集中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