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位于柏林的包豪斯档案馆非常珍贵的收藏资料,包括文件、各种设计成品、研究手绘以及建筑模型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精美地编排,本书从包豪斯流派的起源到后期发展生动并成体系地介绍了包豪斯运动对艺术和建筑深刻的影响力,并对整个流派的重要人物如格罗皮乌斯、马塞尔 布劳耶、康定斯基和保罗 克利等都做了全面的诠释。 在魏玛建校距今已近100年了,包豪斯已然成为世界性的概念和标志。作为艺术设计的开创者,它所倡导的就是现在我们称之为 包豪斯风格 的纯粹的简约主义。包豪斯的教师蜚声世界,囊括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先驱,例如瓦西里 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列奥尼 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保罗 克利(Paul Klee)和奥斯卡 施莱默(Oskar Schlemmer)。包豪斯的教学策略主要是由约翰 伊顿(Johannes Itten)、约瑟夫 阿尔博斯(Josef A
《禅 庭:枡野俊明作品集》枡野俊明先生是日本国宝级的枯山水大师,曾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选为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现担任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多摩美术大学环境学科教授,曾在多个国家设计并完成多个优秀项目。作为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杰出的设计师之一,枡野俊明先生的作品继承和展现了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准确地把握了日本传统庭园的文脉。本书收录了枡野俊明先生的全部庭院设计作品,其中包括日式传统园林、日式现代园林、日本境外作品三大板块,分别列举了枡野俊明先生相对应的作品。本书主要采用大量精心拍摄的照片和设计图片,来表现这些作品。每处园林作品配以各种细节照片,装帧设计风格清新简单。在本书中枡野先生这样说到, 作为禅僧的我一直是遵循建立在禅的精神基础上进行长年创作的, 作庭
2017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了赖特诞辰纪念展,本书是同期的出版物。这本书是展览的延伸和深化,汇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评述性文字,在多学科视阈下对赖特进行研究,超越了建筑本身,从全新的角度看待赖特与其建筑,为赖特研究注入了新观点、开辟了新视角。 本书共有五个专题,从 自然 文化 建造 城市规划 以及 赖特档案 五个方面对赖特的建筑理念、建造方式以及民主理想进行解读,涉及众多赖特的知名项目,包括流水别墅、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及未建成的规划,如小农市场、广亩城市等。许多图纸还是初次公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建筑师王大闳1942—1995》是台湾建筑史学者、评论家徐明松多年来对王大闳建筑成就的研究成果,不仅以专论形式收录了对其中39个建筑案例的评述,更以文献形式详尽记录了王大闳先生的所有建筑作品,以及他在文学方面的创作。读者从中不仅可了解到王大闳建筑实践的特点及演变、一些重大项目的前后始末,更可窥得一位建筑师在动荡大局下的人生际遇。
由于建筑功能和审美的改变,传统建筑材料不能再完全沿袭传统的表现道路,它应该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新应用领域以及自身属性的突破而被重新诠释,唤起文化认同感,提高环境美学质量,给人美的享受。本书通过近30个案例展示诠释了传统建筑材料的现代化应用方式,既具有很强的技术参考价值,同时展现了项目独特的美感。
《教育建筑规划与设计》系列图书共5册,详细解读了大学、中小学和幼儿园建筑的优秀设计。当代中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各种教与学活动的物质需要,还要赋予学校环境人文性和艺术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这为中小学设计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更高的建筑性能和更少的能源消耗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小学建 筑设计的重点。 《教育建筑规划与设计 中小学2》以校园规划与设计现状与发展,原则与方法为主要切入点,通过19 个极具代表性的国内外校园设计实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读,探讨合理用地、共享服务、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在中小学校园设计中的实施。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得学校的文化与历史得以传承,可以让学生的情操得到充分的陶冶,中小学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期待本书能够为中小学校园设计提供切实参考与指
宫殿、教堂、博物馆、地铁站、大酒店……本书精彩呈现了 38座建筑物内部的穹顶艺术,从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壁画,到马克·夏加尔笔下五彩斑斓的巴黎歌剧院的天花板,再到斯德哥尔摩地铁站里如洞穴般的艺术空间。 每一处穹顶背后都充满了故事,它们是特定的历史、文化、政治与审美造就的产物。本书将带领读者从穹顶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前去仰望那些非凡壮丽的建筑物内部。这是一场建筑与装饰艺术的巡礼,也是一趟穿越时空的旅行。
《教育建筑规划与设计》系列图书共5册,详细解读了大学、中小学和幼儿园建筑的优秀设计。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中小学校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对教学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成熟的校园建筑设计风格与理念是突出的特点之一。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使教学楼不但可以拥有教学空间的基本功能,更添加了许多附加功能。这种超越了建筑学本身设计内涵的理念,是当今学校建筑设计的精髓所在。 伴随着素质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小学的教育模式及教学环境等方面正在随之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针对青少年教育相关课题不断的深化,为满足更高的标准需求,成熟的设计理念将当代校园建筑铸造成为素质教育事业发展途中的丰碑。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将空间灵活的划分,使其功能不断得到丰富,通过将空间被不断的重新定义,完成感动当代青少年的目的。
1925年3月12日,现代中国的奠基人、壮志未酬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从那时起,为纪念斯入之伟大,“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的建筑活动,随即在中国兴起并延及海外,形成了一个历时六十余年、覆盖中国和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由陵墓、故居、纪念堂、纪念碑、园林建筑景观和建筑历史街区等不同名目的敷百个建筑单位所组成的庞大建筑群体,堪称是中外建筑史上非常独特的建筑现象——中山纪念建筑。 本书收录了世界各地40余处中山纪念建筑的历史照片、设计图纸、*摄影图片、相关历史文献以及殷力欣、周学鹰、马晓、刘江峰等学者的研究论文,从文化史、建筑史的角度,客观阐释了以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为代表作的中山纪念建筑在建筑艺术和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南京中山陵、广
2017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了赖特诞辰纪念展,本书是同期的出版物。这本书是展览的延伸和深化,汇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评述性文字,在多学科视阈下对赖特进行研究, 了建筑本身,从全新的角度看待赖特与其建筑,为赖特研究注入了新观点、开辟了新视角。 本书共有五个专题,从“自然”“文化”“建造”“城市规划”以及“赖特档案”五个方面对赖特的建筑理念、建造方式以及民主理想进行解读,涉及众多赖特的知名项目,包括流水别墅、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及未建成的规划,如小农市场、广亩城市等。许多图纸还是初次公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是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出版物。2013年第五届双城双年展的主题为“城市边缘”,策展团队围绕这一主题分别在主题演绎馆与主题文献馆策展。 深圳当前正处在从“经济特区”到“文化特区”的转型时期:从一座受益于生产和销售的边界城市,准备过渡到形成知识、思想、创造力与智慧的地方。处在探索未知的*与新的“城市边缘”,深圳实质上在不断找寻乃至创造新的价值。聚焦于蛇口的积淀与潜力,通过双城双年展识别它、强调它、将它戏剧化,从而启发一场城市更新的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