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按照一般规定,场地,建筑防火,建筑防、排烟,建筑防、排水,建筑防雷,建筑无障碍设计,楼梯间和楼梯,电梯,卫生间,门窗,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建筑设计基本元素,对现行60余本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的相关条文进行了分类整理和重新编排,便于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快速查询和使用。本次再版,重点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 2018)、《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 2016)、《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 2016)、《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 2017)、《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 2016)、《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 50340 2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 50016 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2019)等8本规范做了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本手册是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的手边书,也是建筑施工图审图单
图解设计思维过程小书库 引进了时下国外流行的图解类建筑设计工具书,通过轻松明快的编排方式、简单明了的图像以及分门别类的主题,使读者可以在床头案边随时翻阅,激发灵感,常读常新。 本书是针对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各种造型手段的一个总结,分为形状物语、体量操作、组合出击、地面棋局、*终的火焰五大板块,运用图解的方式生动讲述折叠、挖除、包含等28种基本的建筑生成手段和更多叠加运用的复杂方法。在设计过程中灵活使用这些简单可行的手法,规避雷区,往往能够带来直击人心的造型效果。 本书适合作为建筑设计及相关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辅导书,也可以作为建筑设计从业者的灵感参考书。
前期设计可说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内涵所在,展现了日本的现代建筑设计专业中非常重要的知识整合及方法,对于中国建筑学习和从业者而言,非常值得参考。本书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解了前期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方法,相关理论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视点与方法,也可作为建筑设计的方法,其终的目的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从作者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时代在空间场域、行为计划和文化知识之间,有了传统和激进的辩证和想象,他一面乐观地接受了现实功能和科学理性的系统逻辑;但另一方面也在行为、场所和经验上获得了更多可能。
《小型建筑设计》课程是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二年级教学当中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首次接触的建筑设计课程。课程历年来主要以功能相对简单的别墅设计为课程任务,但设计条件会有所不同,为学生提供初步、系统的建筑设计思维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 本书的写作思路主要有两点:阶段化,二维与三维互动。 (1)阶段化。本书紧扣小型建筑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除辛导学和第八章结语以外,从第二章到第七章,分别对应建筑设计的6个阶段,将复杂的设计问题拆分成若干个相对单一、渐进的阶段性问题,然后分别研究求解,再将结果进行综合与深化,终形成设计成果。其中,每个阶段性问题包含有若干课题训练,针对各具体课题训练明确其学习目标,介绍完成该任务需要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明确相关概念,指出普遍性规律,提出课题训练实
花园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让人产生与自然亲近的愉悦情绪。因此,对于崇尚自然生活、讲究健康生态的现代人来说,花园无疑是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的。《跟着设计师,筑一座梦想花园》为作者郭泽莉采访的多位花园设计师所做的花园设计案例,案例包括设计图、设计思路、实景图等。案例分为三部分,即100平方米以下的小花园、100-300平方米的花园、大于300平方米的大花园。
BIM技术*近几年在建筑行业很是火热,而且国家也推出了大量政策来鼓励BIM技术的应用,可见BIM技术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从学生未来就业角度,将BIM技术引入到学生的教学课程中。目前尚缺少专门针对高校暖通空调相关专业的BIM教材,已有的都是介绍BIM技术应用于管线综合设计的书籍,笼统地介绍了给排水、暖通、电气三个方面的软件基本操作,并没有详细介绍暖通空调系统实际设计过程中BIM技术如何应用,不适合现有的学生课程安排,不能够满足高校的教学要求,而本书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除此之外,本书也可作为暖通设计人员学习BIM技术的参考资料。 本书主要内容: *章 主要介绍了BIM是什么以及Revit软件各部分的构成,目的是帮助读者了解BIM技术及其软件。 第二章 主要介绍了BIM在设计中的运用,即正向设计,目的是帮助读者了
《一个小家》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撰写的回忆性作品,回顾介绍了他在1923年至1924年间在莱芒湖湖边给父母设计并建造的住宅。其中包含设计草图、照片和柯布西耶创作的一系列思想随笔以及对家人的爱。本书篇幅不大,但意义却十分重大。透过一个 私人项目 ,我们得以了解一代建筑大师职业生涯中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观念的建立过程,并窥见其真实的成长足迹。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序、正文与后记。序由长期对勒 柯布西耶的生平及作品进行研究的法国建筑师和历史学家,巴黎美丽城国立高等建筑学院教授玛丽-珍妮 杜蒙所撰写,他向我们介绍了柯布西耶的成长历程,小家设计建设的缘由,《一个小家》出版的背景,引导读者了解柯布西耶及其小家。正文部分共分五个章节,从房子的设计建造,到父母搬进小家后的居住情况,以及日后小家的发展等,
《跨界设计 绘画与建筑》通过一系列揭示绘画与建筑之间关系的图像操作,阐明绘画与建筑之间所存在的于空间操作层面上的结合点,希冀能够为艺术与建筑之间重新建立起互动关系,为现代艺术确立新的价值的同时,能为建筑设计提供新的视野和构思途径。本书适合建筑、设计、艺术专业的师生及建筑与艺术爱好者阅读。
《年轻建筑师的职场必修课》是为有着不安和焦虑情绪的各位建筑专业学生和刚入行的建筑师而写的大众教科书,讲解如何靠设计吃饭,如何自力更生,如何成为独当一面的建筑师。书中不仅讲解了规划的方法,还讲解了日常工
《清华建筑学院:快速建筑设计40例》是一本供学生迅速提高快速设计能力的参考书,不仅因为书中的40例及其点评有助于提高能力,而且书中介绍的清华快速设计课程的巧妙设置也可启发读者如何在短时间内安排好自己的快速设计训练计划。
鲁正、吕西林著伍江总主编的《颗粒阻尼器的仿真模拟和性能分析(精)/同济博士论丛》对附加颗粒阻尼器的系统进行了较为准确详尽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并提出了用于仿真模拟该系统的数值模型和方法。利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颗粒阻尼器离散元数值模型,并利用振动台试验进行了验证。按照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介绍了颗粒阻尼器在竖向和水平向附加在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主体结构后,整个系统在不同动力作用下的性能响应。本书还对颗粒阻尼器的系统参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参数分析。研究了颗粒阻尼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本质,揭示了能表征其 工作状态的“全局化”指标:有效动量交换;碰撞和摩擦引起的系统能量耗散;任意颗粒速度的互相关函数。通过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本书适用于土木
如何使建筑美观?建筑设计方案怎样才能脱颖而出、稳夺头筹?世界建筑趋向何方?――在这本书里都有答案。%26nbsp;%26nbsp;%26nbsp;%26nbsp;本书用全新的理念,较系
建筑环境快题设计表现是建筑学、环境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在社会实践中,快题设计通常作为入学考试、应聘等考察与衡量应试者的设计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本书以丰富的实例详细地讲解了建筑环境快题设计表现的形式、技法、方法步骤、实训案例,以及一些应试技巧,同时还对部分例图进行了分析点评。张炜、杜娟编著的《建筑环境快题设计表现》共4个单元,内容包括:建筑环境快题设计表现形式,建筑环境快题设计表现特征,建筑环境快题设计表现技法,建筑环境快题设计训练。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鲁正、吕西林著伍江总主编的《颗粒阻尼器的仿真模拟和性能分析(精)/同济博士论丛》对附加颗粒阻尼器的系统进行了较为准确详尽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并提出了用于仿真模拟该系统的数值模型和方法。利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颗粒阻尼器离散元数值模型,并利用振动台试验进行了验证。按照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介绍了颗粒阻尼器在竖向和水平向附加在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主体结构后,整个系统在不同动力作用下的性能响应。本书还对颗粒阻尼器的系统参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参数分析。研究了颗粒阻尼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本质,揭示了能表征其 工作状态的“全局化”指标:有效动量交换;碰撞和摩擦引起的系统能量耗散;任意颗粒速度的互相关函数。通过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本书适用于土木
鲁正、吕西林著伍江总主编的《颗粒阻尼器的仿真模拟和性能分析(精)/同济博士论丛》对附加颗粒阻尼器的系统进行了较为准确详尽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并提出了用于仿真模拟该系统的数值模型和方法。利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颗粒阻尼器离散元数值模型,并利用振动台试验进行了验证。按照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介绍了颗粒阻尼器在竖向和水平向附加在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主体结构后,整个系统在不同动力作用下的性能响应。本书还对颗粒阻尼器的系统参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参数分析。研究了颗粒阻尼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本质,揭示了能表征其 工作状态的“全局化”指标:有效动量交换;碰撞和摩擦引起的系统能量耗散;任意颗粒速度的互相关函数。通过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本书适用于土木
全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建筑设备中的自动控制技术,集散型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锅炉系统的控制及工程设计,给排水自动控制技术,电梯自动控制技术。本书在强化理论的基础上,更加贴近工程实际,使读者能更充分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同时结合近年教学经验和一线工程师读者建议,重新编写了靠前至第三章,增添在建筑设备中常用的自动化系统,即集散控制系统及现场总线的CAN总线和Lonworks总线,使本书更为系统全面,结构更加合理。本书适用对象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专业、智能建筑、建筑电气等本科专业的师生,也可供从事建筑、计算机、通信和自动控制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并可作为与建筑设备自动化工程相关的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
全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建筑设备中的自动控制技术,集散型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锅炉系统的控制及工程设计,给排水自动控制技术,电梯自动控制技术。本书在强化理论的基础上,更加贴近工程实际,使读者能更充分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同时结合近年教学经验和一线工程师读者建议,重新编写了*至第三章,增添在建筑设备中常用的自动化系统,即集散控制系统及现场总线的CAN 总线和Lonworks总线,使本书更为系统全面,结构更加合理。本书适用对象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专业、智能建筑、建筑电气等本科专业的师生,也可供从事建筑、计算机、通信和自动控制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并可作为与建筑设备自动化工程相关的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
建筑的发展记载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而纪念性建筑贯穿了建筑艺术的发展史,代表了人类不同的时期的理想,追求和艺术创作高度。可以说纪念性建筑代表了各个时期的建筑成就。《人造的路标——纪念性空间研究》基于对纪念性建筑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才得以展开的。本书设计面较广,在研究方面除了结合以往的实地考察外,还参考了部分历史上的和现、当代的外范例和作品介绍。本书由赵海翔著。
如何使建筑美观?建筑设计方案怎样才能脱颖而出、稳夺头筹?世界建筑趋向何方?――在这本书里都有答案。%26nbsp;%26nbsp;%26nbsp;%26nbsp;本书用全新的理念,较系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著的这本《上海市级医院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南(2017版)》是上海市级医院BIM技术应用的重要依据,将有助于指导和规范本市市级医院BIM技术的应用管理,以充分发挥BIM技术在项目前期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等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价值。 本“指南”主要应用以下两类项目: (1)对新建、改扩建项目BIM实施要点进行指导,具体包括:策划及方案设计阶段的模型构建、场地分析、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仿真及优化等6个应用点;初步设计阶段的模型深化构建、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仿真及优化、建筑设备选型等6个应用点;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专业模型构建、管线碰撞检测及综合、竖向净空分析和辅助施工图设计等5个应用点;施工阶段的4D施工模拟、工程量统计、竣工模型构建等其他6个应用点。 (2)对大修、改造项目BIM实施要点进行指导,具体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