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景、建筑、花道、陈设、料理与款待之心,名宿和文化的极zhi,是客人与民宿主人的一期一会。细腻贴心的服务、沉静典雅的陈设与富季节感的料理,日本独特的品味在旅馆文化中表露无遗。不论是传统的数寄屋造旅亭,或时尚的和洋融合摩登Villa,从走进民宿大门的那一刻起,即感受到无所不在的日式美学,在一泊二食的体验中,享受远离日常的风情。这几年去日本旅游是非常热门,但多数旅游者已无法满足于一般的旅行团行程,更期待的是知性人文的深度探究。作者造访日本超过百余次,有计划安排住宿各地知名的老铺旅馆、汤宿旅馆、料亭旅馆等名宿,累积无数心得与照片,费时两年完成本书,为读者访日提供新航标。
赵冰、王明贤主编的《冯纪忠百年诞辰研究文集/冯纪忠研究系列》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中国城市规划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同济大学教授冯纪忠(1915.3.19-2009.12.10)先生代表作品的研讨论文合集,书中包含了大量精彩照片。
周浩明主编的《持续之道(国际可持续设计学术研讨会暨设计作品展作品集)》收录了2014国际可持续设计作品展的作品,这些作品来自于艺术与设计的不同领域,有的出自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职业设计师,还有的来自于初出茅庐却锋芒小露的青年学生。 这些作品均体现出设计师在节约、环保、健康、长效等方面的突破。
邹瑚莹、袁镔所*的《设计师的视觉笔记(3叙 利亚黎巴嫩土耳其)》为设计师视觉笔记的第三辑, 依然从设计师的视角展开,以大量精美照片配以轻松 有趣但具有丰富专业内涵的文字,记录了设计师在叙 利亚、黎巴嫩、土耳其旅行时的所见所闻,不仅讲述 了这些地区充满特色的景观、建筑、人物等,还讲解 了他们背后的文化故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作为设计 师的视觉感受和内心思考。本书适合设计师群体、旅 游及摄影爱好者欣赏阅读。
2014年,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法国AS建筑工作室也迎来了它第40个生日以及进驻中国10年的里程碑。本书与工作室在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举办的《另一种角度――可持续城市by法国AS建筑工作室》(2014年10月27日至儿月9日)展览同时出版。《别样营造:50项50想》由中、法、英三语撰写,内容包括了工作室在全世界范围内的50个精选项目,特别是在中法两国针对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以及生态城市规划主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芭芭拉·林茨所著的《生态房屋设计(中英德文对照国外建筑设计案例精选)》展示了在过去10年来世界范围内最漂亮和最有趣的生态友好型建筑案例。作者运用40个有代表性的建筑案例描述了生态建筑的方方面面。
华峰、叶涧枫主编的这本《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学生作品集萃(2006-2015)》收编了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系近十年来一至五年级的很好学生作业,基本体现了建筑系学生当前的学业水平。本校建筑学的教学围绕建筑设计这条主线以及人文、技术两条辅线进行课题设置和横向关联,一至五年级渐进式的定位为认知建筑、基本建筑、特定建筑、系统建筑、综合建筑,已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
“银杉杯第四届中国装饰混凝土大赛”自2018年4月启动以来,得到装饰混凝土及相关行业单位的积极响应,参赛作品超过历届。很多作品在设计、技术及材料创新方面呈现出新的亮点,有的作品实现难度之大堪称世界之奇,进一步体现了装饰混凝土在实现建筑师和设计师们创新设计上的材料优势。 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装饰混凝土在建筑上的应用空间,制作匠心与技艺提升了装饰混凝土产品更加精准的艺术表现力。如长沙谢子龙影像艺术中心,建筑主体由白色清水混凝土一次性现浇而成,达到项目设计与制作高度吻合的要求,使得现浇清水混凝土展现了独特的魅力;由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女士主持设计的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采用GRC挂板面积约5万m2,作为当下复杂、难度较大的GRC幕墙工程,体现了中国GRC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北京城市副中
建筑摄影是以建筑为拍摄对象、用摄影语言来表现建筑的专题摄影,在拍摄选题、器材选用、构图用光、捕捉瞬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一幅很好的、能被摄影界和建筑界所共同认可的作品不仅仅可被用作观赏,而且在新闻、商业上有着广泛的利用价值、特别是在建筑学术领域更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但是目前尚未有权威的出版物,《建筑摄影》(作者:金磊、沈元勤)为连续出版物的首期。
2017东南·中国建筑新人赛于盛夏在东南大学如期举办。本书呈现了此届赛事评选出的精彩作品,这些作品并非参赛选手为赛事所特意准备,而是各院校建筑专业一至三年级学生在建筑设计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课作业
周维娜主编的《本末归源--中国精神的坚守与弘扬(第十五届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教学年会成果集)》是配合第十五届全国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教学年会出版的教学成果图书。书中涵盖全国美术院校建筑与设
建筑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涉及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是一种较难理解的、抽象的综合型艺术。本书从分析建筑艺术的相关要素入手,解析建筑艺术的内涵,阐述建筑艺术赏析的方法,概括介绍中西方古典建筑、现代建筑和当代建筑的艺术特征,并对不同时期与流派的经典作品进行赏析。第二版中补充了当代建筑审美多元化的相关论述,以及国内外相关经典作品的赏析,如参数化建筑赏析、当代中国建筑师作品赏析,使全书内容更加完整。本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建筑艺术欣赏公选课教材和建筑类相关专业的参考书籍,同时也可供广大建筑艺术爱好者阅读。
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于2019年9月举行 教案及 作品评选活动,全国各大高校均踊跃参加。本次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评选几教学研讨会,侧重展示与研讨各校建筑(类)专业设计基础的教学成果。教案及教学成果评审重视设计基础教学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关系,以及设计基础教学与建筑大类培养的关系;重视一年级专业认知能力和二年级设计能力教学的衔接性,和教学途径的多元化;关注设计教案和作业的关联性;关注设计教学成果的建筑师职业性、设计表达规范性和图面表达多样化。 本书是将该年度 获奖教案及配套作品整理并集结出版,同时还配合电子资源的出版。该书的出版对总结建筑学教学当年所获得成果,提升全国整体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本课题以我国养老住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基础,通过调研和分析老年公寓及适老化住宅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分别从: 1、各类适老化建筑设施的类型和空间功能布局设计研究。2、养老住区设施室内设计、居住功能配置与老年心理影响因素研究。3、各类设施建筑室内的全装修:(1)包括设施建筑规模;(2)功能空间分区及功能布局;(3)功能设施配置,公共生活及活动空间设置;(4)应满足医养照护、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生活餐饮、购物消费等。4、各类建筑及周边居住环境应满足全无障碍设计,各类的标识,警示清晰,切实保证老年人生活安全,出行安全。5、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集成技术。智能化养老配置齐全,实现管理系统智能化、老年报警智能化,住区设施智能化。6、养老住区室内全装修材料
本书真实地记录了20年里北京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组织的发展历程和变化,是管窥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变化的一面镜子。本书以专题为单元,按时序展示了20年里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训练的成果,包括技法训练专题、造型训练专题、空间与认知专题、空间与功能专题、空间与环境专题、空间与建筑专题。 本书可作为大学本科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是建筑类专业入门和空间学习的易学、易懂的基本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