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冰、王明贤主编的《冯纪忠百年诞辰研究文集/冯纪忠研究系列》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中国城市规划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同济大学教授冯纪忠(1915.3.19-2009.12.10)先生代表作品的研讨论文合集,书中包含了大量精彩照片。
迪拜建筑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例,整座城市四处林立着各种现代派、未来派建筑,是一个能让建筑师充 分展示其设计能力的空间。 迪拜有太多令人惊叹的建筑设计,如世界的哈里发塔、海底城、RAK 会展中心、埃尔梅森大厦、 歌剧院、纳赫勒港湾大厦等,它们有的已经付诸建设,有的可能会永远停留在图纸上。本书选取了迪拜* 代表性的 35 个建筑体,向读者集中诠释这些极富创新的建筑设计。 本书文笔流畅,介绍详细,图片丰富,可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和爱好建筑文化的社会大众了解迪拜建筑的 *参考书籍。
本书收集了2010年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中,涵盖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各国、亚洲其他国家等众多优秀参展作品,着重展示了新数字技术的创新性应用。该展览分为学生建筑设计作品和青年建筑师作品两个部分,分别精选成册。本书为其中的青年建筑师作品集。
本书是我国著名建筑设计机构一一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一一*作品集,收入该公司2006—201。年间建成或设计的代表性作品一百多项,主要分为“办公建筑”、 “居住建筑”、 “酒店建筑”和“其他建筑”四个大类。 30年来, “华森设计”秉承“建筑美好,设计生活”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项目自身的特质为依据、以项目为客户增值为目的、以兼容多样式风格为基础、以全面和先进技术为支持”的设计理念,在全国各地创作了一大批建筑作品,凸显了其独树一帜的文化底蕴、设计实力和创新精神,树立了“华森设计”的知名品牌。 值此华森公司成立30周年之际出版本书,既是回顾过去,更是展望未来一一期待“华森”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画意中的建筑 : 彭一刚建筑表现图选集》主要通过建筑画所表达的意境,将作者的思想渗入画中,赋予建筑画艺术意蕴。并非单纯地、如实地“再现”建筑,而是赋予不同程度的“表现”成分。本书主要收录了彭一刚先生自改革开放以来所从事的工程实际的建筑表现图,根据作画的时间和形式不同,主要分为蓝色篇、棕色篇、黑白篇、彩色篇、草图篇以及近期作品,共计七个篇章。
本书为法国巴黎的Jacob+MacFarlane建筑事务所专辑,按项目特点匪类,分为拓扑生长、逆向的合围、具有决定作用的综合体及动态旋转四类,充分展示了该设计事务所的建筑设计理念。
在当今中国消费主义全面侵袭的时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正越来越彻底地被纯粹的商业动机所主导,如何在功利与资本的洪流下保持建筑应有的公共属性?张为平编著的这本《现实乌托邦--玩物建筑(都市可能概念工场)》是一部基于中国现实都市状态的研究、设计与评论文本,试图实现公共性对于商业强势控制的“逆袭”。
本套书中成功的户型图集为读者提供了强大、权威、使用的市场制胜秘密武器。 本书包含全国300个经典项目的4000多个金牌户型,所有户型图均来自近3年*开盘的经典名盘以及100%户型图带标注,90%户型有楼层平面图。 本套书每册都紧扣一个主题,全面覆盖别墅、洋房、小户型、公寓等户型,深入解析,务求让读者从中得到各类户型设计的完整解决方案。由专家担任户型点评顾问,增加对各类户型设计的理论概述,使读者能够从总体上准确把握。 本套书图文结合编排摆脱传统户型书简单罗列户型图的粗糙做法,采取一图一文、图文解说的版面设计,全面体现设计者思想,使读者迅速抓住户型设计要点。
本书收录了深圳建筑研究总院历年来的规划设计作品中的精品,给予集中展示,是面向社会出版发行的优秀建筑书籍。通过此书的设计,让我们了解了深圳建筑研究总院的不凡实力,创造成出如此众多的优秀建筑,为中国大地增添了如此多的人文风景。多一次合作,凭添一份敬意!
《度假养生户型的选择与改造》作者李小宁为我国著名楼市分析专家、户型设计专家、建筑设计师。 书中探讨了度假公寓、养生公寓的自然环境和社区配套与户型的关系,以及户型的设计缺憾和改造要点等问题,作者重点对86个户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精心的改造设计。改造户型包括水景房、海景房、山景房、度假酒店式公寓、养生公寓,老年公寓等。 本书图文并茂,直观实用,可供开发商、建筑设计公司或设计院所、房地产策划营销单位、建筑装饰公司及广大居民使用。
超越建筑本身狭窄的思维范畴,从非建筑的角度思考建筑,将使建筑获得崭新的发展可能。然而新的观念及途径并非像传统的建筑知识或技能那样,通过学习便能掌握,相反,需要永远置身于开路先锋的位置不懈地探索开拓,才能得到一点一滴的收获。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展览的方式,激励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青年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建筑,培养基本的建筑设计的探索求新精神。从参展的约200件作品来看,不仅数量远远超过了我们所预期的总量,而且这些作品所反映出的设计思路的广泛程度超出了*建筑理论的范畴。在本书中尽管我们试图从17个方面归纳阐述这些作品的不同设计思想,但即便属于同一类的作品,仍然具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新的见解。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未来遐想的建筑思想观念展示,其中某些探索更是令人激动,耐人寻味,让人们
屋顶是建筑富有艺术魅力的结构之一,古往今来的建筑师与能工巧匠都把屋顶视为展现智慧和才华的舞台。本期《国际新建筑》将以建筑屋顶为专题,展示住宅、商业、办公等各类建筑所具有的独创性屋顶设计案例,探讨建筑屋顶的设计手法和技巧。
张雷,1964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后留校任教,1991年公派出国学习,1993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高工建筑系,他之后回到亚洲,雷至香港中文大学与东南大学任教,2000年至南京大学成立建筑研究所并任教,同时成立个人建筑工作室,2009年成立联合建筑事务所。张雷原本是高校型出身的业余建筑师,乏后慢慢转向职业建筑师,企图去追求社会价值和生活价值。而对立统一,是张雷目前的建筑哲学观,这起源于他对于东方智慧的领悟,也逐渐从他作品中浮现这样的辩证关系。《张雷》是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的建筑精品集,供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建筑既有地域属性,又有时间属性,并随时间推移不断发展变化。朱雪梅、张家睿编著的《中外名建筑赏析》以时间为主要线索,赏析不同地区的建筑精品。第1章从古埃及、古希腊及古罗马等建筑入手,带领读者从人类四大文明发源地尼罗河流域开始,逐一了解古代大型纪念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艺术形式、基本观念以及它们的结构和施工技术;第2章以早期的亚洲建筑为主,继续探寻人类四大文明的历史记忆;第3章从那些昔日辉煌的教堂建筑讲起,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欧洲中世纪历史;第4章的近代建筑将带我们领略从文艺复兴到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风格独特的欧美建筑;第5章我们将探索至今仍然影响深刻的新建筑运动以及其后的现代主义;第6章的内容将涉及建筑发展的未来,去探讨现代主义之后世界建筑的潮流与发展。 《中外名建筑赏析》从通俗易懂
本书所介绍的78个项目,即是范例,同时,从某些方面看,又预示着未来几年在中国的大地上即将出现的“新现象”,即前奏。 这78个项目包括住宅、酒店、商业中心、广场、桥、餐馆、学校、博物馆、街道、小区、公园、河堤、花园、商店、医院、机场、火车站,也包括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 这是78个概念:它们被设计、生产、建造或已经实现。 当然,从数据统计的角度讲,它们或许并不代表万众瞩目的重要项目。但是,它们体现了穿越当代中国各个时期的渴望、需求、期望、规则、约束和冲突,代表了那些正在设法“摆脱”建筑与设计的陈旧气息、探索新意的个人和集体的努力结果,如果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诠释这78个设计概念的话,那么它们便可以为中国现在的建筑与设计状况引发一些思考。
办公建筑、住宅建筑、新锐建筑、节能建筑、艺游新濠天地、澳门君悦酒店、迪拜The Address,Dubai Marina酒店、重现失落的国度——亚特兰蒂斯等。
这本非同一般的书,展示了美国杰出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38个著名、值得关注的建筑。其中包括从早期19世纪90年代建造在伊利诺斯州橡树园的草原风情建筑,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间的卓越作品。 在主编之一——大卫·拉金的带领下,两位卓越的建筑摄影师特别为本书拍摄了全新的照片。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古根海姆美术馆、流水别墅、赖特自己的家——塔里埃森、西塔里埃森、橡树园住宅和工作室。摄影师以其独特的感悟与视角,透过这些照片,给予建筑作品以全新的展示。 几个不是特别出名的居住类建筑,包括:南卡罗莱娜州的老铜种植园,一系列的木建筑是对南北战争前美国式的建筑风格的诠释;位于伊利诺斯州森林河市的威廉姆·温斯洛住宅,是建筑师早、有着与众不同装饰的住宅之一;位于伊利诺斯州罗克福德的肯尼斯·
梁思成先生(1901—1972)是中国近代建筑学界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基于他对近代中国建筑学术发展的贡献及重要地位,中国建设部和中国建筑学会于2000年创立梁思成建筑奖专项奖励基金,以表彰、奖励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有重大成绩和贡献的杰出建筑师。自这一奖项设立以来,已有19名杰出建筑师获奖。这些获奖建筑师不仅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更体现出对梁思成建筑思想的传承。本书是梁思成建筑奖纪念之作,详细介绍了梁思成建筑奖的来历、评选方法及历届获奖者。收录四百余张珍贵照片、设计图及手绘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新中国十九位殿堂级建筑大师的作品及建筑思想,对现代中国建筑风格的演变进行了梳理。与此同时,本书为中英双语对照版本,亦是中国建筑学界对外交流的一个平台,进一步促进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