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祥主编的《新农村住宅设计》共分为七章,主要介绍了新农村住宅概述、新农村住宅建筑设计基础、房屋建筑施工图基础、房屋建筑构造、新农村住宅设计、新农村公共建筑设计及新农村生态建筑设计等内容。 《新农村住宅设计》内容系统全面,具有实践性和指导性。本书既可作为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教材。
本期专题之所以选用“德国学生公寓”这一专题,是因为德国的高等教育著称于其高素质,高投入(免高等教育制度)和它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走出了一条相对比较成功的发展道路。参与本专题者,都曾留学德国有在学生宿舍居住的亲身经历,并在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一同做过大量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本专题内容被分为:社会学背景篇(德国学生居住方式的变迁),规划篇,建筑篇,宿舍管理篇,实例分析等几部分。尝试尽量全面介绍德国在战后,特别是近20年来,大学生宿舍规划设计和运作管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未来趋势。 本丛书是面对各大艺术院校,中专艺术学校,考前学生,广告及平面设计者和一般读者的一套系统性图书。
本书所提供的100款小住宅各具特色,其中例1-例66为独立式小住宅,例67-94为并联式小住宅,例95-100为坡地式小住宅,层数为2-3层,建筑面积介于120-450平方之间,在表达形式上以展示住宅的外观造型,分层平面,主要立面和室内透视为主,坡地式小住宅还展示有剖面。各例均配有简要的文字说明。该书所展示的例子可供广大城镇与乡村的建房者借鉴、选用,亦可供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相关人员参考。
住区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住区规划的角度显然不能涵盖一个企业的历程。万科即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也是一个平凡的企业。正是在平凡种对理想的孜孜以求和成果卓著,使万科成为中国地产界的一面旗帜。本书虽然存在局限,但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审视万科成长历程,回味“居住改变中国”的机会。从这一点上看对于关注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园的人们来说,本书值得一读。
随着我国城市住宅的发展,城市住宅的建设地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住宅设计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住宅户型设计追求的是精细、灵活、能满足多种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的需要。本书选编了300余例设计新颖、合理、实用的新型住宅户型,分为多层篇和高层篇两部分进行介绍。而多层篇又按照套内卧室数量分为一室户、两室户、三室户、四室户和空间变化丰富的跃层住宅。每套户型平面图都有尺寸标准、家具配置、整套建筑面积及套内建筑面积和专业点评。 本书可供建筑设计专业人员、建筑院校师生及住宅建设开发相关人士参考使用。
本《图集》经推荐、遴选,主要收录已建成使用的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居住区共46个实例,以中心城区中的居住区为主,适当收录了几个卫星城的居住区,较高标准的公寓和庭院式居住区,以及试点居住区等。为反映农村住宅建设的成就,还适量收录一些比较成功的实例。此外,按分类遴选一些环境设计和建筑小品的实例,以供专题研究。 《图集》选编的时间跨度为1951年至1996年的40多年,以近10余年为主,对建国以来有代表性的居住区加如曹杨新村、蕃瓜弄等,也适量收录,以体现历史的延续性。对每个实例介绍坚持观点鲜明,突出重点,凡在规划布局、道路结构、住宅设计、公建配置、环境设计、居住区开发和管理上有特点或典型性的,均通过经验总结,加以系列分析,以便今后居住区建设有所借鉴,上一个新的台阶。
室内设计风格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有着各自的特色,历经年代更迭,今日的设计师注重的是居住者的需求,家居设计不再是单一风格的产物,这种认知使设计主题与生活应用更加灵活多变。 多元文化的交融在很多家具及饰品的设计和使用方式上都有充分的体现,这种多元文化不仅表现在各个地区的元素在同一空间里的混搭,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混搭也成为了设计的一个重点,而且混搭的方式是相当直接的。 品质讲究精雕细琢。无与伦比的细节衔接而成的集合体是的。材料、布艺和色彩在整个空间中散发着无穷魅力,而对时尚的关注,也充满了一种时代的意趣;时尚将转入一种纯真的意境。 材料、线条、光影组合在一起,可以突出每一个元素的特点。室内设计的变化很多是灯光照明的各种组合而形成的。不要忽略看似简单而普通的照明灯,它除了点亮空间,
“农家书屋”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为指导,结合目前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情况,着力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并力求通俗实用,让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丛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不单考虑种养技术类图书,还涉及农家文化生活、医疗保健、创业经营等方方面面,分为种养技术类,家庭保健类、文化生活类等三大系列。 本书为系列之一,介绍了农村房屋建设的基本知识。全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场地地质与房屋选址;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抗震与防灾;建筑构造及装饰装修等。
《住区.2016/05.075.作为物质与理念的传统》由庄惟敏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