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适合广大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阅读使用。
本书根据《木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772—201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编写,以图解的方式讲解了木工在施工现场所应具备的操作技能和操作要求,主要包括:木工基础知识、木制品加工技术、木屋架与屋面木基层的制作安装、木门窗及木制品的制作安装、木模板的制作安装、木装修工程施工等内容。本书以大量生动的手绘图和构造图分步骤讲解木工的操作技能和施工要点,画面生动、文字简洁、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非常适合初学者接受和掌握。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精练、实用性强,可供建筑施工现场的木工技术人员、想进一步上升为工长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院校的师生参考和使用。
建筑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社会活动息息相关,它对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环境无不产生重大的影响。建筑是一个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 建筑是一门融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科学。作为建筑的基本知识,我们要了解建筑的历史,建筑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要了解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的空间与建筑的功能、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用及建筑的形象、形式与风格;也要了解建筑的各种类型——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以及医院、旅馆、办公楼等;还要了解建筑的各种构件——地基与墙体、楼板与地层、楼梯与台阶、屋顶、门窗等;以及各种建筑的结构——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 本书简要概括了建筑的基本知识,它的特点是简明通俗,图文并茂,我们
本书是新型高层结构系列丛书中的一本。 全书除了介绍多塔与连体高层结构的组成、分类、受力特点和研究现状外,主要对多塔与连体高层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连接体及其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多塔与连体高层结构的竖向地震响应分析,连体高层结构的动力三维弹塑性分析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多塔与连体高层结构的设计实例,并且对多塔与连体高层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方法提出了建议。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本手册第三版根据近年来施工技术的新发展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全书共计26章内容,计有236个分项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土方工程、基坑工程、地基与地基处理工程、桩基与基础工程、地下防水工程、砌体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特种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特种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钢结构工程、屋面工程、建筑防腐蚀工程、建筑地面工程、墙体保温工程、抹灰工程、饰面板(砖)工程、涂饰工程、裱糊与软包工程、门窗工程、轻质隔墙工程、吊顶工程、幕墙工程。对每个分项工程均按施工准备、主要机具设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成品保护、安全环保措施、施工注意事项作了介绍。 本书特点是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本书涵盖了建筑施工各个领域和建筑工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内容系统、完整、新颖
本书为贯彻、落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精神,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专项施工方案,从中甄选出29个典型案例,并约请相关技术人员,把各自编写的已经工程实践验证过的专项施工方案,整理成册,以供施工单位编写专项施工方案时参考。
状态监控是提高设备(过程)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产品质量,减少生产与使用中的维护费用的重要技术手段。状态监控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而模式识别技术是状态监控(故障检测)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本书在讨论状态监控基本内涵与体系结构、状态监控方法、模式识别理论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设备状态感知技术、状态信号描述与处理技术;重点论述了状态模式特征表达、提取与选择、模式识别与分类的若干模型与方法;结合各章的理论与技术,给出了多个状态监控的应用案例,并简要分析了状态监控技术与系统的发展趋势。本书可作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研究生,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教师参考。
本书为贯彻、落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精神,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专项施工方案,从中甄选出29个典型案例,并约请相关技术人员,把各自编写的已经工程实践验证过的专项施工方案,整理成册,以供施工单位编写专项施工方案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