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造园第一专著《园冶》,共三卷,以相地、立基、屋宇营造、园林营建为体,涉及列架、装折、栏杆、门窗、墙垣、铺地、造石、掇山、借景等诸多方面的具体内容。 全书以作者的营造经验为依托,详细论述了宅园和与之相应的园林营建的基本原理及具体手法,更以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及“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理念,为好园者指明了清新素雅、简约守拙、含蓄幽深、远逸超脱的至高的造园境界。
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中独步一支、不可忽视的东方艺术形态,孕育自古老东方数千年自然地理、人文宗教、艺术哲学等门类,以一种立体而颇为完整的形式全面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核心精神。故而陈从周说:“东方文化当于园林求之。”如何品园、游园、察园、论园、筑园、构园?20世纪80年代前后,同济大学有名教授陈从周撰写《说园》等数篇经典园林品赏散文,在靠前外园林学术界及普通读者圈广泛流传,备受赞誉。 中国古典园林向来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高艺术境界,崇尚“妙造自然”,陈从周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叠山理水、建筑栽植诸方面皆有独到精辟之见解。在文学、绘画方面的特长,使陈从周在园林的研究方面独具慧眼,他的园林著作以散文的优美代替了枯燥的说理,解决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语法”构架(梁思成语),
《乌有园》第五辑共收录21篇文章。“开卷”篇收录的曹汛先生《略论我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此次出版经过细致校订,修正了过去若干已发表版本中的文字谬误,并优化了注释,以更好地呈现原文风采。“研究”篇收录6篇文章,主要着眼于“技艺”的方法层面展开论述,其中《非空非非空》一文将复杂空间生成的方法于对“剖碎”概念的探讨相结合,见解尤为精彩深刻。“作品”篇聚焦“技艺”的营造层面,共收录董豫赣、王欣、钱晓冬/沈旸、金秋野6的大小作品12件。“赏玩”篇重点关注工具,通过历史考证与田野调查,将传统木器制作中的重要工具进行全方位呈现。“教学”与“专题”篇中的文章延续了前几辑的基调,各自展示出笔者独特的教学或研究方法论。第四辑收录的《一方池鉴》一文也在本辑中得以完整收尾。第五辑在整体装帧上也作了
《武汉近代饭店宾馆交通建筑(第2版)/武汉历史建筑与城市研究系列丛书》作为整套丛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城市生活建筑与城市发展密切的联系,展现了近代武汉城市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景观。汉口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在中地城市中开埠较早,其近代建筑获得了长足发展。《武汉近代饭店宾馆交通建筑(第2版)/武汉历史建筑与城市研究系列丛书》收集的大量的实地测绘数据,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主要介绍了汉口的饭店、宾馆与交通建筑在开埠之后的发展,并对其艺术价值、建筑技术、风格特征以及建筑细部加以总结与思考,表达了武汉城市建筑独特的审美风格,希望借此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读图”以其清晰、便捷、高效,越来越受到传播者和接受者的重视,信息图表设计正是研究和实践此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信息图表设计从方法到实践/全国高等院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从信息与图表概念和构成要素、信息图解设计范畴与分类、界面统计图表设计、专用地图设计、信息图表的设计应用几方面出发进行全面的解析。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绿化建设大量运用当今世界进的设计构思和施工技术,立体绿化作为世博园区场馆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世博会园区绿化的新亮点。本书主要通过对世博会场馆立体绿化案例的介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析了立体绿化中的关键技术——墙体绿化构架技术、滴灌系统、防水结构和植物选择,并从赏析的角度介绍了多家场馆的立体绿化。适合园林绿化工作者参考。???
《中国寺庙通论》的作者王鹤鸣、王澄和梁红根据寺庙的不同性质,将寺庙建筑分列为九种,即书中九章予以分别叙述:神灵祠庙、宗族祠堂、皇家宗庙、名人祠庙、儒家文庙、道教宫观、佛教寺院、清真寺和基督教教堂。上述九类寺庙中,神灵祠庙、宗族祠堂、皇家宗庙、名人祠庙、儒家文庙和道教宫观是在中国本土生长建立起来的祭祀建筑,而佛教寺院、清真寺和基督教教堂则是从国外传入而建立的祭祀建筑。《中国寺庙通论》作者在寺庙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每个门类的寺庙的历史、建筑形态、表述意义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现代商业竞争激烈,各种设计方法层出不穷,如何让设计在推广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给受众带来崭新的视觉冲击和良好的品牌印象,卡通吉祥物作为已存在近一个世纪的成功设计方法,在世界现代设计中越发成为一种另辟蹊径的有生力量,并且已在中国可以得到新的发展。 本书是对近几年来卡通吉祥物设计、教学的一次总结。本书主要介绍吉祥物设计的概念、运用、构成方法、技术处理及应用。书中配以大量新颖外设计图例,并附有讲解,直观性强,具参考价值。适用于大专院校艺术设计学生、并对从事企业形象设计、动画设计、平面设计、插图设计、市场策划的人员有的借鉴作用。
生态世博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办博宗旨,而景观绿化则是生态世博的重要标志之一。本书是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对世博绿化景观项目建设的技术与经验的总结。 本书分规划设计篇、工程技术篇、营造艺术篇和项目管理篇,均围绕“生态”而展开,充分体现了设计理念的领先性、工程技术的创新性、景观营造的艺术性、项目管理的先进性。具有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领航作用,体现“绿色,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园林美学史,是将“中国园林”物质建构诸如建筑、山水和动植物作为审美客体,将承载着各时代审美情感的帝王、贵族和文人作为园林审美主体予以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的历史。作为审美客体的“园林”,也可称之为古典园林,“古典”,指代表过去文化特色的一种正统和典范。本书首先廓清了“园林”“中国园林”及“园林美学”的概念,再审视中国园林美学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纵向考察中国园林美学历史发展进程的几个阶段,全书图文并茂、论述翔实、体例完备,对于了解中国园林美学的历史嬗变有很大帮助。
作为辅助替代治疗方法,森林疗养的素材和手段都依赖于森林。森林的舒适,绿色的镇静效果,负氧离子和芬多精,五感刺激,无条件接纳的环境,森林中的自然隐喻,土壤微生物等等,都可以变成疗养课程,服务公众的健康管理。除此之外,森林树木资源支撑着森林疗养实践中草本茶、草木染、药浴、手作精油等疗养课程,是最不可忽视的疗养素材和疗养手段。按照实践中这一需求,著者将常见树科,在森林疗养中的压用潜力进行梳理,以资作业疗法、芳香疗法、药草疗法等类型森林疗养课程编制。
为纪念陈从周先生2018年百年诞辰再版的经典园林著作。《苏州园林》是我国有名古园林与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的重要学术论著之一,以苏州主要园林的实地拍摄和建筑测绘为蓝本,通过对园林个案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
每位爱美人士寻打个人形象定位的带成读本 中国第一部系统揭示个人形象扮靓规律的系统教程 个人形象咨询行业标准理论体系、核心技术及标准服务流程 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 艺术形象设计专业水平考试 指定参考资料 没有不美丽的色彩,只有不美丽的搭配。一本让您关注美丽生活的色彩入门书! 本书可用于下列人士的色彩基础指导:个人形象设计、服装服饰、产品包装、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卖场布置、陈列装饰、橱窗设计、城市色彩规划等。 当你认真阅读完并理解了这本书的时候,你已经掌握了关于色彩基础原理和规律的理论知识,但是如何将本书所涉及的色彩的表达、情感、混合、配色、调和规律在社会生活实际中合理、科学、准确地运用,还有赖于每个人今后大量的实践和活学活用,以及对于色
《我眼中的英国花园》为作者带领团队长达十多年对英国园林的实地考察、研究与复盘,与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及众多花园主进行交流,对英国国民自然信托基金会等组织管理的城堡、大宅及花园的保护及运营模式进行探讨,英国园林考察的一些体会及记录的图片的总结。 本书为下册以公元与植物园、个性化花园、小镇花园为主。本书对英国园林发展和历史做了梳理和介绍,针对每一个花园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具体介绍。图片精美、文字精练、直观生动,可读性强。为读者展现了英国园林的起源、发展与传承,通过作者团队的照片和文字,呈现丰富的游园体验。
本书从维度、空间展现、策略、城市文化等方面对风景园林视觉设计表现技法作出介绍。案例丰富、配有大量效果图、实景图及设计详图。极具参考价值。
从冬到春,落叶树下阳光充足,是温暖的向阳处,落叶铺成的地毯上郁金香安静地开放。到了初夏,阳光穿过树叶形成半背阴环境,树荫下藤本月季“春霞”粉色的花朵尽显宁静气质。白墙反射柔和阳光,形成几乎没有日照的明亮背阴处,喜光的矮牵牛、月季“维多利亚女王”也能盛开。栅栏或墙边的狭窄地带,长期晒不到太阳,*容易形成昏暗背阴处,可以种植颜色和形状颇具个性的掌叶铁线蕨来制造变化。 一年四季、斗转星移,日照环境会随着季节 迭而变化,朝北的庭院不一定总照不到太阳,喜光的植物也能种在背阴处。本书将带你充分了解三大类背阴处及200多种适合此类环境的植物,结合活用背阴处的4个典型庭院,教你扮美背阴庭院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