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鉴赏辞典》由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 现代中国园林之父 陈从周主编。全书在结构上分为 名园鉴赏 和 品园杂识 两部分。上篇 名园鉴赏 由私家园林、皇家园林、纪念园林、寺庙园林、名胜园林五部分组成,重点介绍国内现存园林及园内景点;下篇 品园杂识 系统介绍我国园林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与品园知识;后附中国园林历史大事年表。本辞典条目完整,内容详尽,是一本既有鉴赏价值,又具专业背景的实用鉴赏辞典,亦是园林艺术和美学的集大成之作。
我们如何看待一棵树?尽管树沉默不语,但它们身上有令人惊叹的发现,比如:树能长到100多米高,重可超过1000吨——这是蓝鲸重量的六倍还多。它们覆盖了约1/3的陆地表面,在我们的环境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从水、营养和碳循环到全球气候的一切。树木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环境中茁壮成长,在林地、灌木丛、草原、海岸和岩石生态系统、沙漠、大草原和湿地中扎根,也被人类种植在人工和城市环境中。其中,森林为各种各样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家园,养活了地球上至少一半的陆地植物和动物物种。这本书所讲述和赞叹的,正是树木非凡的多样性,这对我们人类的生命和我们所生活的星球来说都至关重要。它们为人类社会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撑,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灵感来源。这本书全面讲述了树木的生命周期(从种子和形态到花朵、果实和
西方现代景观的产生和发展,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涉及绘画、雕塑、建筑等其他艺术领域,范围也相当广泛。本书涉及的内容,从地域上看,包括欧洲和美洲两个大陆;从时间上看,跨越19、20世纪,直到21世纪初。本书用22万文字、约600幅珍贵的图片,首先简述了西方园林发展的历史和西方现代景观探索的过程,然后按地区和时间的先后介绍西方现代景观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西方现代景观的主要流派,*后介绍西方景观设计某些方面的新发展。全书将各个单一现象联系在一起,把不同国家众多的设计思想、设计流派和设计师联系起来,构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成为读者了解西方现代景观的重要文献。
本书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特点、园林之美,利 用大量的园林鸟瞰图、园林剖面图、建筑立面图和照片,辅以简明扼要的文 字说明,让读者在欣赏丰富的园林图像的同时,了解中国园林的历史、特征、 要素、组合规律、园林建筑的特点,在轻松的状态下获取更多的信息与知识。 本书以园林类型为线索,主要分为造园史、皇家园林、私家园林、民间景观 园林、园林建筑、园林设计、园林意蕴七大部分,适合园林艺术爱好者,园林、 环艺等专业的学生、初学者阅读。
本书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以□□为经,实例为纬,通过对苏州园林山水、厅堂庭院、室内空间等植物配置的解读,配以诗文,使读者在了解苏州园林传统植物配置的同时,更加深层地了解其文化含义。本书图文并茂,对形态相近、易于混淆的植物做识别要点说明,使一般读者也能学习到基本的植物分类知识。通过对苏州园林植物配置的系统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本书适合风景园林、旅游、园艺等专业的师生及爱好者使用,对古典园林保护更新、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家庭庭院建设以及园林文化研究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将大量的鸟瞰图、园林平面图与建筑立面图及透视图或照片进行结合,辅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让读者在变化的图片欣赏中形象而深入地了解中国园林的历史、特征、要素、组合规律、园林建筑的特点,在轻松的状态下获取更多的信息与知识。本书以园林类型为线索,主要分为造园历史、皇家园林、私家园林、民间园林、园林建筑、园林设计、园林情趣七大部分,适合园林艺术爱好者,园林、环艺方面的学生、初学者。
传统中国园林艺术有较多论著介绍,已渐为世人熟知,但庭院、村落、邑郊、沿江、名山诸理景艺术则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研究与介绍者尚属廖寥,而这些方面又恰是中国传统景观建设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的出版弥补了这项欠缺。 书中除对江南6种理景艺术作文字分析介绍外,还以众多照片及300余幅测绘图翔实而准确地表现出现存优秀实例的风貌。 本书可供风景园林、建筑、城镇建设、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规划设计者以及园林史、建筑史、文化史等学者研究参考之用,也为一般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新的欣赏视域。
本书为国际语境中关于中国造园艺术与山水画艺术的跨学科文集,汇集了数位当代国际一流相关学者在该领域的出色成果,在思想、文化、设计各个维度,以及表达、观赏与体验方式等方面,从历史考证、案例分析以及当代创作等多个视角,对中国园林和山水画的深层关联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论述。本书作为中国造园艺术与山水画艺术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阅读、收藏价值,可供建筑学、风景园林、艺术史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相关文化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内容取材于鲁班奖工程。内容包括土建篇、设备篇、电气篇。每个优秀做法从工艺名称、规范要求、工艺要点、节点详图及实例照片几个方面展开描述。每个节点图文并茂、直观明了、便于理解,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对广大建筑业企业深入开展创精品工程活动,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和推广应用价值。
《外国造园艺术》根据作者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授西方造园艺术史的内容整理成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外国造园艺术的四个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品: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园林(附古罗马园林),法国的古典主义园林,英国的自然风致式园林及伊斯兰国家的园林,阐明了它们所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分析了各种造园艺术的内在规律,并对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的影响作了开创性的穷根究底的研究。
近年来,全国各地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随着气候季相的异常、生态环境的恶化、绿色景观的演异、边缘植物的增加等因素,园林植物保护工作出现的问题不容乐观。为此在结合植保工作的实践基础上,开展了数年的现场调查、标本采集、室内镜检确认、现场核查复验、认真查询考证、重点命题调研等工作,现完成了本书的编缉。 本书系 十一五 国家重点图书,风景园林手册系列,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手册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知识300问 的姊妹篇。 本书所配照片全部来自作者自拍,大部分照片可以反映出病虫害发生的不同时期,有利于读者了解到病虫的生态演释。另一特色是在综合防治中,不是简单的病虫药物防治,而是重点放在环境的改善、栽培技术的进步上,从而构架生态治理摸式。 本书介绍了园林植物病虫害计600余种,其中加编了数十个尚
本书以科学保护与发展的规划理念,回顾了庐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历史沿革,重点解析了 2011版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涵盖了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规划、核心景观保护规划、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等诸多方面,探索更好传承和彰显庐山作为世界人文景观遗产的规划之道。
本书以 居园画境 为主题,遴选了明代、清代以及近代与园林相关的117件常熟博物馆馆藏绘画作品。这些画作,不仅对园林本身进行了描绘,还展现了画中人耽情思远、弹琴吟诗、泛舟湖上、品茗挥毫、赏鉴博古等场景。透过这些绘画,我们仿佛能走进画中人的园居生活,与古人对话,解园林情怀。
植物是园林绿地景观中具有生命活力的构成要素,植物物候的变化与植被景观动态紧密相关;要设计出具有季相律动的植物景观,要对植物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内在生长发育节律 物候有充分的了解。本册即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100余种 增彩延绿 新优木本材料的物候特征、景观特性及适用生境等做详细介绍;以期从植物材料的角度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从业人员及相关兴趣爱好者提供借鉴与参考,并借此将植物物候引入公众视野,启迪其对物候观测的兴趣与热情,开展植物科普,惠及社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