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古代学者的诗词文书为主要蓝本,现代博物馆、建筑园林等为辅助资料,分四大章七十一个场景为读者解析中西方如何运用空间设计来营造和谐自然、舒适安心的园林和建筑。通过手绘还原古籍上的场景,读者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埋藏在历史里的文化与审美,并探寻现代建筑设计如何解构并运用这些元素。 本书的开篇聚焦于古老东方的审美传统,从古诗文中发掘文人雅士如何运用花、石、草、木等自然材料构建出“方寸之内有乾坤”的庭院景观,寄托自己的情思与志向。然后将视角转向庭院营造的逻辑理念,分析其背后隐藏着的房子与自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再从人类共通的基本需求入手,分析一些古而有之的建筑景观,现代独特的艺术设计是如何迎合并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结尾则选取若干当代知名的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从细处入手拆解这些理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第5版)》结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阐述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技术和经济问题。包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绿地详细规划”上下两篇。上篇在简要介绍城市绿地概念、城市绿地功能及城市绿地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内容和规划程序等。下篇主要围绕城市中的各类绿地(公园绿地、居住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城市广场、风景游憩绿地等),阐述其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功能、类型,以及其详细规划的原理、原则、方法和相关技术措施等。《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第5版)》适用于高等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园林专业、城乡规划专业、森林旅游专业本科生等,也可供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参考。
线性公园指的是线形形式分布的城市公园,其设计目的是创造一个健康的绿道或河畔生活系统。它能够串联城市社区、景点、休闲场所和文化遗迹,或者是居民日常通勤的通道。本书收录了全球比较的线性公园项目,同时还有来自专业景观设计师就线性公园的设计理念和思考,精彩不容错过!
在当下的专业圈子中“景观”是一个较为摩登的词汇和事物,一个城市的领导提到“景观”时往往意味着在经营城市方面他有更为宽广的视角,即除了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还要完善优化它的环境、视觉功能;而当一个开发商谈到“景观”时则是寄厚望于其对消费者购买欲望的诱发;因而在当下“景观…陕要等同于园林绿化了。其实单从“景观”的字面意义去理解,“景观”绝不仅仅指代“绿化”,其本质内涵要丰富得多,涵盖的专业领域也宽广得多。当我们将“景”和“观”拆解开来理解时,它就会表现出一种主体和客体,审视与被审视的关系,反映出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相对孤立、静止的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
在本书的作品中,可以窥测曹仁容老师深知在绘画艺术上的创新,如传移模写,就不是创作;如如实描写,就不是艺术要旨。所以,他在每幅作品的主题确定和内容选择方面,都加强环境的烘托和形象的刻画,充分调动绘画艺术表现手法来努力突出主题;并借助丰富的想象,抓住描写对象的某些不同的特点,适当地予以夸大和强调、删减和变移,以突出所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美感,达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境界。
本书中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规划与施工建设。 部分是由打造花园首先需进行的工作入手,对场地进行调查和 评估,制定花园规划;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处理硬质景观要素和其他花园构筑物,指导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例如园路铺面的铺设方法,如何建造地基、砖墙、露天平台、池塘和藤架等。
《景观纪念性导论》通过对纪念性景观的基础研究,及进一步扩充“景观纪念”的内涵外延,提出“景观的纪念属性”,它是一种从纪念性生发的景观研究、认知、分析的方法,也是一种对引申景观的重要属性加以研究,从而解读景观文化内涵的思路,从中得出不同层次、不同意义的“纪念性”(也即景观的精神层面、情感层面),并具有实践普适性的方法论。全书分为两大部分:*部分是以景观纪念性作为基础研究,通过对实例的描述、分类、分析,获得对纪念性的全面了解和深入认知,并将纪念性的表达、内涵、外延、形式、原则透彻充分地理顺。第二部分提出了受景观纪念性启发的一套设计与分析具有精神层次景观的方法论的构架,提出以景观情感为目标,兼具“意、境、流”方法为分析手段,以“景观语义”为认知内容,并尝试通过解读一些现代景观实例给出
书中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规划与施工建设。第一部分是由打造花园首先需进行的工作入手,对场地进行调查和全方位评估,制定花园规划;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处理硬质景观要素和其他花园构筑物,指导我们选择合适的材
本书作者将多年发表的有关论文集文成册,提出自己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的现代转译。以结构模式、空间模式、界面模式、入画模式等各类模式图以及作品分析为主要内容,便于本科生、研究生和设计单位学习、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