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大城市病 这些问题引发人们思考应该如何处理人类生存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我们的城市应该如何发展。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强调了城市生态体系的重要性,明确了城市发展的预期。本书梳理了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建设方法与近年来的优秀案例,内容涵盖城市生态、人性化设计、城市更新、海绵城市、韧性景观等理论探索,以及大型公园、滨水绿道、街头游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园案例,使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当代城市公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适合景观设计师、建筑师、相关专业院校师生,以及对城市公园和城市生态建设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主要介绍南方地区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园林树木,以植物特征为基础,提供配置建议和常见病虫害提示。全书将园林树木分为乔木类、灌木类和藤本类,每一类中按照新的多识裸子植物分类系统和被子植物的APGIV系统进行编写。选取了园林中具代表性的和近年来流行的各类树木330种(含亚种、变种、变型和品种),对某些树种扩展介绍了与其相关的种、变种、变型或品种。丰富的图片与实用的文字信息相结合,既可以作为植物景观设计师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园林、园艺、环艺和物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和园林绿化从业人员进行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学习的参考书。
本书主要研究风景园林挡土墙的概念与含义、起源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施工工艺与管控要点等,明确了风景园林挡土墙在园林景观中发挥的功能作用、应用范围、可实施性,并通过对大量实际案例的分析来进一步展示风景园林挡土墙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而为从事风景园林行业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直观感受挡土墙在不同的环境下,通过不同质地和造型,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同时,也为风景园林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了风景园林挡土墙建造的技术支持和管控要点,保证挡土墙的顺利建造和呈现效果。本书适合风景园林设计师、工程师、建设方,以及风景园林、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阅读使用。
本书按照高职高专园林相关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和世界技能大赛园艺赛项相关要求,参照施工员、园林绿化工等职业技能标准,及《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 2012)等行业标准,紧密结合园林岗位的技能要求,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园林技术人才为目标,将园林建筑及小品的设计与施工充分融合,对亭、廊、花架、桥、景墙、树池花池、园凳座椅等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与施工进行详细介绍。本书图文并茂,配备相应的施工图纸,系统性强,并结合企业案例、职业技能竞赛优秀作品案例、优秀毕业生完成的项目案例等进行施工工艺的讲解,突出岗位性、专业性、实用性。本书为高职高专院校、五年制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开办的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成人教育院校中开设的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技术、园林等专业的教材,也适用于中职院校相关专
本书介绍了风景园林的时代发展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程序,并以国内外案例分析与项目实践为重点,阐述了城乡绿地、城市园区与公共空间三个尺度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书中内容以设计方案、项目建设直至投入使用情况相互结合的方式,涵盖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乡村景观、新城景观、城市住区、酒店度假、校园景观、创新园区、城市广场、滨水空间、街道空间十一大类,系统阐释了风景园林实践的过程与方法。从国外优秀案例分析以及实施落地的工程项目解析两个视角,总结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论,深度挖掘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对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的总体驱动。
本书就城市公园规划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决切实可行、高效整合的解决办法 建设城市公园综合体,通过景观规划的手段有效整合城市河道、山体、公共建筑、城市广场、街道及开放式的小游园,形成绿色网络系统,带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园综合体具有渗透性与开放性的特征,能够引领城市建设的大方向,在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特色风貌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构建城市公园综合体的全过程设计思路,每个案例包含项目分析、设计图纸、实景照片,对景观设计行业从业者有较强的参考借鉴价值。
组群模式是一种植物规划设计的方法。本书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以植物生态学为基础,摆脱植物设计单一的平面视角,从美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建立起平面、立面、透视三维设计的新模式,有效将设计思路贯穿于整个环境建设过程中。本书分六章。*章主要阐述中国园林尤其是古典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对乡土植物群落、古人山水画技法以及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浅析,提出植物组群模式的概念。第三章阐述植物组群模式的配置方式。第四章从植物组群模式的立意、空间、层次、季相、品种等方面阐述设计方法。第五章阐述植物组群模式在实际设计项目中的应用。第六章阐述植物组群模式应用的前景。本书更多的是偏重于设计方法的介绍,可作为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造景设计师或者业余爱好者学习的辅助材料。
曾仁臻著的《幻园(第2辑,借天工)(精)》以“幻”系列画作为主体,借山营庐,结水飞梁,山石树木与亭台楼阁交织糅合,互为起兴,或幻化意趣,或源于实景,看山似房,见房是山,相因相成,得意忘形。“绿”系列则作为树木与身体关系的一个特定议题,收罗与树石有关的各种见闻,修形理势,重新将其经营入画并满足身体居游之需。两个系列,都希望通过因借千态万状的自然造物来扩展对居游之想象,如画亦入画,入画而能栖。也希望这些小画,能使人心中萌生出一点对自然天趣的不同认识,诱引出一些对山水居游的身体新思。
城市景观营造从来就是系统工程,是多专业合作的一体化研究与实践。本书以 北京城市副中心景观设计 这一大型案例为依托,探索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中,将景观设计与交通、水利、市政、环保、信息化设施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的设计方法,以达到节约高效利用土地与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美学等多层次综合效益的化的目的。本书生动地展示 北京城市副中心景观设计 项目从策划到实施,再到后的建成,包括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有较强的参考借鉴价值。
刘永德等编著的这本《建筑与环境艺术造型的形景境情》以形为母题,全面阐述了涵纳干形内的景、境、情的深层意蕴,具有知识面宽、信息量大、多学科交叉渗透、有益扩展思路、开发创新思维、文图并茂、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等特点。全书分三篇阐述。第一篇为形的表面形象――形态构成基础,主要阐述了形论、形构和形变;第二篇为形的意象层面――环境景观营构,阐述了形具神生、景自心成,建筑的景观构成,环境组景及景观中介等;第三篇阐述了形的意蕴层面――意境与情感内涵,主要介绍了意境浅释、建筑与环境的意境、形式心理感应与意境创造、现代人的时尚之境及情感与形式等。本书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专业的初学者启蒙与练习作业,又适合作为课堂教学的课件与课外参考教材。
《庭院造景施工全书》一书图例清晰简明,工法细腻务实,语言浅显易懂,具有非常强的参考性与落地性,乃一本非常实用的造园施工入门宝典。书中共包含23道完整的工序与节点、40个经典的造园案例及精解,并对每个施工工法和工序进行了详细地图解,分别介绍了砌筑工程、铺装工程、草坪工程、围篱工程、木栈平台工程、水景工程、植栽配置等。对于造园师、花园花艺从业者、庭院项目负责人及大中专院校景观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园艺组)参赛选手等专业人士,甚至对面向大众的花园爱好者、DIY发烧友来说,本书都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是一本推荐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