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园林向称 翰墨园林 。本书选收扬州当代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楹联234幅,包括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何园、竹西公园、史公祠、琼花观、茱萸湾、吴道台宅第等传统景区,卢氏宅第、大王庙等新修复景点。内容既有传统名联,亦有新撰佳构,大致依景点方位排序。每一景点作一概要介绍,每一联语作一简要分析,点明位置,注明来源,间作赏析,并简介作者、书者,文字力求浅显、精练、准确。
古代地方专题版画图集。扬州以园亭胜。为彰显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展现清代扬州园林风貌,编著者现从《历代志书》《南巡盛典》《广陵名胜全图》《广陵名胜图》《扬州画舫录》《鸿雪因缘图记》《泛槎图》《扬州东园题咏》《平山堂图志》《江南胜景图册》中选辑出有关扬州的园林名胜图152幅,一说一图,随文选录历代名人咏扬州诗词百余篇。是一本赏读性的扬州园林画本,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据天津市林业局、环保局调查结果表明:天津市湿地总面积为3518.3431km2,占全市陆地面积的29.52%。湿地类型分属二大类九种类型,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367.3837km2,人工湿地面积为3150.9593km2,分别占天津国土总面积的3.08%和26.43%。在天然湿地中,河流湿地面积非常大,占天津湿地总面积的4.8%;其次是湖泊湿地和水库湿地,其面积占天津湿地总面积的11.25%。河流湿地、滩涂湿地与湖泊湿地构成了天津天然湿地的主体。天然湿地是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
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中独步一支、不可忽视的东方艺术形态,孕育自古老东方数千年自然地理、人文宗教、艺术哲学等门类,以一种立体而颇为完整的形式全面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核心精神。故而陈从周说:“东方文化当于园林求之。”如何品园、游园、察园、论园、筑园、构园?20世纪80年代前后,同济大学有名教授陈从周撰写《说园》等数篇经典园林品赏散文,在靠前外园林学术界及普通读者圈广泛流传,备受赞誉。 中国古典园林向来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高艺术境界,崇尚“妙造自然”,陈从周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叠山理水、建筑栽植诸方面皆有独到精辟之见解。在文学、绘画方面的特长,使陈从周在园林的研究方面独具慧眼,他的园林著作以散文的优美代替了枯燥的说理,解决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语法”构架(梁思成语),
《扬州园林文萃》一书为历代文人游历扬州园林胜景之游记选萃。书分两章, 古代扬州园林游记 精选扬州历代名园记近50余篇,再现休园、柘园、存园、片石山房、纵棹园、小玲珑山馆、贺氏东园等历代扬州名园亭台楼阁真情实景。 近代扬州园林游记 收录民国后文人游览扬州游记40余篇,近代文人走进民国扬州,或随笔、或游记,记录了扬州的历史变迁、往昔风光、胜景考迹。全书以版画插图点缀,为畅游扬州园林的游客增添探幽访古的情趣。
林旭、孙华主编的《园林植物造景与施工(二维码版高等职业教育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根据园林类行业对植物造景与施工岗位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采用 模块构建、项目导向、工作任务 的模式,安排了现场调查与分析、探索园林植物造景思想、确立园林植物造景原则、园林植物施工总述、各种应用类型的园林植物造景与施工、城市道路植物造景与施工、建筑植物造景与施工、水体与水生植物造景与施工等8个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8个项目共包含了22个任务,并且每个任务都以具体实例为载体,按照学习目标、工作任务、知识准备、教学检查来组织内容,让学生不仅看得懂,而且要动手做;避免眼高手低的情况发生,培养能直接上手的 熟练工 。本书从实际应用出发,以植物景观类型为单元,用经典的园林植物造景实例展示不同风格与特点的
作为景观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与其他要素相配合形成整体的景观效果,同时,植物景观本身就具有完整独立的可观赏性。植物具有特殊的园林艺术美,能表现诗情画意。植物景观可以表现出特殊的时空变化形式: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其外形不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形体及质地差异;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具有差异极大的时序变化,呈现不同的外观形貌,光景常新,如植物在叶色变化上有春色叶、秋色叶的季相变化。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植物有形体的变化,与风、雨、雪、雾等自然因素结合成奇特景象,呈现出生动性。
全书重点介绍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应用、相关设计方法和技巧,在文字表述上力求精练,选取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实例进行讲述,以便读者接受和掌握,增加实用性较强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训,开拓读者的设计思路,提高读者的动手能力。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园林工程等相关专业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园林庭园工程设计与施工人员参考。
堀内正树著的《图解日本园林》主要向大家介绍日本园林的基础知识,除了介绍日本园林的样式及历史、栽植、置石、理水、小品等基本知识外,还穿插介绍造园的具体内容,也涵盖了建造及管理园林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加深对日本园林的理解。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简洁但详尽地介绍了庭园造景的施工方法,适合景观设计师、园艺师以及园艺爱好者品读和借鉴学习。日本园林与西方的规则式园林截然不同。相比于西方园林设计附加的人工装饰性,日本园林一般不采用华美的布局,反而更加重视亲近自然,更加倾向于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管理。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日本园林以自然为主题创作和发展了多样的园林风格和造园手法,在学会如何观赏日本园林的同时,对学习如何建造园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堀内正树著的《图解日本园林》主要向大家介绍日本园林的基础知识,除了介绍日本园林的样式及历史、栽植、置石、理水、小品等基本知识外,还穿插介绍造园的具体内容,也涵盖了建造及管理园林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加深对日本园林的理解。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简洁但详尽地介绍了庭园造景的施工方法,适合景观设计师、园艺师以及园艺爱好者品读和借鉴学习。日本园林与西方的规则式园林截然不同。相比于西方园林设计附加的人工装饰性,日本园林一般不采用华美的布局,反而更加重视亲近自然,更加倾向于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管理。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日本园林以自然为主题创作和发展了多样的园林风格和造园手法,在学会如何观赏日本园林的同时,对学习如何建造园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中独步一支、不可忽视的东方艺术形态,孕育自古老东方数千年自然地理、人文宗教、艺术哲学等门类,以一种立体而颇为完整的形式全面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核心精神。故而陈从周说:“东方文化当于园林求之。”如何品园、游园、察园、论园、筑园、构园?20世纪80年代前后,同济大学有名教授陈从周撰写《说园》等数篇经典园林品赏散文,在靠前外园林学术界及普通读者圈广泛流传,备受赞誉。 中国古典园林向来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高艺术境界,崇尚“妙造自然”,陈从周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叠山理水、建筑栽植诸方面皆有独到精辟之见解。在文学、绘画方面的特长,使陈从周在园林的研究方面独具慧眼,他的园林著作以散文的优美代替了枯燥的说理,解决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语法”构架(梁思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