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智慧园区的发展新态势出发,分析智慧园区的发展新阶段、技术新动向、管理新模式、应用新需求以及建设新经验,梳理总结出智慧园区进化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框架,并总结国际、国内智慧园区相关标准,形成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智慧园区标准化体系,一套支撑园区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管理的支撑技术体系,并系统说明包括智慧交通、环境安全、低碳环保、高效运维等十大典型应用场景。最Z后,从智慧园区评估评价出发,通过系统性的评估方法与科学的评价指标,评选出智慧园区十大优秀案例,供读者全面了解当前阶段智慧园区发展的态势和未来的趋势,也能了解典型智慧园区的发展情况。
本表式是与《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土建工程》DL/T5210.1要求对应的、反映施工质量形成过程的、必要的施工记录表式,共16类197张表,其中隐蔽工程记录为13张。表式内容完整、信息全面、格式设置合理、规范,能够满足电力建设土建工程施工各环节质量记录的需要。本书包括施工记录表和填写样表两部分。
本书使用范围与《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5210.1的使用范围一致。章节与《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土建工程》DL/T5210.1的章节对应,从第三章质量验收基本规定开始,其表式内容与验收规范内容一一对应。因新规范的修订,相应增加了绿色施工的验收表式;第四章《工程质量验收范围》(省略)参照《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土建工程》DL/T5210.1的第四章执行;《通用工程质量验收》表式中的砌体、楼地面、屋面等验收表式,按照国家新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编制,如:《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等。其他章节按名称编制相应表式,共571张。
本表式是与《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土建工程》DL/T5210.1要求对应的,为电力工程土建专业的主要试验项目的试验委托、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的典型表式。现场试验室应遵照使用,未列入的试验项目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增加相应试验表式。试验表式由三部分表式组成:“土建工程试验检测委托单”32张表;“土建工程试验检测记录” 35张表;“土建工程试验检测报告” 34张表,共计101张表。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靠前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靠前标准和国外优选标准,并在广
《气体分馏装置操作工》为《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石化分库试题选编》丛书之一,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开发技术规程》组织编写。内容包括:气体分馏装置操作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的国家职业标准、鉴定要素细目表、理论知识试和技能操作试题,是气体分馏装置操作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学习资料。
《电动力学》内容包括: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稳恒电磁场、电磁波的传播、狭义相对论与相对论物理学、电磁波的辐射、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实施指南》一书是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除第2章术语、代号之外的主要内容1、总则;3、供配电系统;4、配变电所;5、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6、自备应急电源;7、低压配电;8、配电线路布线系统;9、常用设备电气装置;10、电气照明;11、民用建筑物防雷;12、接地和特殊场所的安全防护;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15、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16、广播、扩声与会议系统;17、呼应信号及信息显示;1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9、计算机网络系统;20、通信网络系统;21、综合布线系统;22、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23、电子信息设备机房;24、锅炉房热工检测与控制等条文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技术分析。在注释中阐明了立条依据,或对条文说明进行了引申和扩展,同时配有大量的计算和设计举例,使读者能更
《油气井固井质量测井评价》介绍了国内外主要固井质量测井仪器的基本原理、测井响应影响因素和测井资料解释方法、水泥胶结评价和水泥环层间封隔评价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固井质量评价行业标准和现场经验。为了适应固井质量综合评价的需要,《油气井固井质量测井评价》还简要介绍了固井工艺技术、注水泥施工评价方法、固井质量工程验证技术以及与固井质量测井有关的井中声学基础知识。《油气井固井质量测井评价》可供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地质、测井、固井工作者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机械设计教程(第3版)》是在西北工业大学濮良贵、陈庾梅主编的《机械设计教程》(1994年修订本)的基础上,为适应近年来我国机械设计的发展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经全面修订重新编写而成的。 《机械设计教程(第3版)》除绪论外,包括机械设计总论、机械连接(轴毂、螺纹、铆、焊、胶)、机械传动(螺旋、带、链、齿轮、蜗杆)、轴系零部件(轴承、联轴器、离合器、轴),以及其他零部件(弹簧、减速器、变速器、机械零件结构设计、润滑剂)共五部分。 本书主要用作高等学校近机械类专业机械设计课程(40~50学时)的教材,也可作为某些近机械类专业开设机械设汁基础课程中机械设计部分的教材,同时.还可供有关专业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