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内容包含荷载标准值220kPa/㎡以下的各类重载地面及有特殊要求(包含防腐蚀、防油渗、导(防)静电、不发火等特殊性能)的重载地面;钢筋混凝土重载坡道;金属板(钢板、不锈钢板、铸铁板)楼地面;厂房内标准轨距和窄轨轨距的轨道楼地面;电动平车轨道地面做法和建筑构造及配件详图。 本图集在《楼地面建筑构造》、《工程做法》等原有国标图集的基础上,侧重工业建筑重载地面构造做法的内容,提供了各类重载地面、重载坡道、轨道楼地面的构造及配套节点大样,供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为适应本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住宅建设水平,满足广大市民对居住质量、居住功能、居住环境和防火安全的需求,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 08-20-2019 J10090-2019):住宅设计标准》。 住宅设计应从建筑全寿命期考虑,宜采用“套型可变”的设计理念,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改造的可能性。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 08-20-2019 J10090-2019):住宅设计标准》所用住宅层数的表述与相关的国家和本市规范、标准、规定相统一,涉及消防的部分应同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建筑高度”的计算要求。 住宅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杜常岭主编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装200问》由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经验丰富的作者团队编著,其中两位作者在日本受过装配式建筑专项培训。书中内容涵盖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200个问题的解答。包括装配式建筑施工基本知识、技术要点、作业方法、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成本控制等,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要求进行了细化。书中收录了近300幅实例照片和图例,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装配式混凝土施工过程与要点。 本书是装配式施工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案头推荐的工具书,也是工程管理部门、建设单位、监理企业相关人员的参考书,对于相应专业的高校师生也有很好的借鉴、参考和学习价值。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是类属于市住建委的事业单位。本书作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规定编制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变形控制标准;5微变形控制的设计与计算;6板式支护体系围护墙;7土体加固;8内支撑施工;9土方施工;10地下水控制;11基坑及环境监测;12信息化控制;13风险应急管理。本书对促进上海市基坑工程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严控基坑工程及邻近重要环境保护对象变形、保护周围环境具有积极作用。适用于上海市周边环境有微变形控制要求的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检测和监测。
本书介绍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对材料、计算方法以及构造要求等的理论和试验依据,力图帮助读者对新规范有比较系统、全面和清晰的理解。同时,还介绍了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具体规范条文,以及在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为适合广大工程技术有员阅读本书在公式推导和规范修订背景材料介绍中,较全面具体,但对繁琐的数学、力学问题未进行详细的叙述,只指明出处供读者查阅。全书共分为十一章,除、二章外,其余各章的编排及章名与规范正文相一致,以便于对照阅读。
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各国对能源问题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被列为经济发展的首要课题。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方针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节能工作是一种特定形式的“能源开发”,是解决我国能源供应紧张、保护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中也要求“建设节能省地型建筑”。国务院于2005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筑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建筑必须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四节”),借此来推进建筑节能的工作。 建设部及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普及建筑“四
《大型复杂建筑结构创新与实践》(傅学怡著)以“结构设计”为主题,结合笔者近几年所主持设计的外重大建筑工程,在系统介绍各项目的结构设计过程及技术难点,包括结构体系与方案、分析计算方法、关键技术问题、主要构造措施等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其中采用的新结构体系、新结构设计方法、新分析计算技术等。 本书适合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供建筑结构科研、教学及施工人品参考。
本书为《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S0/1—2004)与相关规范、规程的对照手册。书中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每一条款内容,详细列出与之相应的11种规范、规程的具体条文内容,使相关标准、规范、规程融为一体,相互补充印证。读者使用本手册,不仅可以节省查阅资料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可以更好地掌握标准中条文的来龙去脉,学好、用好《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本书可供施工技术人员、工程质量检查员、质量监督员、建设监理人员及质量管理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