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I·康:秩序的理念》分成三个部分:为了后面的更加复杂的工作,首先谈到的是康非常重要的早期阶段的建筑作品。个例子就是那些可以看出后来他成熟时期作品中的特色的建筑.但是从不同的建筑观点来看,它们也可以被看作是杂糅的。在这后面.仔细分析了九个被挑选出来的、近来平面刚刚被修整过的康的作品;它们起到了对平面分析方法进行循序渐进的介绍的作用,并且让我们能够发现那些虽然影响了康的设计、但是之前没有被认真对待和用简单的序列来表示的原则。最后一部分是对印度艾哈迈达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一所国际商界领导人的培训学校.同时也是康最重要的作品——详细而的分析。印度管理学院的复杂性意味着用上面提到的分析方法对各个部分的布置中格外令人感兴趣的东西一视同仁:关键问题是各个图形之间以及它们和整体之间
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色彩是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所凭借的艺术手段之一。本书从探寻色彩理论与建筑实践之间联系出发,既注重总结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技巧问题,同时又从观念层次对建筑色彩设计的风格倾向和形态特征进行了探讨。作者以色彩原理概说为阐发特点,论述了建筑色彩的基本知识,并且从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建筑单体色彩设计、建筑室内环境色彩设计、建筑色彩设计与材料运用等方面阐述了建筑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应用技巧,并以丰富的名家名作剖析了上述理念。书中图文并茂,附有与色彩学和材料学相关的多种图表,对读者也大有助益。
在建筑领域,如果说秦砖汉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那么冷弯薄壁轻钢住宅体系就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传承和发扬。《轻钢结构美式住宅:设计图集·田园风格》介绍的冷弯薄壁轻钢住宅体系设计方案是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冷弯薄壁型钢密肋技术,结合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功能要求绘制的美式住宅设计方案,本册为美式风格之田园风光。《轻钢结构美式住宅:设计图集·田园风格》可作为轻钢结构建筑生产厂商,建筑院校有关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供建筑设计、科研、房地产经营与开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人员参考。
建筑模型是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建筑师与业主和有关方面的专家、领导交流的有效工具。因为它直观、易懂,一目了然,容易发现建筑方案设计在体量、体型、布局及高度等方面与周围环境关系是否恰当、协调,是评判设计方案一个重要的设计形象载体。《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分析》主编严翠珍同志从画模型制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模型设计与制作经验,在工作之余有心进行系统地整理、总结,是难能可贵、值得推崇的。她在建筑系领导和教师及同事们的支持下,完成了这本书的编著工作。这既是她本人,也是前后两代人的工作经验总结,同时也是建筑系模型室几十年工作成果的展现。这本书填补了一项空白,对建筑设计和教学单位的建筑设计人员以及学生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内容共分十三章,包括系统门窗设计基础知识、性能设计、研发设计、结构设计、热工性能计算优化、工程设计规则、加工工艺设计、性能测试优化、安装工艺设计及使用与维护保养等内容;本书还详细描述了系统门窗技术设计文件输出和系统门窗评价的内容及要求。 本书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实用性较强,可作为系统门窗技术研发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实用参考资料,还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用书。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与实践》以住宅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它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全书共分七章。一章是对建筑与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的论述,内容包括建筑的内涵:建筑设计的特点、建筑设计的原则与要求、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等。二章为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及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三章至六章针对住宅建筑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如住宅建筑的基本构造、常用料料、用地规划、造型设计等。后一章是住宅建筑设计理论的实际应用。
本书为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21年年会论文集,共收录论文39篇,内容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的设计理论探讨、设计方法总结、设计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经验分享等,涉及中国 传统设计文化传承、设计教育改革、历史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解析、艺术与技术融合、空间设计创新、新型材料应用等论题。 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供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阅读使用,还可供室内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参考借鉴。
中国在未备先老、未富先老的国情下,国家出台各类政策应对快速老龄化问题,市场上各类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但对开发养老社区还有很多政策、运营、技术上的难点。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ontinueCareofRetirementCommunity,简称CCRC)是一种国际主流的养老地产模式,由运营商主导,主打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经过100多年的发展,CCRC已成为一种复合型养老社区。主要服务于三类老人,提供自理(能自理)、介护(部分自理需要他人照料)、介助(完成不能自理)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目前CCRC社区也是我国新开发的养老社区的主流模式。已经有不少CCRC养老社区,但是缺乏关于CCRC养老社区方面著作。尤其案例和模式解析为业内所急缺。随着养老行业的深入发展,CCRC养老社区将会逐步走向专业化、理性化。为此,昱言养老工作室联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成立国家治理与
《暖通空调设计指南与工程实例》从暖通空调专业技术分类的角度,详细阐明了供暖技术、通风技术、空气调节技术、制冷技术、民用建筑房屋卫生设备和燃气供应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六大类的15种类型设计。
现有住宅的设计在应对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起居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和安全隐患,如地面防滑性不足、洗澡不方便、尖锐家居碰伤等,“适老化设计”可以帮助广大老年人实现安居颐养天年,更是我们关爱老人、关注养老的大爱行为。本书主要内容为解读老年人、中国适老化设计理论基础、老年人信息需求模型及实践探索、养老服务模式中适老化研究、通感思维下的适老化设计、适老化设计思维在视觉信息设计中的应用、适老化设计思维在工业产品中的应用、适老化设计思维在居住空间中的应用,可以在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养老服务专业水平上发挥重要作用。 本书适合适老环境设计与改造人员、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员等阅读。
本书为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研究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是对万溪冲过去两年多的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成果的一个总结。为了让读者对万溪冲社区的全貌、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的内容及其成效等进行清晰而综合的了解,全书在内容编排上共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是记忆中的万溪冲,共六章,包括万溪冲社区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人文等概况,农户的生计来源,农户的住房情况,土地利用以及作为万溪冲的重要名片的宝珠梨文化,是关于社区内的组织。第二部分是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的内容,共七章,包括宝珠梨产业链延伸,人才振兴,闲置资产盘活,生态价值实现,组织振兴和艺术进入乡村等内容。全书各章节的内容之间既有的逻辑上并列或递进的关系,又分别独立、自成一体。因此,读者既可以通篇阅读从而了解万溪冲社区的“前世今生”、方方
本书以《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4—2008)、《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77—2009)、《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热流计法》(GB/T 10295—2008)、《绝热层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 圆管法》(GB/T 10296—2008)、《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 13475—2008)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等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为依据,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建筑节能检测基础、建筑节能检测基本参数及设备、建筑材料导热性能检测、建筑构件热工性能检测、建筑物热工性能现场检测、采暖系统热工性能现场检测、建筑室内环境的检测、建筑遮阳工程检测、配电和照明系统检测、空调通风系统检测、监测与控制系统检测、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等内容。本书重点突出、内
《如是东方 新中式府园-现代人居哲学》叙述了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和历史的符号,是一种有国界和个性的情感诉求方式,但它可以被全世界的人认同、理解。富有中国传统美学特征的中式建筑风格,是中国上下几千年以来所形成的独特风格,它融合了优雅与庄重的双重气质。新中式便是以中国传统古典文化为背景演绎下的当代设计。
本书根据《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编写。主要包括总论;地基勘察;地基计算;箱形基础的结构设计;筏形基础设计;桩箱与桩筏基础;高层建筑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地基的力学模型与基础梁板的数值分析;地基反力;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庭院不公是养花种草的地方,也为我们带来收惬意的生活体验。享受户外生活,与自然保持一份亲近,这种生活方式一直为人们所追求。《乡村庭院设计》从植物选择、空间配置、花园风格营造、盆栽栽种、露地栽种和材料运用等多方面介绍了乡村庭院的设计,并列举了12个乡村庭院的造景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