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OweMoss是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大师,“莫斯建造手册”是美国亚洲艺术与设计协作联盟将于2008年推出的大型重要出版物。此书总共1200页,分为4册,每册为一个主题。将全面解析Eric OweMoss在设计,工程,建造和建构上的成就,其中95%的文献为首次出版,全细节展示其建筑项目的设计,工程及建造的过程和图解,以及图片文献,透过很多经典项目的背后去了解建筑师从未公开的设计秘密。
作为建筑结构体系最年轻的一个分支,集装箱建筑用途广泛,类型及外形各异。不过也有共同点,那就是标准集装箱,像积木一样,它可以组合创造出几乎任何东西。它们是的临时建筑、公共建筑、家庭住宅及其他混合功能的建筑。项目的多元化和高品质成功地使金属盒子发生了质的飞跃,犹如破茧成蝶,意在强调如何建造它,而不是建造了什么。《集装箱建筑(设计指南 30个案例研究)》展示了世界各地的集装箱项目,包括许多最近的案例,其中很多还获得外奖项。《集装箱建筑(设计指南 30个案例研究)》中为你呈现出集装箱建筑的特质富有创造性、灵活多变、现代感十足。
建筑设计、规划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的创作实践是学习这些专业的学生从一年级就要开妈学习的课程。 本书汇集了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四个专业学生从一年级至四年级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为其他在校的学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构想,可供相关专业学生参考借鉴。
1995年,天津大学建筑系曾编辑出版过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作品集,得到国内建筑院校师生的好评,成为重要的教学参考书。此本学生获奖作品集编辑出版既是前面工作的延续,也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自1997年成立以来学生学习成绩的总结和展示。曾经的荣誉,彼时的喜悦,还有那记忆里流淌的汗水甚至泪水,无不激励着我们再接再励,共创未来。 拙笔为序,忽忆起若干年前指导学生参加设计竞赛的情景。那时条件远不如当下,师生并肩作战,可谓“战严寒,斗酷暑,其乐无穷”,解题、讨论、查阅资料、制作成果,还有深夜改完图从一层院长室跳窗回府被校卫队盘问……一幕一幕,点滴心绪,依旧清晰。
手绘技法这门手艺变得相当重要,能够流畅与潇洒地借助手绘表现技法来表现自己的设计,在那时几乎成了一个设计师能否立身的关键。手绘表现成了衡量一个设计师设计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成为我们传达设计构思的途径。 手绘设计图并不应是纯粹的表现形式,它应该以反映设计思考和空间的真实为已任。他们也在不断地通过各种手和工具的改进来驱散这种虚假或过于艺术化的表象对设计的损害,诸如在后来的手绘中引入喯绘、拼贴等都是一种努力。而很快这一切的努力就被一种新生的力量所替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计算机辅助设计开始逐渐进入环境艺术设计领域。随着这种新生力量的到来,事情发生了悄悄的变化。尽管在初期计算机辅助设计还显得很幼稚生涩,但是这种情景很快的发生了转变。随后的发展是一边倒,传统的手绘表现技法在环境设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原城市建设学院)由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于2000年12月合并组成。学院在不断探索数字技术与学科发展相结合的同时,也保持着原有学校重视徒手画训练的传统。建筑学专业在一年级,除了素描、色彩课程中的建筑写生训练、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徒手构思表达训练外,还开设有专门的建筑设计表达课程,使学生学习多种手绘建筑表达技能,努力提高其艺术素养。本书收录的就是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师生的手绘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