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压铸模具设计制造人员实际工作中的需要,从压铸工艺和模具设计两个方面,对压铸模具设计过程中的知识及主要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主要内容包括:压铸合金及压铸件设计、压铸机及压铸工艺、压铸模设计基础、浇注系统和排溢系统的设计、分型面的设计、成型零件与结构零件的设计、侧向抽芯机构的设计、推出机构的设计、压铸技术要求及材料选择等。 本书注重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兼顾理论基础和设计实践,典型结构图例丰富,可供从事压铸模具设计及制造等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学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6版)上册》共汇集了截至2017年5月底我国正式发布且现行有效的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面的国家标准共计29项,涉及概述和指南、术语、各种试验方法、试验导则等。本汇编适用于电工电子产品研制、生产、检验、运输、使用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也可参考使用。
《陈绍蕃学术文集》收录了我国有名结构工程专家和教育家、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深教授陈绍蕃先生一生所发表撰写的学术论文、文章,主要涵盖钢构件的稳定、板件的相关屈曲、屈曲后强度的利用、钢结构塑性性能的利用、动力性能和抗震性能、连接和节点设计等方面内容,其中部分论文是我国历次修订《钢结构设计规范》有关条文的依据。
钱若军、袁行飞、谭元莉著的《结构屈曲分析理论和方法/空间结构系列丛书》共分为三部分,靠前部分主要介绍屈曲理论的发展历史、稳定和屈曲的定义及基本概念,结构屈曲的条件和特征,屈曲分析的基本理论、内容以及屈曲分析的一般方法;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基本构件如杆、拱、环、梁-柱、板壳及薄壁杆屈曲分析的经典理论和方法以及临界荷载的计算,还讨论了结构的动力屈曲和弹塑性屈曲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讨论结构屈曲分析的有限元法、非线性有限元方程和屈曲位移的计算理论和方法。 本书可供结构、桥梁、水工、海工、航天航空、车辆结构等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和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修订版)》是一部被誉为景观建筑师的经典著作,也是景观学、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应备的教科书。全书共分两部分:部分完整地介绍了从史前到17世纪末的人类代表景观。作者在纵览了28种人类文化现象后,先简短介绍每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背景,再说明它们是如何以景观的语汇呈现,以一系列的图片证明。古老的文明地区,如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古印度、哥伦布之前的美洲世界及文艺复兴后的西方世界等,都是《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修订版)》的探讨范围。第二部分介绍了现代景观的演进。从18世纪西方的古典主义、中国学派、英国式流派,到19世纪欧洲大陆、不列颠群岛、美国的代表性人类景观建筑,以及20世纪东西方人类景观的对比及发展,全面介绍了人类景观的演进。在此
本书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非生物学专业生物学基础课教学内容、体系改革”项目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所属各主要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概略地介绍了系统的研制内容以及对系统主要组成部件的设计要求,是对国内三十年来自动飞行控制研制工程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
钱若军、袁行飞、谭元莉著的《结构屈曲分析理论和方法/空间结构系列丛书》共分为三部分,靠前部分主要介绍屈曲理论的发展历史、稳定和屈曲的定义及基本概念,结构屈曲的条件和特征,屈曲分析的基本理论、内容以及屈曲分析的一般方法;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基本构件如杆、拱、环、梁-柱、板壳及薄壁杆屈曲分析的经典理论和方法以及临界荷载的计算,还讨论了结构的动力屈曲和弹塑性屈曲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讨论结构屈曲分析的有限元法、非线性有限元方程和屈曲位移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本书可供结构、桥梁、水工、海工、航天航空、车辆结构等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和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在对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简单介绍基础上,选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应用实例,重点介绍X射线分析法在新型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全书共10章。第1章为概述。第2-第5章为X射线衍射分析法基础理论部分。第6、第7章为X线衍射物相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第8章为衍射系统的消光概念及应用。第9章为应用实例。第10章为Rietveld方法简介。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工、材料类专业有关“测试方法”、“材料结构”课程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研工作者及厂矿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第2版)》通过列举一些典型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钢管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概况,旨在帮助读者具体地了解这种结构的特点和可能形式。《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第2版)》阐述了不同截面形状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压(拉)、弯、扭、剪及其复合受力状态下的力学实质,系统介绍了钢管混凝土在长期荷载、往复荷载和火灾作用下及火灾作用后的工作机理,提供了基于参数分析结果所导出的实用计算方法。《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第2版)》还论述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受轴向局压荷载时的力学性能、施工阶段钢管初应力的影响、核心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影响、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间的粘结等。
四年来,上海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积累了新的审查经验,国家有关部门也对抗震审查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年,原建设部发布了修订后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06]220号,以下简称《技术要点》)。2007年,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发布了2007年工作会议文件:《关于加强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工作的建议》、《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的建议》和《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的参考格式及要点》。2009年,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又发布了《关于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技术把关的建议》,对《技术要点》执行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关于进一步明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范围的建议》、《关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
由施岚青主编的《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答题指导》是一本“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前复习用书,用于训练答题能力。 《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答题指导》特点: 内容全面,既介绍了已经考核过的真题、夏重视今后可能出现的潜在考题;比较完整地覆盖了《考试大纲》要求考核的知识点。 便于速查,内容按相应《规范》条文的次序排列,根据《规范》条文序号即能迅速查找出所需的参考例题。读者可根据本人的需求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 便于学习,《答题指导》和《应试指南》的章节编排是对应的,可以并列起来、对照着学。
《第十五届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届风工程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分为“第十五届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与“届风工程研究生论坛”论文两部分,每部分中按照边界层风特性与风环境、钝体空气动力学、大跨度桥梁、高层与高耸结构、大跨空间结构、低矮房屋结构、设计标准与风险评估、其他风工程问题分类,共144篇论文。部分录用80篇学术论文,第二部分录用64篇学术论文,所录用的论文反映了近两年来我国结构风工程研究的思想、成果与进展。 《第十五届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届风工程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可供从事风工程研究的科研人员和有关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