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考试复习教程》是由建设部注册中心勘察设计类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专家组负责人委托天津大学组织编写的,涵盖了《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及动力专业)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专业基础部分)》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全书共七章,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自动控制、热工测试技术、机械基础和职业法规等。每章包含考试大纲、复习要点、复习内容、典型例题解析、模拟试题及解答等五部分。全书简明扼要,针对性强,可读实用,有益于复习、回顾和培考。书中包含的模拟试题题型与以往的考题题型相同,题量与一份试卷的题量之比达到10:1之多,覆盖考试大纲所含全部内容,有利于考生在复习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实战练习。《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考
本次改版工作紧扣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大纲,并且对前版图书中读者反映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更有利于考生的备考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修订过程中,将*颁布实施的标准规范的内容纳入了本书内容。
全书共收录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6部,均是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中经常用到的标准规范。书中对考试常用标准规范进行了分类,具体内容如下:综合类,主要包括暖通空调设计、建筑热工、住宅建筑、城镇供热以及城镇燃气等;节能设计类,主要包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节能改造等;绿色建筑类,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评价等;专项技术类,主要包括地源热泵、多联机、辐射供暖供冷、燃气冷热电三联供、供热计量等;施工类,主要包括与暖通空调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本书依托 暖通空调在线 论坛注册考试版块和 小林陪你过注册 考试群,根据《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第三版)》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考试规范及设计手册编写。书中整理了2010~2017年的注册暖通工程师考试(专业部分)中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并给出了详细的参考答案、解题依据以及解题方法。2018版在前几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全收录全解析、篇章归类清晰、提纲挈领新排版、侧重扩展总结,同时完全按考卷格式编写了一套模拟卷供考生考前进行实战模拟。 本书的2017版一年销售3000册,并且目前已经没有库存。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真题详解(2012-2013)》整理了2012年和2013年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考试试题,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书中对专业知识给出了答案和详细分析;对专业案例给出了答案和试题详解,并对相关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给予提示。对涉及规范相关条款的给出了相关条款编号及内容,对引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给出了在教材中的具体位置,以方便考生查阅复习。 本书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对相关知识点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新的解法。此外,本书尽可能结合规范和教材,让读者有据可依。 同时对传统的考点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以便举一反三。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真题详解(2012-2013)》内容翔实,可作为参加全国勘察设
根据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用设备专业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的安排,编写了《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的第4册《常用资料》,供给水排水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执业资格考试使用。 第4册《常用资料》共分6章,内容包括给水排水常用符号、名词缩写,常用计量单位及单位换算,物理、化学常用数据,常用气象资料,管道水力计算图、表等,是给水排水专业工程设计和执业资格考试的常用资料。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资格考试教材(第2分册):排水工程》根据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全书共19章,分别为总论、排水系统,污水管渠系统设计,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排洪沟的设计,合流制管渠系统设计,排水管渠材料、接口、基础和排水管蕖系统附属构筑物,排水管渠系统的管理和养护,排水泵站及其设计,城镇污水处理概论,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城镇污水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城镇污水的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工业废水处理。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执业资格考试用书应试指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紧扣考试大纲、规范和考试用书,引导考生正确根据大纲要求复习,与规范结合,难易适中。《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执业资格考试用书应试指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根据全国勘察设计公用设备注册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和教材编写,详尽、系统地帮助广大考生理解教材、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考试技巧。全书具有以下几大特点:1.提供大量历年考试习题,以便考生从广度上掌握考试知识覆盖范围。2.全面解析考试考点,解析过程体现出知识的系统贯穿性,以便考生从深度上掌握考试方法,融会贯通。3.不回避考试题目或者其他参考书目中不准确的知识,以帮助考生确立信心,从容应对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