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诊技术:体表解剖》是一本关于触诊技术的专业书籍,非常系统地按照人体的各个节段(外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及手、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及足;中轴:骨盆、腰椎、胸椎、颈椎、头)详细地阐述了骨性标志、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血管、外周神经的触诊技巧。该书是物理治疗专业、手法医学专业重要的参考书。全书的各个章节提供了大量的表面解剖图,能够生动地帮助初学者掌握人体不同部位的触诊技巧。
本书介绍了肌肉力量的徒手检查方法。经典的肌肉测试是每一位物理治疗师的技能,它对于运动损伤的诊断和评估至关重要。徒手肌力评定的一般原则将在第1 章中进行描述。第2章描述了徒手肌力评定的目的和局限性,并将徒手检查与力量测试相联系。第3 章至第7章介绍了测试身体各区域骨骼肌群运动的传统和*技术。其中,第4章通过增加躯干肌力评定部分来反映实践中的额外变化,尤其是肌肉耐力、盆底肌测试部分及呼吸肌测试部分;第7章描述了使用设备和仪器进行力量测试的方法。第8 章专门介绍了功能测试,这对于完成准确记录非常重要。读者应该在了解肌肉力量测试的背景下学习徒手肌力评定的方法,以避免第2 章中描述的一些限制。第9 章是全新内容,描述了手持式肌肉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包括规范值。第10 章提供了案例研究,以描述在不同的患者群体和
解剖学权威彼得 亚伯拉罕教授带领其团队收集了大量的临床图像,编辑了《McMinn 和Abraham临床人体解剖学图谱》(第7版),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所有的解剖基本概念。本版图谱提供了*简单的视觉引导,可以使读者轻松掌握所有的医疗培训期间所需的解剖结构,同时满足其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所需取得的实际解剖知识。全书按照头颈、脊柱脊髓、上肢、胸部、腹盆部、下肢、淋巴系统来编排,增加了200多幅新的解剖标本图和更多的临床要点。崭新的版面设计、彩色图标、附加的简图和一些线条图及改进了的标注系统都使此版图谱更加完善和理想。例如,两百余幅三维动画和血管造影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动态的查看身体的方式,更便于读者理解解剖关系。
本书除了收录傅山医学著作——《大小诸证方论》《傅山医学手稿》《傅山验方秘方辑》《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还收载了傅山悉心传授,陈士铎以“托名仙授”抢救整理的傅山医著——《外经微言》《石室秘录》《本草新编》《辨证奇闻》《辨证录》《洞天奥旨》。
《姿势异常和肌肉骨骼功能失调——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了 3个领域的思路,为所有的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结合 3个领域的训练方法,共同创建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本书中讨论的每个主题,作者都非常谨慎地使用相关专业术语,无论读者是什么专业的人士,均可以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也可以填补相关知识的空白。《姿势异常和肌肉骨骼功能失调——诊断、预防和治疗》重点讨论如下 3点:*,生物力学中的身体姿势基本概念。第二,矫形骨科的观点。第三,诊断与治疗的理论原则。这些原则的理论基础是相通的。因此,《姿势异常和肌肉骨骼功能失调——诊断、预防和治疗》根据物理治疗师的习惯和各病例的特点,研发出不同类型的训练和治疗方法。《姿势异常和肌肉骨骼功能失调——诊断、预防和治疗》并不是要混淆和模糊众所周知的运动学原
本书图文并茂,从解剖刀功能,详细解读人体筋膜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第一章通过纤维、细胞和胞外基质的百分比阐明了筋膜的组成成分,将结缔组织进行了分类。该组成成分界定了不同类型结缔组织(尤其是筋膜)的组织学和力学特征。第二章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描述了浅筋膜的一般特征。第三章以同样的方式分析了深筋膜。随后五章从图形学的角度描绘了筋膜。本图谱采用常规解剖学术语指代各种筋膜。
《组织病理学教学与诊断图谱》(双语版)由总论(第1~5章)和各论(第6~19章)两部分组成,内容包括了全身各系统器官常见疾病的组织病变,适当扩展与补充了反映当今病理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如组织中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显示的结果、电镜、共聚焦显微镜的亚细胞水平的观察等,共有1000余幅图片,均选自作者临床工作积累的和教材中的典型病理图片,并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图片分辨率更清晰,对每张图片配有中英文说明、语言精炼、内容扼要,便于初学者掌握要领,将有助于读者加深对病变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习、引证和参考。
牙科诊室是令许多人感到恐惧和焦虑的地方,而牙科学与我们的健康状况和个人形象息息相关,是对普通人日常生活影响蕞大的医学领域之一。本书作者理查德 巴奈特是医学文化史的专业研究者,同时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普及工作。在书中,他延续前作《病玫瑰》和《手术剧场》的风格,通过500余幅珍贵图像和生动的文字,讲述了从青铜时代到21世纪的全球牙科学发展历程,其中不仅有牙科工具、治疗技术和对牙齿疾病认识的进步,还包含牙医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的变迁、患者的体验以及人们对牙齿治疗和护理态度的改变、牙科学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女性牙医如何争取职业资格、国家意识形态如何影响牙科学的发展等广泛的议题,是一部全景式的牙科学演化史,也是一部视角独特、以小见大的社会生活变迁史。 牙科学的发展改善了我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
《血液净化学》(第4版)全面地介绍了血液净化的基本理论和与时俱进的现代理念;概述了血液净化的基本设备和新的进展;全面地阐明了血液净化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重点描述了血液净化相关的临床问题,包括透析治疗引起的急、慢性并发症,以及引起这些并发症的新机制、新理论。 为了跟上该领域的快速发展,本版增添“体外循环疗法”,内容涵盖传统的体外循环,即心肺分流术,以及血液净化和体外循环器官支持的新技术,顺理成章地浮现出“体外循环生命支持系统”的新概念。如针对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脓毒症开展的配对血浆滤过吸附、血浆滤过吸附透析,以及体外膜式氧合法在心肺衰竭中的应用,被视为ECLS中重要的技术支持。 近年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技术不断革新,在抢救危急、重症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足,将有可能被新的组
良友、时代画报代记者民国掠影,中国医学摄影奠基人开拓者扛鼎之作! 《历史的记忆》是蒋汉澄先生拍摄的医学摄影书以及珍稀老照片,再现百年风云。包括:故都皇苑、故都风情、屐痕处处、西风渐进、西洋东洋、医学摄影及绘图、他用镜头留住了历史等七部分。
活动翼托槽系列矫治器于1999年由陈启锋医生研发,目前已获得国家专利8项,并得到国际专利保护,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口腔正畸矫治器。近几年陈启峰医生陆续研发了舌侧正畸矫治器和自适应矫治器托槽,不但方便临床医生更快地进行口腔正畸矫治,而且能达到隐形矫治的目的。本书介绍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的书籍。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活动翼矫治器的结构、基本操作、矫治器的物理原理,以及矫治理论和矫治步骤,全书共300幅高清晰度的临床彩色图片,并辅以简要文字说明。
《临床免疫学检验》共分四部分,共四十二章。部分(章至第7章)为免疫学概述与免疫系统,主要为基础免疫学知识介绍,重点介绍不同的免疫细胞特点;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作用、相关研究进展对了解临床免疫病理机制的帮助;对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表达的认识与人类相关疾病发生的关系等。此部分为临床免疫工作者复习、掌握基础免疫新概念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第八章至第十三章)为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主要为基础免疫知识介绍,重点介绍固有免疫应答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在临床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和新知识,期望将基础免疫研究(特别是一些研究热点)中对不同免疫应答反应的相关知识与其在参与相关临床疾病病理损伤中的特点相结合,为将基础研究结果用于临床研究提供思路。第三部分(第十四章至第三十章)为免疫学技术与免疫检测方法,主要
《人体解剖学图谱》是由德国Thieme出版社出版的解剖图谱,是该社出版的过往三卷版人体解剖图谱的精华集合。与外其他解剖图谱相比,本书的优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图文并茂:近2000幅图片与简洁文字说明融为一体,超出了传统图谱的范畴,能达到解剖教科书的作用。②呈现方式独特:每两页为一个单元,详细介绍一个部位的解剖结构,除了精美的插图与文字说明外,还配有大量总结关键知识和信息的表格,这种教学呈现方式是独特的。③紧密结合临床:书中概括的“临床要点”以及提供的大量影像学资料能方便读者紧密联合临床实践。因此, 本书弥补了教材或图谱的不足,便于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值得临床医生、解剖学教师以及人体解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与参考。
《Grant 解剖学图谱(Edition12)》按照人体解剖区域编排,图片非常精美,包括来自真实解剖的精致全彩绘图、图解图像、表面解剖照片,以及帮助学生理解解剖知识和临床应用的诊断影像。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介绍临床微生物学诊断的知识与技术。全书共分7篇25章。篇为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知识,介绍细菌与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第二篇为临床微生物基本技术篇,介绍细菌学与真菌学检验的基本技术、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耐药性检测;第三至第五篇分别介绍临床常见及罕见的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形态与染色,以及培养特性、生化反应、鉴别要点和临床意义;第六篇简述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和微量化;第七篇介绍临床工作经验,包括如何准确分离与鉴定临床标本、如何做好室间质评以及如何应对疑难菌种。附录部分包括菌种保存法,以及临床常见细菌、真菌拉丁学名和中文名对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常用术语、缩略语、抗生素药名英汉对照,方便读者检索和使用。全书有彩图(照片)1000余幅,形象直观,图像逼
手术操作分类是医院病案信息加工、检索、汇总、统计的主要工具之一。无论是在医疗、研究、教学、管理,还是在医疗付款方面,手术操作分类与疾病分类具有同等重要作用。 ICD-9-CM-3中文编译包括两部分:类目表和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索引。类目标题大约90%为治疗性手术,10%为检查和治疗性操作。类目表共分为18章,除章、第5章和8章外,其他章均按解剖系统分类,按编码的大小顺序排列。由于手术操作发展迅速,新的手术层出不穷,ICD-9-CM-3每年均做及时修订,新的一些操作如介入治疗、内镜检查与治疗均收入其中,2011版收集了一些新发展的手术操作,将其编人类目17“其他各类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为便于读者使用,中文编译本将其扩展为第5章,原版各章序号顺延,共18章,《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修订版)》的出版,
《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于1989年首次出版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为解剖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该图谱是从世界著名的医学家和艺术家F.H.Netter博士所创作的近4000幅医学油画中选取了与人体解剖学有关的500余幅编辑而成。现已译为11种文字,成为当今为的,也是广大医学生、医务工作和相关学科的学生的解剖学图谱。 本图谱使用Frank H.Netter博士的手绘彩图,根据人体系统和结构部位(头颈、背部格脊柱、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上肢、下肢)编排,根据版面的大小和空间进行了改绘,并按照内容的逻辑进行了排序。虽然解剖学本身没有很大的改变,但是我们对解剖学的理解、解剖学的临床意义以及解剖学的名词和术语都在发生变化。因此,许多老图需要更新,部分插图需要重新修订,使之更加适合当今医学和临床外科学的发展。第3版中,还增加了一些正常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