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健康中国 家有名医丛书中的一本。本丛书以医学科普读物的形式,向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各科疾病的概述、发病情况及危害;生活方式与各科疾病;各科疾病的预防、治疗、饮食、调养;各科疾病伴随疾病的防治;各科疾病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其内容新颖、系统、实用,适合患者及广大群众阅读。同时,对广大临床医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详细介绍了带状疱疹的定义、带状疱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带状疱疹的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中医辨证论治、带状疱疹的中医特色外治方法、带状疱疹的护理、带状疱疹的预防、带状疱疹的饮食忌宜。
《医学入门》为明代著名医家李梃编撰。李梃字健斋,南丰(今江西南丰)人。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青年时期因病学医,博览群书,勤于临床,医声斐然。晚年因感初学者苦无门径可寻,乃收集医书数十家, 论其要,括其词,发其隐而类编之 ,著成本书,并于万历三年(1575)刊行于世。 该书共8卷。内容包括历代医家传略、保养、运气、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方剂,以及外感内伤病机、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证治等,所述内容,皆先编成歌括书之于前,然后引录各家并参以己见详注于后。由于该书内容广博,分类明晰,通俗易懂,便于习诵,故受到后世医家的欢迎,成为初学中医者的*读本之一。 本次整理,乃以明万历三年(1575)初刻本为底本,并参考日本近卫本等后世多种版本及所引诸书详加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
《医学入门》为明代著名医家李梃编撰。李梃字健斋,南丰(今江西南丰)人。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青年时期因病学医,博览群书,勤于临床,医声斐然。晚年因感初学者苦无门径可寻,乃收集医书数十家, 论其要,括其词,发其隐而类编之 ,著成本书,并于万历三年(1575)刊行于世。 该书共8卷。内容包括历代医家传略、保养、运气、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方剂,以及外感内伤病机、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证治等,所述内容,皆先编成歌括书之于前,然后引录各家并参以己见详注于后。由于该书内容广博,分类明晰,通俗易懂,便于习诵,故受到后世医家的欢迎,成为初学中医者的*读本之一。 本次整理,乃以明万历三年(1575)初刻本为底本,并参考日本近卫本等后世多种版本及所引诸书详加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药名
本书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邀请数十位消化病领域专家参与编写,就网络及现实中胃病患者常见的问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表述方式,为广大患者答疑解惑。本书将众多问题分门别类,构建有序的理论框架,语言轻松活泼,注重实用性,内容涵盖胃病的常见病因、预防措施、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随访管理,阅读者可根据目录轻松获得感兴趣的知识点,也可以系统地了解胃病的整体管理特点。希望本书的出版,能给广大胃病患者提供帮助,也为国家医学科普文化建设尽一分绵薄之力。
我们是在血泊中降生的,我们的身体日复一日地被血液滋养着,家庭的历史也蕴涵在血液中。平均有5680毫升血液沿着人体内总长为96540公里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流淌。本书引领我们沿着血液的红色河流在科学、历史和神话中遨游,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告诉你血液中原来有如此之多的奥秘。
本书是是兼具科普性与专业性的读物,对于大众、患者、盆底相关科室的医生及医学生都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全书从盆底疾病概述、前盆底疾病,中盆底疾病,后盆底疾病,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预防、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贇式盆底优化训练疗法六大部分进行一一阐述,通过文字、图片不同表达形式进行,更为生动、活泼,且通俗易懂。对盆底功能疾病感兴趣的临床工作者也将有较大的帮助,对于年轻医师学习认识该病也是一部很好的教材。
《难经》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讨论了81个问题,所述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并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1至21难讲脉学,22至29难讲经络,30至47难讲脏腑,48至61难讲疾病,62至68难讲腧穴,69至81难讲针法。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尤其对脉学有详细而精当的阐释;诊法以 独取寸口 为主,对经络学说和脏腑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本书将各难均按 提要、原文、校勘、注释、语译、按语 六部分校注详述。附录历代《难经》书目。
《经方医学》系列是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旨,从生理、病理学的分析角度到处方运用,构筑出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不仅仅是书桌上的理论知识,更是经过临床实践验证的体系,其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全新解释引起了广泛的话题。《经方医学5》日文版于2014年出版,是江部先生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又一研究成果,本书还是延续之前的行文体例,从每个汤证入手,综合《伤寒论》《金匮要略》涉及到每一条文进行分析,以期对每个汤证的临床使用证型进行梳理。《经方医学5》中包含的处方有: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厚朴七物汤、麻子仁丸、大黄甘草汤、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大黄?虫丸、桂枝茯苓丸、枳实芍药散、化瘀血汤、大黄甘遂汤、矾石丸、大黄牡丹汤、土瓜根散、当归芍药散、温经
鼻屎比燕麦牛奶含有更多的蛋白质?耳朵也能品尝味道?为什么薰衣草味让人更专注? 耳鼻喉除了负责我们早已熟知的各项基本功能之外,还管理着大部分大脑认知功能,与心理健康也紧密相关。仅次于眼睛,耳鼻喉是我们与外界建立联系的重要通道,每当有入侵者悄悄溜进来时,它们也会生病、疲惫或倍感压力 病毒性感冒、扁桃体炎、耳鸣、眩晕、声音嘶哑 本书不仅以趣味俏皮的科普方式解释了耳鼻喉的基本运作方式及常见病症,还介绍了耳鼻喉对大脑和情绪的影响。后,针对如何保持耳鼻喉健康也给出一些实用建议。 了解身体中为你工作的耳鼻喉系统,才能在出现状况时及时干预调整,击退耳鼻喉疾病的困扰。照顾好耳鼻喉,就是在照顾我们的身心健康。
《肺结核病诊断与治疗》为健康中国 家有名医丛书中的一本。本书梳理了公众对结核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等方面的常见疑问,向读者介绍肺结核的知识以及的研究成果,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和图画加以解释说明,以期帮助肺结核患者早日康复,普通公众积极预防,是一本内容全面的科普好书。
本书对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常见脉象的形象和主病,以及中医证候做了详细解释,通俗易懂又富有新意,适合中医初学者入门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本书特点是脉学辩证法的使用,作者总结脉学入门规律,将脉学思想概括为 脉如其人 ,以脉学作为手段统率中医临床,倡导做感受派与思辨派,以脉象带来的真切感受解读中医基础理论,如对太极阴阳的体会,五行特性和实质,以及阳气升降开合、外感内伤等,既驻守中医传统又有新的视角。遵守经典脉学的临床辨证意义,但不囿于二十八种脉象分类。提炼中医脉学对举现象中的辩证法思维,执两用中,以中庸、中态思想贯穿脉学。主张在中医哲学指导下,结合相关专业建立脉学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同样会对脉学中级水平而希冀突破者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