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来年,国内外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与药物开发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使得间充质干细胞成为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细胞治疗制品之一。自2012年出版《间充质干细胞基础与临床》一书以来,该书得到读者的好评,期间多次加印。这几年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在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与应用方面又陆续出现不少新成果,我们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更新和补充了近几年关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并新增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分子影像学研究、无标记检测、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和药物开发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内容包括: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男科疾病、妇产科疾病、性传播疾病、儿科疾病、外科病症、皮肤科疾病、眼耳鼻喉科疾病、骨关节疾病、癌症等共200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用方,共载方1468个。方剂内容包括:辨病与辨证、药物组成、用法用量、功能主治、按语、注意事项等。本书是以经典方为主,根据病情需要,有时合方,有时加减,灵活运用。本书按现代医学病名分类排序,比按方剂功能分类更便于应用,易于查找。
何廉臣主编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于1929年出版后,风行全国,后又收到全国名医的陆续投稿,但何廉臣先生已经去世。郭奇远将后续的这些稿件分门别类,编为《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续编》,于1936年出版。《续编》遵照前书体例,仍先以六淫统领诸病,故初集仍为 六淫病案 ,按风、寒、燥、湿、暑、火的顺序编排。二集为 杂病案 ,列中风、霍乱、虚劳、神经病、脚气、血崩、肿胀、?疝、淋浊、痹痛、泻痢、疟、喉病、病、牙病、痘疹、胎产、蛊病、痈疡、奇病等20类杂病。书中医案,虽出自众手,但都按照病者、病名、病因、症候、疗法、处方、效果编排,详尽地展现了疾病的来龙去脉及治疗的全过程,后面附有编者的按语。本书适合临床医生学习、参考,也适合资深中医研究者或爱好者阅读。
心血管疾病(俗称心脏病)是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发病率高,致死率高,慢性心脏病的病程也很长。心脏病的治疗不仅仅是在医院的"搭桥手术 "放支架手术 ,更重要的是出院后对疾病的全程管理。心脏病患者在家里如何遵从医嘱、自我管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疾病复发和恶化、促进心脏康复的重要因素。本书是为了帮助患者了解心脏疾病,增加心脏康复的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疾病,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我们根据的专家共识和临床指南,借鉴祖国传统医学的精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各类心脏疾病康复的要点传递给大家,强调心脏康复的策略及在家里可以进行的康复技术,是一本实用、有效的心脏病家庭康复指导书籍,期待这本书能真正帮助心脏病患者和家属!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系针灸经穴专著。目前具体撰人不详,约成书于清康熙纪元之前。抄本藏于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凌门系指明清时代著名针灸世家凌氏,其对针灸学的研究学颇有造诣,在针灸理论和针法方面皆独具特色。编著者师从明代御医凌云十六代嫡传凌耀星教授,受恩师之耳提面命,悟"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之理,以此书为自修针灸入门之书。囿于此书皆针灸歌赋,古文与针灸名词謷牙诘屈,苦寻而未见合适注本。遂会同诸针灸专业医生,为此书编撰注读本一本,便于同道共修。
本书为《金匮要略》的讲义,包括《金匮要略》原文讲解和《金匮要略》相关临床论述两部分内容,既可做中医药院校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个人自学的教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还参阅了兄弟院校教学资料,古代文献资料和金匮论著。本书的体例,在篇名之后有概说、学习要求等。在原文之后有词解、语译、提要、通解和选注。篇末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语译把原文深奥的文辞译成现代语言,通解是分析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立法、处方、用药的规律。本书在通解原文的同时,按照疾病的客观规律,讲解理法方药,及疾病传变规律和治略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帮助读者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对于存有疑问的条文和附方,做了必要的解释。本书以《医统正脉》所收《金匮要略方论》(197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重印)为蓝本。
本书引进自德国 Springer 出版社,就进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对进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所需的设备、器械进行了具体介绍,还对术中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不同的技巧及方法进行了细致讲解,并针对开展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操作步骤,如切口构建、囊膜开口制作、娩核、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皮质吸除等进行了更为翔实的讲解。本书内容实用,阐释具体,特别适合广大白内障医师及眼科医师学习参考。
日本汉方腹诊选编 ,是编译者在已搜集到的100余部汉方腹诊书籍中的基础上,遴选目前在日本汉方界影响较大的三派代表作中有实用价者。所选各派腹诊书多达60余部,总字数150余万字。以日本江户时代以来,腹诊学派 难经派 、 伤寒派 和 折衷派 名称,冠名《难经派腹诊》、《伤寒派腹诊》和《折衷派腹诊》分三册,以 日本汉方腹诊选编 系列丛书出版。《伤寒派腹诊》、《难经派腹诊》已分别于2010年和2013年正式出版,今次出版《折中派腹诊》。此书共选用《众方规矩秘录百箇条(内题:百腹图说)》、《医学典刊》、《浅井南溟先生腹诊传》、《腹诊略》、《腹诊辨》、《腹证诊法前编》、《腹诊口诀》、《腹诊讲义》、《腹诊秘录》、《愿亭腹诊》、《三越先生腹诊传》、《古训医传?-腹候辨》、《丛桂亭医事小言》、《东郭诊诀》等14部折中派系腹诊
《李今庸临床用方集粹》为《国医大师李金庸医学全集》分册之一,本书收集荟萃了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临床医疗数十年的经验用方。包括有经方运用、时方运用、经方化裁运用、时方化裁运用;有单方运用、验方运用;也有自拟方运用。涉及临床病证伤寒、中风、偏枯、历节痛、浮肿、痰饮、疟疾、黄疸、胸痹、心痛、癫狂痫、眩晕、头痛、血证、紫斑、肺痈、肠痈;崩漏、经闭、月经不调、白带、经期杂病、妊娠病证、产后综合征;小儿急慢惊风、小儿麻疹、小儿痄腮;口舌糜烂、生疮、耳鸣耳聋、聤耳流脓、鼻渊、鼻痔;瘾疹、带状疱疹、瘰疬、疔疮、对口疮(脑疽)等在内的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140余种病证的治疗。其中,有一方用于多种病证治疗,也有一种病证治疗采用多方合治;有一病单治用方,也有多病合治用方。可谓病证治
本书是继《舌耕馀话(修订版)》的续集。内容包括有:医学论述类(续前)、序跌跋书评类、随文笔记类、题词杏林类、诗词医赋类、医药谜语及医药对联类、格言语录类、医疗方笺类。书中有相当部分曾载于原《舌耕馀话》(中医药版)里。现在的集册是在此基础上又补入了一些类似的资料,同时,又增加了 格言语录类 医疗方笺类 两项内容。须要说明的是,在 医学论述类 (续前)有收录了作者早年间写下的旧文,其中亦含有的语名内容系特殊年代背景遗留下来的,并不能代表作者今天的医学思想观念,录于此仅作为旧文存录,保留历史原貌。
本书内容经过编者的精心设计,以超声心动图临床 实践为核心,涵盖心脏胚胎发育、胎儿循环至新生儿循环 的转化、心脏节段分析法、心功能评估方法、先天性心血 管畸形、川崎病、心肌病、暴发性心肌炎、肺动脉高压、 心包疾病、心腔内血栓等方方面面。同时,本书结合儿科 特点,专门设计了小儿累及心血管的综合征这一章节,并 且围绕先天性心脏病讲述了先心病介入治疗术中超声心动 图监测和引导及复杂先心病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同时 还结合目前研究热点,讲述了超声心动图在体外膜肺氧合 (ECMO)治疗中的价值。可谓包罗万象,几乎囊括了所 有小儿超声心动图所涉及的范围! 图像是超声心动图的灵魂。本书突出超声心动图以 动态图像为特点,收录了大量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静态及 动态数字化图像,并且编者为书中动态图像录制了讲解音 频,通过
本书引进自牛津大学出版社,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知名医疗机构Mayo Clinic的心脏磁共振诊断经验与技术应用技巧。全书共四篇14章,不仅涵盖心脏磁共振基本序列、解剖定位及扫描方案,还包括心脏磁共振在各类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及典型病例影像分析与鉴别,以及有关心脏磁共振使用安全性方面的内容和伪影解决方案。书中还提供了基于心脏磁共振常见问题总结的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以便读者自学、自测。本书图文并茂,临床病例丰富,既可作为从事心脏磁共振工作的影像科医生及医学生的参考工具书,亦可供心内科、心外科医生及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从 James Parkinson 博士观察的六个伦敦人,引出了帕金森病的发现过程。一个个真实故事就像一帧帧画面,慢慢拉开探索帕金森病流行的帷幕,一步一步探究帕金森病的发展历程。历史上,人们面对脊髓灰质炎、艾滋病和乳腺癌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时,从无知、冷漠和责怪,到逐渐正确认识这些疾病,并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让患者接受正确的治疗直至Z终治愈,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类创造的这些奇迹将指导我们积极应对帕金森病。著者紧密围绕PACT原则[预防(prevent)、倡导(advocate)、照护(care)、治疗(treat)],阐述了我们面对帕金森病的新挑战时应该如何克服冷漠并发出声音,即从禁用杀虫剂、禁用三氯乙烯、治理污染、确保饮用水安全、地中海饮食、加强运动、避免头部外伤等方面进行预防,倡导和呼吁社会投入更多资源,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开
常州中医源远流长,名医辈出, 毗陵自古多佳士,医道术行誉神州 ,如著名的陶弘景、许叔微、罗知悌、王肯堂、余师愚、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张赞臣、吴惠平、徐衡之等。本书收录了古往今来常州籍(含武进、金坛、溧阳)悬壶济世的医家,以及落籍本地的行医者,共计四百余位医家。书中图文并茂地记述了他们的生平、医术、业绩、著作等,其中不少图片是作者多年来多方收集的珍贵老照片,见证了常州中医历史,弥足珍贵。另外,还介绍了常州中医简史、历代医药著作、近现代的中医药发展概况、中医传承世家谱、孟河医派的形成与发展等,并且披露了一些可供现代人借鉴使用的养生之道和方剂药典,以冀传承学术、惠泽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