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京大学肾脏疾病研究所的 肾脏病学系列著作 的肾脏病理学专著,是肾活检病理诊断的工具书和肾活检病理学的教材。本书2006年次出版,与肾脏病学的发展相对应,每3~4年改版一次,已出了4版,这次出版的是第5版。第5版仍分为肾活检病理诊断的基础、各种肾疾病的各论、各种病理变化的分析要领、肾活检标本的制作方法等部分。第5版遵循了 全、新、精 的原则:全:尽量收集和叙述各种肾疾病的病理学特点。新:吸收近三四年来肾脏病和肾脏病理学观察和研究成果,屏除陈旧的和错误的观点。精:精选满意的图片、精湛的叙述编入第5版。
本书共20章,从病理诊断的角度,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叙述了各种肺部疾病的诊断,并把关键点汇总成表格,关键内容配有图片说明, 以方便理解和记忆。本书将肺部病理学的表现归为六大类:急性肺泡损伤、纤维化、慢性细胞性增生、肺泡充填、结节和几乎正常肺组织六大类,通过此分类把肺部疾病的病理诊断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表现相结合共同诊断疾病。这一方法得到了呼吸、胸外、放射科和病理科医生的一致好评,并经临床验证已取得极佳的反馈。
本书为临床冰冻切片的实际使用提供了专业指导,是这一术中所需诊断方法的高度说明性参考。不仅关注如何查看和解释读片,还关注何时进行冻结等取材和制备问题。第三版强调术中咨询和患者管理,全面更新了大量新内容和图像,解释了普通外科病理学家在患者治疗中所需的病理依据。重点介绍冷冻切片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包括制备、解读和结果交流的实用技术,重点介绍外科病理学家在标准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方面的形态学专业知识。增加了多个系统关键的新内容或新分类,包括传染病、女性生殖道、头颈部、骨骼和软组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包含了400多张全彩照片。
本书引进自ELSEVIER出版集团,由麻省总医院的G.PeturNielsen教授和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AndrewE.Rosenberg教授联合编写,为全新第3版。著者在前一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多更新,基本上涵盖了第5版WHO软组织和骨肿瘤病理学分类(2020)中所介绍的骨肿瘤类型。此外,还增设了一些非肿瘤性骨病章节,并增加了骨肿瘤影像学,使得骨病理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本书内容全面,图片丰富,条目明晰,非常适合从事骨科疾病诊治的临床医生、放射科医生和病理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参考实用,有助于提高骨疾病的诊治水平。
本书从15000多个病例中甄选出1400多个典型病例,并选取了其中4800多幅图片资料,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理念和研究成果,重点分析其病理形态学变化,并编写成书。本书旨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全面系统地介绍乳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规律及特点。
《人体图谱: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是一部工具书,它成功地将解剖图片与简短、精确、实用的文字阐述结合起来,不仅能供初学者使用,*程度地满足读者的求知欲、好奇心,也可协助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篇幅宏大: 528页,含400多幅精美的绘图,超大版印刷,图片清晰,便于理解和学习。二是内容丰富:在系统地介绍了人体的概况、发生发育、基本组织等内容后,从不同侧面详细介绍了人体各个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组织特征。第三是基础与临床结合:在 人体概览 之后的每章末尾,都附加了与该章内容对应的常见疾病,不仅充分体现了基础理论知识在临床实际中的应用价值,而且能增加读者的学习兴趣。本书以解剖学图片为主,辅以组织学图片和病理学文字叙述,按照概览、皮肤、肌肉、骨骼、关节、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
本书共12章,通过高度简洁精炼的表格和1500幅清晰、有代表性的图片相结合,阐明了外科手术中涉及的细胞病理学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学诊断、鉴别诊断等知识要点,帮助读者系统地解决病理与外科病理鉴别诊断中极具挑战性的细胞病理学,掌握细胞病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关键特征。在专家指导下,帮助读者掌握区分易混淆的细胞病理的决策过程。不仅比较了细胞学形态相似而需要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并重点关注鉴别诊断中的细节问题;除了大量分项列出的细胞形态学描述和代表性图像外,还包括了不同疾病间的临床鉴别要点,以及每种疾病当前已知的分子学改变。
本书第3版的面世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是因为与第2版相比,这一版的内容得到了明显的充实。扩充内容是应读者的要求。由于应用动物疾病模型和遗传学研究,我们对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扩充内容也是知识积累的结果。动物模型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对于炎症性肠病和运动障碍的理解。遗传学研究有助于增长我们对于易患的许多类型肿瘤的认识,还有可能作为预后和治疗效果的标志。*近10年影像学和内镜诊断以及治疗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之出现了新的类型的标本,包括黏膜内切除标本和数量日益增加的细胞学样本。在这一时期内,我们对于许多疾病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加深,有诸多的争论,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疾病。 因为我们知识的增加,所以如果对前一版本不做某些改变,要维持本书部头的大小是难以办到的(而且费用也有
手术操作分类是医院病案信息加工、检索、汇总、统计的主要工具之一。无论是在医疗、研究、教学、管理,还是在医疗付款方面,手术操作分类与疾病分类具有同等重要作用。 ICD-9-CM-3中文编译包括两部分:类目表和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索引。类目标题大约90%为治疗性手术,10%为检查和治疗性操作。类目表共分为18章,除章、第5章和8章外,其他章均按解剖系统分类,按编码的大小顺序排列。由于手术操作发展迅速,新的手术层出不穷,ICD-9-CM-3每年均做及时修订,新的一些操作如介入治疗、内镜检查与治疗均收入其中,2011版收集了一些新发展的手术操作,将其编人类目17“其他各类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为便于读者使用,中文编译本将其扩展为第5章,原版各章序号顺延,共18章,《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修订版)》的出版,
全书包括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宫颈细胞学,包括400余幅图片,以TBS为主线,覆盖了宫颈细胞学的常见及疑难病例,对宫颈细胞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实用参考价值;中篇为非宫颈细胞学,涉及宫颈以外的各器官系统,包括1000余幅图片,各章均有概括性的基础理论及诊断标准,并在部分章节总结了诊断陷阱的要点,希望有助于读者建立清晰而明确的思路,在错综复杂的各式细胞形态中取得正确的解读及诊断;下篇实验技术及实验室管理,配有100余幅图片,包括实验室的建设、常用议器的使用、维护以及具体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并参考了北美相关技术指南及标准,详细介绍各种样本的收集、固定、制备、染色方法及常见问题处理等。书中还介绍了液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细针穿刺技术的操作及判读方法。
本书是一本较系统的超微病理诊断学方面的专业参考书,包括电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类型,电镜实验室的设置,超微病理标本的制备,正常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基本病变,各系统疾病(包括血液、胃肠道、肝脏、呼吸系统、肾脏、女性生殖器官、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内分泌、感染等)的超微病理诊断。本书由全国众多知名专家编撰,内容新颖,资料翔实,更有大量珍贵的电镜照片,文图并茂。
《诊断学病理学》十多年来在诊断病理学领域内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免疫组织化学已成为病理诊断不可缺少的辅助诊断技术,在各医院病理科已普遍开展。免疫组织化学加强了病理诊断的正确性,有利于肿瘤的分类并能对某些肿瘤提示预后。 本书共二十章 ,主要包括全身各器官的炎性和非炎性病变、肿瘤和瘤样病变等。并详细介绍了各种疾病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形态诊断依据以及与其他病变的鉴别要点,同时,书中附有大量的彩图,充分体现各种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本书可作为从事病理诊断医生的主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