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以 退烧 为主题的原创科普简史作品,系统回顾了从古到今人类探寻退烧方法的历史,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物理退烧和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各种经典退烧手段背后的有趣人文故事。发烧是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过的经历,历史上不同时期对发烧的看法以及退烧的手段都不尽相同。通过阅读这部作品,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退烧方法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可以明白到人类辨识疾病的艰难性、药物发明与应用的不确定性、与疾病对抗的时代局限性和复杂性。作品对标 中国好书 科普生活类年度好书,以史学角度考察物理退热、药物退热等方法的发明和应用,注重客观真实的历史叙述表达,不涉及医学药理等专业知识,所介绍的内容贴近生活,文字通俗易懂,辅以相关精美插图,十分适合大众阅读。
本书共有12章,涵盖神经重症监测所涉及的颅内压监测、经普多普勒监测、长程脑电图监测、脑组织灌注监测、多模态监测等,内容全面详尽,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重点介绍大脑代谢、脑微透析、大脑的自主调节功能等有关神经重症临床经验,使复杂的监测趋于简单化。
罕见病,指那些发病率极低的疾病。现阶段,罕见病的诊疗存在两大痛点。首先,误诊、漏诊率较高,约有六成的罕见病患者遭遇过误诊。罕见病药物的不可及与不可负担是另一大痛点。2019年我国批罕见病诊疗指南已印发。本书也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全书根据医学体系分类共有4个部分,以源于生活中的罕见病新闻故事入手,故事主人公既有明星,也有普通人,一个个鲜活的桥段结合图文,娓娓道来并结合先进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讲解技术,全方位、立体化介绍相关罕见疾病。同时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委员、 达医晓护 医学传播智库的相关专家也全程指导本书的编撰及发行,保证了该书的专业性及科普性。本书是国内介绍罕见病的智能科普书籍,希望出版后能加深读者对这些疾病进一步的了解,也填补了该领域科普的空白。
本书是本美国国家灾难生命支持基金会标准化课程三个级别的教学用书之一,由国内具有灾害救援和院前急救专业学科人员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相关专家联合翻译。就当下灾难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并提出系统、完善的训练方案,涵盖了包括识别和分析灾难形式、对现场的救援和救治、医院的人力资源调配和物品调配能力的训练、应对社会团队、灾难相关知识的普及、对于灾后重建方面的建议等方面内容,而不局限于灾难救援医疗问题。此套书籍的编译可以供国内各相关灾难救援组织和团队学习参考和研究,从而促进国内相关组织和团队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 者 薄世宁著 出版时间 20191001 I S B N 9787521709605 定价 69 开 本 大32开 装 帧 精装 版 次 1 字 数 220 (千字) 页 数 374 读者范围 大众
在曾经属于医生的私人领域中,患者开始听从陌生人的建议。而由陌生人组成的这束耀眼的聚光灯不但形塑了医学实践的外部条件,还触及了它的实质——医生在病榻之侧所做的决策。曾经在自己的王国里说一不二的医生,怎么就被迫站出来直面委员会、各式表格、大道理以及主动出击的患者了呢?本书将读者带回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医学实验室、诊疗室、法庭和书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情绪此起彼伏的大潮中,还原一场深刻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变革。戴维·J.罗思曼教授不仅是一位社会与医学研究者, 是一位历史学家,这也意味着他拥有“陌生人”的身份;正因此,他才能用富有同理心的笔触,围绕健康照护、法律与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历程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本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和标本,积累多年中医药科普教育经验,编写的一部中医药科普著作。 博物馆的老师们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和自身中医学、中药学、历史学、文物学的专业基础,对馆藏文物和标本进行系统的征集、展览和研究,将中药标本和医史文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使展柜中的文物和标本 加鲜活而又深邃地呈现于观众和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面前。 如今,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民众对中医药的关注也与日俱增,中医药科普读物大量涌现。这类书籍以提供实用的养生保健知识,或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论探讨为主,而本书以北中医博物馆收藏的医学文物为切入点,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探讨医学史和中药领域的问题,是本书的独到之处。 此外,目前 的中医药博物馆以各地中医药院
胡希恕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伤寒思想家、中医临床家、师承教育家。其经方学说尤其注重“谨守病机”,开创了以“八纲气血”为核心的“六经—八纲—方证”辨证体系。作为“谨守病机派”代表的胡希恕先生”,与“脏腑经络派”代表的刘渡舟先生、“方证药证派”代表的叶橘泉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伤寒学术 的三座高峰。 《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胡希恕医学全集第2版)/中医师承学堂》试图展现胡希恕先生长期研究经方的思想历程,体现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胡老对经方的认识。当然,书中的“解读”篇章,亦体现了胡老弟子继承和弘扬经方医学的心路历程。
作者罗芙芸揭示了卫生如何在19、20世纪成为中国的现代性表述中的紧要因素。她集中于中文概念“卫生”,作为贯穿时空和多样性的线索,并将其置于天津复杂的通商口岸环境之中。本书揭示了随着帝国主义暴力的到来,卫生的意义是如何从中国人的宇宙观转变为包含了诸如 主权、科学实验、身体净化和民族适应性等方面的概念。外国人和中国的精英们往往认为,中国人在这些方面都有所缺乏。这项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卫生怎样在中国的现代性中成为一个矛盾的概念。作者解释了卫生的现代性不仅改变了一座城市,还塑造了中国人对于立足于现代世界的卫生要求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