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技术是采用特定艾灸方法高效激发经络感传,气至病所,从而开通经络治疗疾病的一项灸疗新技术,也是江西独有的一项核心特色技术,是陈日新教授的临床18年的科研成果,属于原始创新,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本书以热敏灸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对新冠肺炎的理解、诊断、检查、防治原则,如何使用热敏灸治疗新冠肺炎,以及热敏灸在预防和康复中的应用方案,热敏灸应对典型病案等,旨在全面总结热敏灸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
本书是对互联网医疗这一新兴领域的探索之作,在写作本书时,我们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描画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前沿与现状;二是揭示互联网医疗发展中制度、市场与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提供突破互联网医疗发展障碍的思路与建议。
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以培养临床医师为目标,而对医学生在疾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关注度不足。近年来多次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凸显了我国临床医学教育中在培养医学生预防保健新理念方面的差距和紧迫性。培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树立 防重于治 的理念,理解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是医学的双重使命,而且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明确临床医生参与预防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预防医学(第3版)(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2015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由刘梅主编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图册(全新彩插版)》,即新健康66条,这是我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包括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大部分,共66条内容。为更好地普及传播健康素养知识,本书以新健康66条为底本,对每条内容加以图文并茂的解读。全书语言通俗易懂、插图形象生动,是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权威读本,适合学生、社区居民和农民阅读。
本书由国家卫生部医政司组织编写。共分17章,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清洁与舒适管理;营养与排泄护理;身体活动管理;常见症状护理;皮肤、伤口、造口护理;气道护理;引流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常用监测技术与身体评估;急救技术;常用标本采集;给药治疗与护理;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的护理;孕产期护理;新生儿及婴幼儿护理;血液净化专科护理操作;心理护理等工作的规范和实践指南。
传染病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健康,如何防控传染病也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针对现行社会架构,社区传染病防控成为重点。本书为社区居民传染病防控工具书,由传染病防控技能问答、特殊人群和职业防护问答、疫情后常见心理问答、传染病基础知识问答、居家防控技能问答、户外防控技能问答、社交防护技能问答7个部分组成,旨在普及社区居民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应对传染病的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本书内容针对性强,文字叙述简洁清楚,图文并茂,适合于大众阅读,对普通大众有很好的传染病科普宣传教育意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2007)》包括内容有重要会议及讲话、工作进展、直属单位工作概况、挂靠单位工作概况、人事人物、大事记、附录。
丛书从近年来国家确定的重点防治传染病——血吸虫病、肺结核病、艾滋病、乙肝等入手,并在此基础上,编写适用于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健康丛书。丛书立足于农村居民,并可作为基层公共卫生联络员、乡村医生等人群对农村居民培训的辅导资料。希望该丛书有助于全面提高、普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知识,促进新农村建设。每册书约5-8万字, 插图30-60幅。以图为主、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卫生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的编写贯彻 三基、五性 的原则。 三基 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五性 指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同时强调 三结合 ,即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紧密结合;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紧密结合。该教材的主要对象是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体现教改成果,明确教材定位;在取材上,力求立足国情,充分运用本国资料,又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博采众长;在编写内容上,注重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围绕群体、环境和预防等基本观念,使学生在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同时,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获得和强化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