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受生物、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血吸虫病疫情明显回升,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就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国务院下发、转发和批准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4~2008年)》。从此,在全国掀起了控制血吸虫病新高潮。2001~2005年,广大血吸虫病防治科研人员紧密结合我国血防形势,积极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方针,在流行病学、疫情监测、诊断技术、灭螺药物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特别是在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为了及
本书共分为21个章节,其中总论部分包括5个章节,分别为疫苗接种原理、免疫接种的一般建议、卫生保健人员和接种者的免疫接种策略、疫苗安全、疫苗储存和管理。各论部分共16个章节,每个章节包括对该病的概述、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医学处理、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美国发病的长期趋势、疫苗详述、免疫程序和使用、免疫接种禁忌证和慎用证、免疫接种后不良反应、疫苗储存和管理等,并在每个章节后附有参考文献。本书内容丰富、概念清晰,既全面又简要。
本书首先对人兽共患传染病的定义、分类、流行和防控进行了总括,又针对外重新出现的和新出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分别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与病理学、临床学、实验室诊断、防控和进展等方面对社会危害严重、公共卫生安全告急、经济损失巨大的77种新旧人兽共患传染病作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以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政府官员提供可资借鉴的原始材料。本书内容广泛新颖,方法具体可行,既有作者们长期从事传染病学工作的经验体会,又搜集和归纳了外传染病学、病毒学、细菌学以及寄生虫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和成就。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传染病学工作者以及医学和动物医学临床和实验室人员参
流动人口的健康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书从医疗保险视角构建流动人口健康不平等测量框架,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全面测量了医疗保险导致的流动人口健康不平等,分析医疗保险视角下流动人口健康不平等形成机制,并全面梳理和评估了中国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终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对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和流动人口医疗保障选择提供了优化策略和建议。
近年来,由于受生物、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血吸虫病疫情明显回升,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就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国务院下发、转发和批准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4~2008年)》。从此,在全国掀起了控制血吸虫病新高潮。2001~2005年,广大血吸虫病防治科研人员紧密结合我国血防形势,积极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方针,在流行病学、疫情监测、诊断技术、灭螺药物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特别是在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为了及
2021~2022年,国民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大幅提高,我国对心理健康的投入持续增加。本书基于近20万人次的调查,综合分析呈现了当前我国多个群体的心理健康基本特征。本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总报告显示,成年人群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的便利性和满意度较以往显著上升。分报告分别对青少年、大学生、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工作者四类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专题报告围绕特定群体或主题展开,分别涉及心理健康热点研究主题、心理健康素养、居民心理健康科普需求、不同人群人生意义感、乡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双减”带来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变化、“心理韧性”课程的积极影响、大学生睡眠健康等主题。本书为深度了解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作者通过大量的超声图片,对40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要点、诊断思路、鉴别要点、需要拓展阅读的文献等,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与总结,内容详实,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对容易漏、误诊及临床医生关注点进行分析,立题新颖。图片多,有利于医学生、超声初学者及非超声专业的心血管专科医生参考,读者对象范围广泛。若能引进出版,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及经济价值。
本书主要介绍了健康素养监测的研究历程、监测方法、以及2012-2015年监测结果,提出了主要问题和工作建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健康素养监测重量技术支持单位,将其研究和工作成果编撰成册,将为读者提供我国健康素养监测的发展历程、研究过程、监测结果,有助于全面了解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把握当前工作形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本书主要介绍了健康素养监测的研究历程、监测方法、以及2012-2015年监测结果,提出了主要问题和工作建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健康素养监测重量技术支持单位,将其研究和工作成果编撰成册,将为读者提供我国健康素养监测的发展历程、研究过程、监测结果,有助于全面了解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把握当前工作形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嗜人按蚊是我国疟疾和丝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对它的分布、生态、传病作用及防制方法的研究经历了我国数代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本书在回顾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运用高新科技对嗜人按蚊开展深入研究的进展。本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嗜人按蚊的生活史、形态、生态、分布、传病作用、防制及其监测等。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注重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是一本指导我国嗜人按蚊控制的学术专著,对我国疟疾和丝虫病的防制将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其他虫媒传染病防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MichaelB.Gregg编著的《现场流行病学(第3版)》与前两版相同,堪称为一部具性的系统介绍现场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用指南和操作手册。第3版对大部分章节的内容做了更新和扩充,突出了现场流行病学的概念、理论体系和基本方法。着重阐述了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现场调查的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结果的描述、分析和发布,以及爆发疫情的干预和应对。还阐述了现场流行病学中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与法律、托幼机构和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实验室的关系,以及国家各相关部门的协作、低收入国家的援助等特殊问题。在第2版增加了现场流行病学在生物恐怖应对、自然灾害救援、职业病和职业伤害处置中的作用等内容的基础上,第3版又增加了免疫预防和环境相关疾病爆发调查两章,并且给出了应用实例,使现
本书在借鉴 外健康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健康中国指数”评价体系模型,并运用大数据方法分析计算2021年健康中国指数、31个省区市健康中国建设水平,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健康中国推进行动作量化水平评价,为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提供可量化、可重复、可持续跟踪的样本。本书还以世界上高收入 、中等偏上收入 的健康水平为坐标,评判中国健康现代化的水平,比较分析健康中国建设的优势与不足,以 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书计算分析的数学建模体现“物理准确性”,对“健康中国”建设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