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历史进程篇和常见操作质控指引篇,历史进程篇以六章10节,常见操作质控指引以十四章45节阐述,涵盖了消毒供应历史发展进程及常见操作质控指引。本书借鉴了消毒供应专业的新理论、新方法,该书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以提问、回答的方式构建该书的写作方法,使得读者可以及时查阅到问题,及时找到参考答案。 二是以历史发展为主线,阐述了消毒灭菌的历史发展进程,做到总结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综合创新,给人以回顾启迪,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谋求精细化的消毒供应专业发展。 三是采用了大量的图谱,使读者一目了然的了解知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四是将操作演示以二维码方式呈现,使读者扫描后可以观看视频,是一本 会说话 的专业指导丛书。
2009年4月, 猪流感 风暴由墨西哥刮起,仅一个月的时间,名字变为 甲型H1N1流感 ,并迅速蔓延到全球。WHO在《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曾警告说: 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病危机的边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对此高枕无忧。 SARS来势汹汹,随后无影无踪了;人禽流感面目极其狰狞,但并未形成大的气候。这次的甲型H1N1流感,会形成WH0所称的 传染病危机 吗? 如本书中数据,截至2009年5月25日,全球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病例12515例,死亡91人,疫情已涉及46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些数字背后,实际的感染人数是多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是一个大得多的数字。要控制一个传染病,了解其来源、掌握其规律至关重要。那么,本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的原因是什么?与其他类型流感有何关联?在我们既往的流感控制工作中有什么
基于精益管理的医疗流程再造,解决了许多似简而繁的问题,尝试很多种方法,如何才能 好的通过纷繁多样、排列有序的步骤帮助那些来到我们部门的患者,并以 的方法解决他们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类似这样的挑战和难题并不仅仅在急诊部门才会遇到,世界各地的医院及医疗服务领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些难题包括病人流程不畅、拥挤问题、排队问题、较低的资源利用率、临床人员不愿参与持续改善项目、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预算方面的限制等。精益管理及价值流分析为这些医院和医疗服务领域提供了他们所需的准确探究问题根源和本质的能力。而这本书恰恰提供了将这种能力转变为项目服务和系统重建的系统方法及程序。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部分对该方法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利用循序渐进的流程再造方法论进行工作的步骤分解。第二部分运用一
本收包括总论、各论和附录三部分,共13章。《土源性寄生虫病》总论主要介绍了土源性寄生虫病的定义与种类、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特征、致病特点与诊治原则。各论分别介绍了常见土源性寄生虫病的病原与流行特征、临床表现与诊治、环境污染调查、预防控制及案例分析。各论中还单独设立了粪便管理与健康教育两章,介绍了计划设计与组织实施,效果评估与规范标准等内容,供基层预防和临床工作者使用和参考。
《手足口病/新农村防病知识丛书》编著者郑寿贵等。 由于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后症状较轻,可以自然痊愈,导致一些家长,尤其是广大农村的患儿家长,不重视本病的治疗、预防,甚至不及时就医,延误*佳治疗时间,酿成悲剧。其实,只要我们能多了解一些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文明的卫生习惯,规范地做好个人防护,就能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
在春归江南的时候,一场灾难也悄无声息地伴随着春的脚步在向我们人类步步逼近。SARS!这个我们人类还不曾认识的传染病,正在中华大地肆虐。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总书记指出,在当前这场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我们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 本书的编辑出版,是想使广大人民群众用知识武装头脑,科学战胜“非典”。全书分为9篇,即概念篇、传染篇、免疫篇、临床表现篇、诊断篇、治疗篇、控制技术与措施、中医药防治篇和预防篇,共138个问题。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我们坚信,用医学科学知识武装了头脑的中国人民,必将运用科学战胜“非典”!
什么是手足口病,它是不是新的传染病?什么是手足口病的十五字预防方针?你教会了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吗?为何学校(幼儿园)较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 本书将为您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手足口病的预防和传染病的基本知识,请关爱您身边的每一个孩子!
本书由国内数十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名专家和学者,依据国内外n有关法规、规范、指南,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工作实践,历时近一年时间,n几经讨论、数易其稿,最终编写而成。本书提供大量重点部门、重点人群n、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便于读者迅速掌n握相关操作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和要求,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效n率。提供所涉及的有关表格,可直接从书中复印使用。附录中对临床常见n重要耐药菌进行了名词解释,便于理解。附录中收录了有关法规、规范、n指南目录,便于查阅。附录中收录了由《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n程(参考版)》作者首次编译的《美国CDC/NHSN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监测n定义和急性医疗机构感染的分型标准(2008)》,便于指导感染病例监测n。n 本书不仅是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
戊型肝炎是本世纪80年末发现的新的病毒性肝炎之一,全球流行,广泛见于亚洲、非洲与拉丁美洲地区。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据统计,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戊型肝炎发病率为3·4%~20.5%,平均为8.6%,对人民健康与劳动生产力的危害甚大。 近年来,国内在戊型肝炎的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进展,对两株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全基因序列,以及从不同地区分离的10余株HEV的部分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发现其与墨西哥株HEV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9%左右,与缅甸株属同一亚型,此外,还发现了HEV的变异株,用常规方法无法检测到,变异株的发现对研制戊肝诊断试剂和疫苗均有重要意义。现已证明,国产猕猴可实验感染HEV,并已连续传3代,提示它可作为戊肝的动物模型,为研究戊肝的传播机制、发病机理、药物治疗、疫苗效果考核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禽流感是禽类的常见病,但近年来,世界上不断发生禽流感病毒侵犯人类的事件。每次禽流感流行,不仅对禽类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对人民的健康乃至生命也形成巨大威协。除禽流感外,人类历史上,流感造成的损失更大,20世纪流感世界大流行就曾导致2000多万人死亡,此后流感不定期流行,每次都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为了普及流感与人禽流感的防治知识,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与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组织编写了这本小册子。《流感 禽流感 人禽流感》以卫生部新颁布的《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试行)》以及禽流感消毒、隔离、防护、控制、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方案为基础编写。文字简结,内容深入浅入浅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读者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得到大的信息量。
《医学实验设计分析与SAS实现》大部分SAS程序用的是SAS 9.3中文版,输出中文结果,以方便读者阅读。但对 有些结果笔者认为中文翻译不妥或意义不明确,故部分结果采用SAS 9.3英文版输出英文 结果。 《医学实验设计分析与SAS实现》所面向的读者主要包括公共卫生领域科研工作者,临床医学工作者,各专业医学 生、研究生,医学院校教师,合作研究组织(CRO)公司、制药企业等相关职员。
本书主要反映当前感染病研究和实践中的某些热点和难点,以某些片段为基础,涉及部分感染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技术,未强调一般书籍的全面、系统或连贯性。但内容范围较广,涉及面较宽,以基础研究及其应用研究为重点,结合国内外进展及作者本人的实践,从一个侧面或局部反映其相关领域的进展,同时对某些感染病的病原、发病、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控制等方面有所阐述,既体现国内外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也有重点地介绍某些实际内容,为更新理念、提高技能,以更好地为防治感染病提供帮助。 全书分为各自独立的52章,前部分以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为主,后部分对部分感染病的病原特征、流行概况、临床诊治和防控实践等进行了综述和介绍,在后一章还对写作和翻译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供从事感染病研究、临床工
本书内容丰富,既全面又简要,概念清楚,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学术水平高,权威性强,论述全面系统,既可供从事传染病监测、预防、控制、临床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人员使用,又可供从事流行病学、免疫规划、检验等人员及相关领导,以及其他从事或参与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防控、调查和报告的人员参考使用,还可供从事传染病防控的教学、科研以及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也可作为卫生行政人员决策的依据。
本书以临床医学学生的实用性为出发点,以临床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为主线,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实用性强,并融入各编委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以及各学科的*进展。本书除绪论和实习指导外共分为四篇(二十一章)。绪论部分概述了预防医滨产生、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强调了预防医学在医学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三级预防的内容及任务作了介绍,并概括了我国卫生工作方针、我国预防医学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篇共分六章,主要阐述生活、生产及饮食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第二篇主要阐述人群健康研究的方法,介绍如何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如何进行医学研究设计以及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临床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手段和内容。第三篇介绍预防保健策略和实施,主要介绍保护和促进健康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祝愿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国家医药卫生体质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我国医师队伍整体能力和水平的根本途径。制订统一ˉ规范的培训标准,对培训时限ˉ培训内容和方法等做出必要的规定,是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落到使出的前提和保证。
《学术前沿研究:清末东北三省鼠疫灾难及防疫措施研究》是对鼠疫中所涉及的“疫源地”“疫源物”以及死亡人数、传播路线等内容都得已精确描述,并得出结论。提出中国近代部全国性防疫法规诞生于宣统年间鼠疫防控期间,即1911年4月17日《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是近代中国部全国性的防疫法规。认为万国鼠疫研究会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同时,对于20世纪初期的国际医学交流以及近代防疫医学流行病学、公共防疫体系的建立,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指出当时报章杂志的舆论宣传、民间防疫组织的建立以及民间的防疫募捐,表明清末的国家意识、公共观念较以前大大增强。
本书介绍了“文化流行病学”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人员描述人类健康、与不同的受众沟通并致力于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疾病防范的方法;利用相关疾病的文本资料和统计数据回顾了人类学和流行病学之间迄今为止的密切合作;从文化实践的角度诠释了信仰、习俗和权势理论对流行病的检测、探源和实施干预等所产生的影响;深入分析了许多常见的疾病风险和流行病种类,揭示了若干未经核实的假说以及社会文化对疾病检测的影响,包括癫痫症和霍乱病例研究、“泰坦尼克号”乘客死亡率分析、母乳育婴和青少年吸烟等问题。本书描述的研究方法不一,有对个体病例的观察、对社交网络的分析,也有对死亡证书的数据汇总,由此证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必须在全社区层面上保持经常性并施以更大的力度。
201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掌握艾滋病防治政策,正确认识艾滋病。为使各级党政干部进一步认识艾滋病和更好地指导本地区本部门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防治艾滋病党政干部读本》有关内容进行了认真修订,尹力编制了《防治艾滋病干部读本》。该读本讲解了艾滋病基本知识,介绍了艾滋病流行现状与影响,解读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策略与政策,明确了各地各部门党政干部推动艾滋病防治应做的工作。该读本通俗易懂,是各地各部门党政干部更好地了解艾滋病和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工具用书。
《健康大数据:一场关于健康行为的革命》是国内本关注“健康大数据”领域的书籍,力求在短时间内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健康大数据对个人生活方式带来的变革,以及对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让你了解关于健康的革命。
防治艾滋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截至2008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例264 302例,其中病人77 753例、报告死亡34 864例。2008年1-9月,共报告发现艾滋感染者和病人44 839例,报告死亡6 897例。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在全球范围内,约有3 300万人感染艾滋病。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二是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三是艾滋病疫情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四是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数很大,艾滋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据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超过1 000万人。 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在中国,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项目覆盖面还比较低。有效的预防需要开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是全国*的传染病医院,是北京市家收治SARS的定点单位。在抗击SARS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资料,特别是在SARS的影像资料方面,全国任何医院都无法比拟。 SARS影像诊断图谱收集的80余例病例均来自北京佑安医院,诊断均经临床和实验实证实,其中4例做了尸体病理检查。本书由北京佑安医院抗击SARS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合作完成,特别是梁连春副主任医师,做过6年的放射科医师,8年的临床医师,其在不同岗位上积累的经验及特殊的经历为本书的完成打下良好基础。书中影像与临床密切结合,分SARS的早期影像表现、普通型SARS影像表现、重型SARS的影像表现、SARS死亡病例的影像表现、SARS合并症的影像表现、误诊疾病的影像表现等六部分,并附有较系统的临床诊治经过。本书对于临床医师、影像诊断医师等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