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协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自2008年出版以来距今已有十二年。版的各位编委如今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历版《手册》也见证了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陪伴了一批又一批内科住院医师的成长。《手册》始终坚持由北京协和医院的住院医师编写、关注住院医师需求,自一问世便因其实用性和便携性受到了热烈欢迎。如今,即将与大家见面的第三版《手册》依然由正在接受协和内科培训的高年资住院医师担任编委,也将继续秉承实用、便携与准确的一贯传统。第三版《手册》一是各章节内容大幅更新,并增加了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体外膜肺氧合(ECMO)、无创机械通气、消化内镜注意事项、难辨梭菌感染、IgG4相关性疾病、骨质疏松、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使用等新章节,力求与时俱进,更好地满
根据康复治疗专业及其学科的发展,以及新一轮康复学科规划教材建设的需要,拟启动全国高等学校第三轮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三五 规划教材编写修订。本轮共19种主教材,新增《老年康复学》和《儿童康复学》两种教材。
本版书涵盖了重症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充分反映了国内、外重症医学领域*理论及临床实践,是重症医学科、内科、急诊科医师***的大型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体液平衡基本概念,水与钠离子平衡紊乱的诊断与治疗,钾离子平衡紊乱的诊断与治疗,着重介绍了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3∶6∶9补液法则的临床实际应用方法和临床典型案例。为实施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的液体治疗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强调了“边治疗、边检查”的重要性。
本书为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诊断学》(第9版)的配套教材《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主要包含学习目标、习题及参考答案等几部分内容。本配套教材是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根据新版《诊断学》的相关修订内容进行更新,并改进上一版习题的题目与备选答案的设计,使之更贴近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本课程和今后进行执业医师考试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汉方诊疗三十年》是日本汉方医学大家大塚敬节三十多年临床经验的精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为本书题写书名。《汉方诊疗三十年》共十一章,收录了大塚敬节诊治的374则验案及用方,对弘扬汉方医疗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收集的验案以治疗所使用的方剂为中心进行分类编集,例如章从桂枝汤开始,列举了桂枝汤及其加减方的验案。其他章亦如此。但是在一个病案治疗过程中,有时随着病情的变化,方剂也随之改变。为了阅读检索方便,另外设列了证候、病名索引和方剂索引。证候、病名索引各项下的数字,是病案的序号,表示在该序号所示的病案中出现该证候或病名。在书稿中,大塚敬节先生还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专门撰写了 致本书读者的阅读说明 ,书后有证候、病名索引和方剂索引。第二版修改了版中的一些错误和不当之处。在
肝病诊治一直是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尤以传染性肝炎流行*为广泛,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此,作者搜集古人治肝病的经验,结合临床的要求,以及作者多年的治疗体会,编成本书。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论述了肝病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问题:中篇论述了肝病的分类.肝病的辨证和临床的经验:下篇附《西溪书屋夜话录》评讲一文,以作为学*氏治肝方法的参考。且论及胆腑理论和临床用药等相关问题。前后互阅,可相得益彰。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宗旨。供临床医生参考。
《中国疼痛病学诊疗规范》旨在为从事疼痛科以及骨科、麻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肿瘤科、风湿免疫科、康复科和相关学科的医师们,提供一本可作为日常临床工作参考的实用型工具书。本书共收集了两百多种常见的临床疼痛相关疾病,尽管有些疼痛疾病临床上并不是由单一的疼痛科主诊,需要多学科协作才能完成诊疗工作。但作为疼痛科医师,我们仍需要对这些疾病有清晰、完整的认识,具备严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临床研究基本概念》内容涵盖随机对照试验、描述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对照如何设定、偏倚如何避免、筛查试验和在筛查过程中的似然比,等等。 第2版对原有的16章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全新的6章,新章节均为临床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主题。 本书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评估医学文献的实用工具,为临床研究者夯实研究方法学基础,提升其研究质量,是医学生、临床研究生、各级临床医生和临床研究者,以及一切对临床研究感兴趣的读者开启科研道路的引领性著作。
全国高等学校第三轮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三五 规划教材拟对上一版教材进行适当修订,本轮教材更加明确本科康复治疗专业的教育、教学定位为培养临床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继续坚持 三基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五性 (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 三特定 (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的原则;结合全国高等学校康复治疗专业教学的特点,并与康复治疗师的考试大纲及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精心组织编写,而且在上一轮教材的基础上精简篇幅,使之更适合于康复治疗专业的教学。
本书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指导,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组织编写,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
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起步*早、历史*悠久、修订版次*多的权威、规范、科学、经典的*规划教材。第八轮教材自2013年秋季出版至今,已经4年时间,修订再版是学科知识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并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更新内容,体现继承与发展。
本书系统阐述了临床血液学、体液学、细胞学、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检验及常用治疗性药物浓度监测,详细介绍了1000余种检验项目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影响因素及临床解读。结合临床实际删减了第2版中不常用的检验项目,针对性、实用性更强。
本书作为神经损伤患者的实用性治疗指南,已在世界范围内的专业人员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全面更新的第二版,包含了早期和后期神经康复的重要实用进展,也体现了对患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所面临问题的理解。书中全面论述中风偏瘫和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包含了早期和后期神经康复的中药实用进展,详细阐述了改善中风后功能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治疗性活动,并使用了750幅照片帮助说明治疗期间患者的动作,新增加一章,阐述了David Butler的松动全身神经结构的观念,有无法估量的价值。
本书31个章节全面、细致地涵盖病人临终前可能会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各领域的问题,包括死亡究竟是什么、死亡的过程是怎么发生的、临终时病人的生命状态及临终时的环境要求、家人可以提供的帮助和支持、病人及家属如何应对坏消息,如何达成有效的医患沟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等,在这些问题上作者都提供了耐心、细致、专业且温情的指导。核心观点是想要告诉病人及家属,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离世的方式,而且可以尽可能舒适地离世,那些临终前的恐惧和痛苦,并非无法避免。此外,为我们临床的医护工作者也分享了很多生命医学的临床经验,是一本难能可贵的教科书。
根据康复治疗学专业及其学科的发展,以及新一轮康复学科规划教材建设的需要,启动全国高等学校第三轮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三五 规划教材编写修订。全国高等学校第三轮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三五 规划教材拟对上一版教材进行适当修订。
全国高等学校第三轮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三五 规划教材拟对上一版教材进行适当修订。本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总论、骨骼肌肉系统系统运动学、骨的运动学、肌肉的运动学、关节的运动学、运动与心肺功能、运动控制与步态
《运动疗法技术学》(第2版)由纪树荣教授主编,是国内部运动疗法技术学专著,详细介绍运动疗法技术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各种治疗技术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为增加学习实用性,本书在每章前设置了“本章重点要求”,在章后设置了“思考题”。
根据康复治疗专业及其学科的发展,以及新一轮康复学科规划教材建设的需要,启动全国高等学校第三轮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三五 规划教材编写修订。全国高等学校第三轮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三五 规划教材拟对上一版教材进行适当修订。
本书包括名家医论与经验拾贝、流派学说、伤寒散论、临证杂识、方药纵横、壶天散曲等部分,系《张志远临证七十年日知录》(2016年10月版)的后续作品。本书编撰,仍循先生《日知录》 将古圣、先贤、家传、师授、同道、医友、个人和门生临床经验汇聚成册 之初衷,六百余条,意远趣深,满纸珠玑,篇体光华。
本书以重症医学中的各种病理生理紊乱为主线,介绍重症医学实践中各种临床状况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机制、病因、表现、监测及数据解读、处理方法和思路等。内容注重服务临床,紧扣重症医学的独特之处,即病理生理紊乱始终贯穿于ICU各种临床状况的全过程,重症医学临床实践的首要问题是迅速判断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监测、恢复、调整、稳定器官功能。本书以此为切入点帮助读者串联各知识点,使临床工作者对重症医学中的病理生理紊乱有融会贯通的理解,从而形成整套缜密的临床思路,并能快速有效地处理ICU中复杂多变的临床状况。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以现阶段我国重症医学临床实践为基础,汇集全国该领域众多专家多年宝贵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使本书具有针对性、适用性。 本书的主要对象是重症医学科临床工作者,同时对其他
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访谈,作为医生诊断的基础和依据,是整个精神疾病诊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2013年5月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的新版本--DSM-5的推出,旧标准下的精神医学访谈程序就必须进行更新。只有依照新版的访谈程序收集到的相关临床信息,才能根据DSM-5及其系列标准,作出正确的精神疾病诊断。 这本基于DSM-5的临床访谈专著,使用了DSM-5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访谈要点和程序,能够帮助临床工作者快速做出精神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