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森感染病学》译自在全球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哈里森医学系列之感染病学分册Harrison s Infectious Diseases(3rd edition),原著由Dennis L. Kasper教授、Anthony S. Fauci博士主编,197位感染病学及微生物学、免疫学等感染病学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共同编写。 本书分为9篇,从3个不同角度对感染病进行分类介绍:首先是感染病总体论述,包括人体微生物组、感染机制、环境和人类行为与感染病的关系、疫苗等;其次为感染病相关症状及系统、器官相关感染;*后则论述了不同病原体导致的感染病,包括各种常见及罕见的细菌、病毒、真菌、朊病毒、原生动物、蠕虫、节肢动物,以及动物所致毒伤、咬伤等。全书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角度,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遗传因素、诊断、治疗、预防、预后等多角度阐述了各种感染病。同时配有典型的临床病例图片、表格及相关诊
本书是由上海斯菲克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国内几十家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及相关专业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写,供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临床医护人员学习、实践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的图书。 本次修订根据近年来我国感控法律法规、感控指南更新情况、相关学科发展情况等,对各标准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更新。全书围绕手卫生、不同传播途径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医院感染监测、多重耐药菌管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点部门和重点部位、职业安全与防护等15个主题,共纳入临床常用、重要的143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与前一版相比,此次修订更多采用了表格形式,使内容更简洁明了。同时配以流程图和简单示意图加以注解说明,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及内容的易操作性。 本书的读作对象包括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临
本书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和上海斯菲克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国内几十家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及相关专业专家与学者共同编写完成。全书共8 章24 节552 题。依据国内外有关法规、规范、指南、专家共识,参考国际感染、感控领域新循证依据,结合我国国情及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征集并解答552个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常见疑惑。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相关定义和术语、医院感染监测、基于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防控策略、手卫生、安全注射、诊疗器械和环境的清洁消毒、隔离技术与职业安全、重点部门与重点部位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微生物标本采集与报告单解读、多重耐药菌管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医疗废物与污水管理等方方面面。同时,为了方便读者查阅,附录中收录了感染病学、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指南目录。
Ferri s Clinical Advisor 2021一书详细描述了 988 种医学障碍和疾病,涉及呼吸、感染、心血管、消化、肾病、风湿、血液、肿瘤、内分泌、妇产科、骨科、神经、精神、急诊等十余个学科,涵 盖的医学主题总数超过了1200个,包括数以百计的插图、流程图、表格,足可以称为医学百科全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用性和实用性。本书为其中的心血管疾病诊疗分册。系统介绍了心血管各疾病的诊疗要点与治疗精要,适用于临床医生作为随查口袋书随时查阅学习参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以传染性疾病体外诊断试剂的行业发展、产品设计、科学监管、质量控制为主线,详细阐述了传染性疾病体外诊断试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市场环境、法律法规、新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质量控制、检测技术、审评要点等内容,为产品的研发、生产、注册及销售全过程、全环节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规范。本书重点突出了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传染性疾病的体外诊断试剂相关内容。本书与当前传染性疾病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相适应,为体外诊断试剂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书由国内多家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历时3年联袂打造而成。全书共分11章,首先介绍了真菌和真菌病的命名和分类、真菌的超微结构、真菌培养基的制备、真菌染色、抗真菌药物、真菌病的流行病学等基础知识。然后,作为诊疗手册重点,不仅介绍了常见的浅部真菌感染,包括皮肤癣菌病、念珠菌病及特殊部位如眼、耳、鼻、喉部位的真菌病,还特别介绍了与免疫抑制息息相关的深部真菌病、罕见的真菌病、诺卡菌及特定人群的真菌病,包括烧伤患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器官移植患者、院内获得性真菌感染等。
《感染病学(供8年制及7年制5 3一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3版)》既精简了部分教学内容,突出学习重点,又关注学科进展以及近年来疾病谱的变化。本次编写按照总论、朊粒感染、病毒感染、衣原体感染、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原虫感染、蠕虫感染、系统感染概述、感染性疾病临床相关问题、特殊情况下的感染及其他感染相关问题的顺序编写。编写过程中在病原体编排部分增设了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等章节,增加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人无形体病、放线菌与诺卡菌感染、厌氧菌感染、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肺孢子菌病、梅毒等疾病;在系统、症候编排部分对临床常见的发热、发疹、腹泻、肝功能异常和头痛等症候进行了重新梳理,力求帮助八年制学生在掌握感染病学理
《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共分为26章,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了感染病的基础研究、新出现的新发/再发感染病、感染病的防治及各类病原体所致感染等基础和临床进展。现将《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内容分述如下:前十章阐述感染病的历史、病理生理学基础、感染与免疫、诊断技术、治疗原则及感染病的预防等问题。其后为系统感染,系统阐述感染病常见临床症候/综合征,这亦为本书的新增内容,便于读者系统了解相关疾病及相关器官的基础与临床知识,实现了系统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衔接,符合临床实际。之后以病原体分类,分别阐述病毒性疾病、朊粒感染、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原虫及蠕虫感染病。*后《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对常见综合征及感染病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概述,以期反映感染病的研究进展。
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订各学科临床诊疗指南,目的是为了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规范诊疗行为和提高医疗质量。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为此组织全国各地著名的传染病专家,根据国内外有关传染病的理论、知识、临床经验和*进展,编写了《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学分册》。 全书包括国内常见的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原虫病、蠕虫病,共7章,47种传染病。以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和部分丙类传染病为主,并收录国内近年来新发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每个传染病重点介绍概述(定义、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预防)、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方案。并设有附录,包括:抗菌药物的应用,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与观察期,常用的消毒方法,免疫预防接种和2004年颁
本书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案例为主线,围绕着具体工作方法,讨论不同工作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采取措施后的效果、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和关键点,系统地介绍各项工作如何正确地开展,如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案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案例、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的推进工作案例、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案例精解、手卫生推进工作案例、如何推进医院感染信息系统的建设等。
本书是国际上一部经典、权威的关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专著,由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William R. Jarvis主编,并邀请了世界各地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参与编写。本书是中文版第2版,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更新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循证证据,并介绍了最新进展,以及与COVID-19相关的内容。 本书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首先,全面阐述了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几乎涵盖了所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领域,包括重点部门、易感人群和重要病原体感染等,紧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领域的热点、重点和难点,侧重于临床实践,并涵盖了该领域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其次,本书采用大量的循证实践的案例数据,对临床中常见的一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问题进行了权威解读,强调推荐干预所基于的循证证据,并给予切实可行的
本书介绍8种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侵袭性真菌感染、急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胆道感染、阑尾炎、腹腔感染,每个病种分析5个典型案例。从疾病基础知识、临床表现到药物特点、合理应用,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常见的用药问题和监护要点,并建立相应的规范化药学监护路径。
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短程化疗是治疗结核病和预防耐药结核病发生的必要办法。由于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剂(FDC)特点明显,全球各国均在使用。近年来,由于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的变化,抗结核药品供应体系也发生了改变。经调查,受采购供应、医生认识、患者担忧等因素制约,FDC在部分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没有使用或使用范围受限。为进一步提高FDC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中的作用,规范和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结核患者使用FDC,提高患者使用率,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发生。中国防痨协会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国多领域专家,在现场调研、多中心临床应用试点研究等基础上,经反复讨论撰写了本书,重点介绍我国结核病疫情特征、抗结核药物FDC的理论基础、药物机制、临床研究、药物使用和不良反应处理、药品供应与管理,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乙型肝炎重症化的基础理论、机制研究和防治新进展的专著,分为基础和临床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着重于从宿主和病毒两个方面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来探讨乙型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探索乙型肝炎重症化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调节机制、干预手段,并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建立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综合评估体系和靶点阻断新方法。临床部分重点介绍各种治疗的新进展,全面反映了乙型重型肝炎诊治的发展前沿。本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资料新颖,紧密结合临床,全面反映乙型肝炎重症化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作为感染科或肝病科临床医师、研究生以及从事乙型重型肝炎研究的医学科研工作者案头的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
数十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收治了大量疑难和发热待查病例,其中不少是较为经典和疑难的病例,在诊治疑难感染病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本书精选了该科近1年来所遇到的35例疑难感染和发热的病例,也包括一些罕见的疑难肝病病例。相较于前几年以前本丛书收录的病例,今年不但收集了例如结核病、布鲁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颅内寄生虫病等较为常见感染性疾病不典型表现的病例以提醒大家需要注意外,将 多的篇幅留给了免疫功能缺陷导致的机会感染,以及实体器官移植后、淋巴瘤化疗后、风湿系统疾病长期使用激素后发生的各种细菌和真菌感染都有收录。此外,一些表现象像感染性疾病 终诊断并非感染性疾病,或者在感染性疾病病的表面下还隐藏着非感染性疾病根源的疑难病例,也将给读者带来感染病诊治的乐趣感悟和启迪。由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已出版多册有关疑难病例的书,本书主要述及感染内科的病例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长期以来病房收治多的是发热待查,对待发热的患者并非一住院就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不是*的,关键首先要明确诊断,然后再选择,尽量做到合理应用抗生素。遵循张孝骞老主任的教导,要重视患者主诉、突出的症状,仔细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年龄、季节、流行病史对发热待查的分析是有帮助的。由于客观原因我们收集30多年来住院的89份病例,这些病例由我们3个人执笔,但感染内科的教授与主治医师们(特别是刘晓清副教授和葛瑛主治医师)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病例,使本书更能吸引广大医学界读者。 本书内容以发热为主,分成七个章节,各种病原学、结核、心内膜炎、真菌、艾滋病、自身免疫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其中有些是我院发现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性疾病,其中传染较 强、可引起宿主间相互传播的疾病称为传染病。感染性疾病是人类 最常见的一大类疾病,病原种类多,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还有 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如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等。其中人类免 疫 缺 陷 病 毒(human immunodeffciency virus,HIV) 自 20 世 纪后期至 21 世纪传播以来,形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fciency 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已成为人 类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疾病之一,HIV 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缺 失,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其感染类型和病理基础 错综复杂,使诊断更为困难。因此,提高对影像征象的识别,以及对 每种疾病影像特点的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对 诊断疾病将更有把握。近年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西方现代医学教育之父、加拿大籍著名临床医生 William Osler 博士作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创始人之一,对于病理学在 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曾有一句经典论述 As is pathology, so is our medicine(译作病理是医学之本) 。可见在美国的医学教育中,病 理学的学科内涵、应用范围和诊疗价值被充分认可。 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病理学不断积累知识和新技术,如光学显微 镜、电子显微镜形态学技术,以化学酶促反应和抗原抗体结合为基础 的 200 多种组织化学染色(histochemistry stain)和上千种免疫组 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以及融合核酸杂交 检测和 PCR 技术衍生出的原位杂交技术(in-situ hybridization)和 原位 PCR 技术。通过上述方法,病理学检查在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 病、肿瘤性疾病的病因探讨中,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例如,在 2020 年新
高晓东、韩玲样、卢珊、孙庆芬主编的《基层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500问》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和上海斯菲克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组织 几十家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及相关专业专家与学者共同编写完成。 全书共8章24节555题。依据 外有关法规、规范、指南、专家共识,参考 感染、感控领域 循证依据,结合我国国情及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征集并解答555个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常见疑惑。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相关定义和术语、医院感染监测、基于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防控策略、手卫生、安全注射、诊疗器械和环境的清洁消毒、隔离技术与职业安全、重点部门与重点部位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微生物标本采集与报告单解读、多重耐药菌管理、 药物合理应用、医疗废物与污水管理等方面。同时,为了方便读者查阅,附录中收录了感染病学、
本书介绍了PET和PET/CT的显像原理和临床应用(患者准备、SUV测量与解读、正常组织结构及良性病变摄取、PET/CT临床应用价值及询证医学证据),基本涵盖了PET/CT在全身各系统感染和炎症性性疾病中应用,对临床适应证与比较影像学都有简明介绍。全书包括PET/CT在不明原因发热(FUO)、全身各系统感染、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所致炎症的临床应用,还增加了双时相PET/CT在感染和炎症评估中的应用,另外,本书单设章节介绍了PET/CT在病毒 染(包括COVID-19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全书通过170余幅高清图像,逐层递进,深入浅出,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目标,可使读者快速掌握临床PET和PET/CT在感染和炎症性疾病诊疗中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