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神经外科医生而言,如果他们有幸访问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学系,并且获得这本书籍留作纪念,他们将是何等的幸运。该著作可能是神经外科学领域中影响力的书籍之一,引人入胜,令人欣喜。如标题所述,Lehecka,Laakso及Hernesniemi医生在赫尔辛基期间,就开始从事神经外科学的撰稿工作,然而他们的贡献远不止此。他们与赫尔辛基中心医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JuhaHernesniemi及其同事齐心协力将赫尔辛基中心医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神经外科中心。用国际化形容这个地域偏远的北部地区绝非夸大其辞,名单列及的访问者名望显赫,更像是全球神经外科学领域的名人录。 著者用生动有趣的插图展示了芬兰神经外科学的历史(虽然部分在当时的环境下影响深远),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芬兰气息。更为重要的是,从对赫尔辛基中心医院的理念、例行程序
本书是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神经内镜委员会主委张亚卓教授组织全体委员编写的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其目的是为了规范神经内镜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手术操作技术及适应证的选择。本书内容包括:神经内镜的仪器设备、手术技术的训练、 技术操作特点、技术培训方法、手术入路,以及常用神经内镜手术。
《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2012版)》(作者中华医学会)补充近年、外临床资料,如未破裂动脉瘤的诊疗规范;增加了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出血、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等章节;对功能神经外科疾病一章重新编排;补充完善了脑肿瘤间质内放射治疗及脑活检等立体定向技术。另外,卫生部主持制定的临床路径已在很多医院采用,需要进一步规范普及,本次再版增加了17个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
谭启富、李龄、吴承远编著的《癫痫外科学》由我国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小儿科的知名专家、学者、老中青三代结合.在版《癫痫外科学》的基础上,共同编写而成。全书详细阐述了当今国内外有关癫痫外科的基础和临床应用成果,总结了我国开展癫痫外科治疗的宝贵经验,是一本大型专科参考书。本书由版的64章,调整增加至79章,100余万字,配有插图600余幅,其中精美彩图160余幅。书中分别叙述了癫痫外科的发展史,癫痼的流行病学及预后,病因、分类,诊断和鉴别诊断、病理学,多章内容详尽介绍了有关目前癫痫术前评估,致痫区(灶)定位的各种技术和方法,手术患者的选择和麻醉技术(包括唤醒麻醉技术),各个部位癫痫及各种病因引起癫痫的手术处理原则和方法,儿童癫痫外科特点及各种综合征手术选择.神经调控治疗原则及各种治疗方法细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今神经外科领域中有关颅脑、脊柱脊髓、交感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患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全书共分9篇50章,约200余万字,图文并茂,内容翔实。既介绍了行之有效的传统的神经外科诊疗技术,亦反映了近年来先进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介入放射治疗技术。对颅脑外伤、颅内各部位肿瘤、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颅内感染、颅脑先天性畸形以及脊柱脊髓疾患等诊断与治疗,均作了详尽的介绍,尤其介绍了我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某些领域,如脑干肿瘤及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本书反映了当前国际神经外科诊疗的发展水平,有助于神经外科医生诊疗技术的提高,是各级神经外科医生和相关科医生的学习和工具书。
本书由美国滨州大学Gordon H.Baltuch医生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Jean GuyVillemure医生主编,与该领域专家们对癫痫手术方法作了全面的讲解,并帮助临床医生做好充分手术准备。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手术计划,选择脑皮质切除术和术中应用各类技术以及创新的方法,如神经调控技术和神经放射技术,对了解癫痫外科前沿治疗方法和癫痫患者的手术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特色在于:①它是在癫痫外科领域进展性的专家指南;②它详细地分步说明手术程序,包括对影像导航和颅内监测的技术和信息;③它讨论了一些创新技术,包括脑深部刺激,皮层刺激的功能定位和神经放射技术;④它有高质量的插图,帮助读者更清晰深人地理解手术步骤。 该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囊括癫痫手术多方面技术的信息来源,是神经外科医师和学员不可或缺的理想用书
出版这部《哈里森临床神经病学》的目的是将其作为一本能提供广泛涵盖神经科重点方向、针对内科医生的基础性读物,并秉承哈里森系列图书一贯的重点关注疾病病理生理和治疗的风格。通过使用新的表格使内容更具表现力,并且增加了神经影像学进展。在本书的最后部分增加了问答部分,从而进一步强调教学重点。
《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由出席第29届日本癫癇外科学会“癫痫外科教育讲座”的专家编著,简要介绍了癫痫发作的症状学、病灶的病理、诊断和药物治疗,以及手术适应证等,重点介绍了可能进行手术治疗的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术前评估、手术方法、治疗预后、癫痫外科的心理及社会性预后等。全书学术观点科学、严谨,内容简明、实用,适合小儿神经科、神经内科、精神科、脑神经外科等相关临床医师参考阅读。
《英文神经外科病例集萃(第2版)》是《英语神经外科病例及英汉神经外科词汇》的第2版,由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周定标教授、卜博教授、徐蔚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和教学经验共同编写而成。书中精选了临床上经常会碰到的128个病例并以精炼的英文进行编写,同时还介绍了神经系统的查体、神经影像学、神经外科常用分类等内容。在书的最后一个部分,编者着力归类编写了神经外科常用词汇,并以英汉即对照的形式出现,以方便读者的查找和记忆。《英文神经外科病例集萃(第2版)》内容全面、结构合理、临床实用性较强,适合神经外科中低年资医生、神经外科研究生的临床学习、参考。
在苏黎世,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血管畸形始于1967年1月。在此后的20年间,共手术治疗了414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和71例脊髓动静脉畸形病人。另有86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从我科出院而未行手术治疗;其中40例动静脉畸形是可切除的,但病人拒绝手术;另有24例因有损伤神经功能的风险当时未予手术,晚些时候才手术切除;还有22例(22/500=4.4%)是无法切除的动静脉畸形。本卷(IIIA和IIIB)通过总结分析这414例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手术及86例未手术治疗的经验,讨论显微外科技术诞生前后对这类难治性病变的治疗情况以及目前尚存的问题。其他类型可手术的颅内血管病变,如海绵状血管瘤(22例)和静脉血管瘤(5例A),也做了简要的介绍。脑膜、脊膜、脊髓的动静脉畸形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和手术治疗不在本书中讨论,将另有专著介绍。第IIIA卷的内容:历史回顾、胚
赵世光、刘恩重主编的《神经外科危重症诊断与治疗精要》是面向神经外科住院/主治医师和研究生等青年医生,应对神经外科临床常见危重症的急诊、急救问题。本书提供临床诊断思维导图/操作程序流程图,按照这一导游图提供的主线,逐层、逐级、逐步、逐块地一一介绍神经外科危重症基础知识和临床成熟的诊治方法及重要进展。本书共分3篇36章,内容涵盖神经外科危重症的各个方面,编写时特别注意理论基础的阐述和对临床实践的指导,结合外发展动态,内容翔实,配有大量影像学资料或示意图,力求图文并茂、简洁明了,以方便百忙于临床工作之中的神经外科年轻医师阅读和参考。
本书是对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马廉亭教授等开发的影像融合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总结,并创造性性地将静态三维融合影像发展并命名为“动态三维立体解剖融合影像”。 临床用于脑脊髓血管疾病、颅内尤其是颅底肿瘤、脑功能的诊断、治疗、教学与科研,适合于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介入科、血管外科、医学影像科等学科医师、技师及研究生学习、借鉴、参考。
脑小血管病,是指脑血管内径小于400μm的包括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病变所导致的一大组疾病,如CADASIL、CARASIL、Fabry等一组遗传性小血管病;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Sneddon综合征等小动脉病;单纯皮层静脉及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等小静脉病;Susac综合征等微血管病;以及微出血、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ANCA相关性脑血管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