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17年“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的配套用书,由100多位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学者,结合国内外基础及临床研究的**热点、**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分13篇,全面介绍了心血管疾病领域诊、治、防的新进展和新理念,不仅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疾病、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等常见病的内外科治疗新药物和新技术,还涉及影像诊断及其他学科交叉的相关内容。今年还特别增加了预防、康复和公众健康篇。
本书包括基本篇、循证篇和进展篇3部分。基本篇介绍心力衰竭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包括心力衰竭的诊断、各种类型心力衰竭的识别和治疗、心力衰竭的病因及其合并症的处理等,着重介绍了药物和器械的应用原则、方法和新理念,为规范心力衰竭的诊治指明方向和路径;循证篇介绍近20年心力衰竭领域临床研究获得的证据;进展篇报道和点评10年来心力衰竭临床工作的进步和新进展。
1077年,Gruentzig在瑞士进行的世界上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从1984年起至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和发展。据统计,2006年,全国共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万余例,且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涌现出了很多以至国际知名的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和治疗中心。但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在我国各地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少医院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知识,促进学术交流,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本书共分12章,分别阐述了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相关技术、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技巧与策略、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并发症与处理、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与护理、冠状动脉重建治疗策略的循证学证据等。由于
心脏和肺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心肺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治疗,甚至影响到生命。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人体运动耐力的基础。评价心肺功能最主要是评价心肺运动功能。心肺康复是指通过康复评定、
心脏和肺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心肺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治疗,甚至影响到生命。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人体运动耐力的基础。评价心肺功能*主要是评价心肺运动功能。心肺康复是指通过康复评定、在生命体征监测下的各种运动训练、生活方式指导和接受健康教育等手段,使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心肺康复是慢病管理的一种方式。本书按病种进行心肺康复阐述,实用性强,是一本详尽的心肺康复评定及治疗专著。读者对象为心肺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及健康管理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