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1折-3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心理学辞典
    •   ( 328 条评论 )
    • 杨治良郝兴昌 主编 /2022-10-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辞典》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科学》杂志主编、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治良,以及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郝兴昌主编。杨治良教授是中国实验心理学家,是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心理学专业领域的一流学者,主编过多部心理学工具书,工具书编纂经验丰富;哈尔滨师范大学郝兴昌教授是心理学界新生代学者,研究的专业领域广泛,并且能较快吸收并反映学科的新兴发展状况和趋势。《心理学辞典》是两代专业学者优势互补,与辞书专业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共同打造的心理学专业精品工具书。是在《大辞海 心理学卷》的基础上修

    • ¥105.9 ¥360 折扣:2.9折
    • 神经科学 韩济生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韩济生 /2009-03-01/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在我国,在生理科学中,神经生理学有其较受重视的历史传统。这对于在我国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有利因素。我国神经科学与——些发达国家的神经科学相比,在发展深度和广度上存在着很大差距。怎样逐步地较快地缩短这个差距,是摆在我国神经科学界面前的一个严重课题。 韩济生教授组织69位神经科学家合作编写《神经科学》,是我国神经科学界的—件大事,这样一部相当全面地介绍神经科学的各个重要领域的教科书和参考书的出版,在我国填补了一个空白,可以预期,它将对我国神经科学的发展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

    • ¥114 ¥451.37 折扣:2.5折
    • 神经介入诊断与治疗(第2版 中文翻译版)【可开电子发票】
    •   ( 1 条评论 )
    • (美)RobertW.Hurst,RobertH.Rosen /2018-05-01/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此次再版,已将《介入神经放射学》(版)更名为《神经介入诊断与治疗》(第二版),以体现神经介入领域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革。自《神经介入诊断与治疗(第2版)中文翻译版》版发行以来,神经介入诊断、治疗一直处于日新月异的进步中。高新器材的研发不断拓展着神经介入治疗的应用领域。基于内科及外科专业的不同,对神经介入治疗进行了更为精细的亚专科分组。进行头、颈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的医师,包括神经外科、神经放射科、学等专业的临床医师,都越来越多地开展了神经介入治疗。 《神经介入诊断与治疗(第2版 中文翻译版)》由世界高水平的70位神经介入治疗专家罗伯特 W.赫斯特和罗伯特 H.罗森沃斯编写,并由两位神经介入学医生主编,他们具备包括神经介入治疗在内的三大主要专科)神经外科、神经放射科、学)的从业经验和培训经历

    • ¥622 ¥2177 折扣:2.9折
    • 精神病学教科书 第五版【达额立减】
    •   ( 1 条评论 )
    • 赫尔斯 著,张明园 等主译 /2010-09-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是以临床实用为导向的。总论部分围绕与当下精神疾病病因机制研究相关的技术和测定评估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特别是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引人入胜;各论中对不同精神障碍的病因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娓娓道来,深入全面,专门章节详尽阐述各种治疗方法。与目前大多数教科书不同的是,除了药物治疗,紧贴临床实用性细述了各种心理治疗方法,无疑对临床医生的实际工作有很强的操作指导作用。该书第五篇着重描述对不同人群(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性取向不同者)的精神障碍特点,与通篇呼应错落有致。,特别阐述了与精神科临床相关的文化、法律、伦理、等问题,彰显了精神医学与社会文化的密切相关性。

    • ¥1050 ¥3675 折扣:2.9折
    •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郭本禹 福建教育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郭本禹 /2008-05-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参与式观察是质的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之一,而参与式观察常常与访谈法相结合使用。现代精神分析治疗要求,治疗师除了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无防御式的访谈,可以是开放的,也可以是结构或半结构式访谈,但主要是非结构性、非指导性的访谈)的方法进行收集资料之外,还特别强调以自己的心灵感受(反移情)为收集资料的工具,通过对反移情的观察去洞悉病人的内心世界活动。质的研究对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经常要求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三者交叉进行,这不同于量的研究所遵循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这样一种线性的研究程式。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尤其是在长程的精神分析的治疗中,病人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所提供的资料经常是相互矛盾的,这就要求治疗师在整理病人的资料中,要边收集,边整理,边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病人的人格组织及病

    • ¥134 ¥439.37 折扣:3折
    • 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邱鸿钟,梁瑞琼 等编著 /2008-10-01/ 暨南大学出版社
    • 人与动物不一样,不仅具有惊讶的情绪反应,还具有对引起惊讶事物反思的能力。当出现战争、地震、家庭暴力、事故伤亡等天灾人祸之时,书斋里的哲学,还有洁净病房内的医学都不能再依然故我。某些关于人性的断言,关于人生存的极限,关于人的关系的假说都被击得粉碎;一些被认为是常识的东西,其实只是乌托邦。危机中的个人或群体不仅表现出生物本能的“幸存反应”,而且表现出人类英勇不屈的大爱行为。正因如此,人了动物,歌颂了自我!因此,我们不能将应激与危机干预视为一个纯粹的医学问题。事实上,它是一种融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和医学于一体的综合行为体系,而其中人类对同胞之大爱,对生命存在的尊重是贯穿这所有工作过程和环节的灵魂!本书主要阐述了应激与心理危机的概念、应激相关障碍的诊断与评估、心理危

    • ¥156.76 ¥601.52 折扣:2.6折
    • 抑郁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唐启盛 编 /2012-09-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唐启盛主编的《抑郁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共7章。章介绍了抑郁障碍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中医学对抑郁障碍的认识,以及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的情况。第2章介绍了抑郁障碍的病因病理,分别从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和季节因素,以及中医病因、病机等角度进行了论述。第3章对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了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和周边症状的特征,以及抑郁障碍的中医证候古今认识。第4章对抑郁障碍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了介绍。并对抑郁障碍常用的临床评估方法,主要是各种神经心理学量表在抑郁障碍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第5章主要介绍了抑郁障碍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等方面,重点对抑郁障碍的治疗原则、方法和思路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常用的针灸、推拿、导引、心理治疗等中

    • ¥112.28 ¥402.56 折扣:2.8折
    • 脑觉醒与信息理论—神经和遗传机制【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美)帕夫 著,郑瑞茂 译 /2008-04-01/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希望为在这个领域工作的同事和同行提出一些新的思想,而并不希望纠缠于太多科学知识的细节。因此,在本书后边附上了大量的原始参考文献和相关的综述文章,以资学术研究参考。同时,作者也试图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文风来撰写本书,从而使受过一般理科大学教育的学生们可以理解本书的主旨,并能够分享作者作为一位专业神经生物学家对本书所述思想怀有的激动心情。

    • ¥136.84 ¥451.68 折扣:3折
    • 精神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教程【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赫伟 主编 /2009-04-01/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先进的诊疗技术与药物层出不穷,为临床医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标志着20世纪临床医学发展里程碑之一的循证医学的建立,为疾病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精神医学的特殊性和各个医院发展不一致性,精神疾病的规范化诊疗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在中国医师协会总会的指导下,精神科医师分会组织专家编写了《精神疾病临床诊疗规范教程》。本书共有24章,以国际分类与诊断指南为主线,在循证医学原则的指导下,参阅外文献,特别是《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与国外的诊疗规范,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常见精神障碍的概念,病因相关因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等,对精神疾病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给

    • ¥202.32 ¥708 折扣:2.9折
    • 抑郁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唐启盛 编 /2012-09-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唐启盛主编的《抑郁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共7章。章介绍了抑郁障碍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中医学对抑郁障碍的认识,以及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的情况。第2章介绍了抑郁障碍的病因病理,分别从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和季节因素,以及中医病因、病机等角度进行了论述。第3章对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了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和周边症状的特征,以及抑郁障碍的中医证候古今认识。第4章对抑郁障碍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了介绍。并对抑郁障碍常用的临床评估方法,主要是各种神经心理学量表在抑郁障碍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第5章主要介绍了抑郁障碍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等方面,重点对抑郁障碍的治疗原则、方法和思路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常用的针灸、推拿、导引、心理治疗等中

    • ¥112.18 ¥512.36 折扣:2.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