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实践导向的教科书,旨在阐明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和其他疗法相比,传授和学习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不那么清楚明了,很容易让学习者一筹莫展。这本指南以作者对实习生进行培训的长期经验为基础,其核心要点是:精神分析取决于分析态度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以技术至上”,它是一本立足临床情境、以技术原则为导向的书。 这本书在关键领域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且切实可行的指导,比如如何进行诠释,如何进行评估,怎样使用心理动力学术语对个案进行概念化,以及如何结束治疗。它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指南,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了重要的信息。第二版从头到尾都做了 新,涵盖神经科学中发现的引人注目的新材料、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日益增多的证据基础、美国关系学派和动力性人际治疗的发展,以及 近关于移情的研究。
这是一本关于团体心理治疗的无可比拟的书,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将对团体治疗师产生深远的影响,即使是开展个体治疗的治疗师也会从中受益。甘斯博士描述了团体治疗的普遍困境,即治疗师感到困惑和沮丧的情况。他没有因此而成为一个“困难来访者”,而是审视自己的个人经历,这正是治疗师的本质。他的诚实和勇气着实鼓舞人心。 本书所深入探讨的9个主题,均为团体治疗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基于作者40多年的研究,本书从精神动力取向出发,尤其关注反移情作用。 每篇文章的开头都讲述了作者写这个主题的原因,这些文章记录了作者在工作中对于相应难题的实践体验,同时也梳理了相关理论知识,引人入胜,富有治疗性价值。来自实践的经验是源于但高于理论知识的。作者始终都坚信,临床医师的行为准则应该始终围绕理解个体和团
心理学家想要了解人的心理,但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因为没有人可以通过另一个人的眼睛或其他感官体验世界。有些心理学家试图将我们的内心活动与大脑灰质的物理机能联系起来;另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行为是心理过程的证明;而更多的心理学家试图了解潜意识里发生了什么。 今天,心理学家使用大脑扫描设备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揭示“心理”运作的新方式、人格的来历,以及如何治疗精神疾病。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心理学是如何发展的,以及人类是如何逐步探寻自我心理的。 书中还附带极具收藏价值的心理学经典理论思维图,附赠2.2米双面全彩心理学及世界历史时间轴拉页。
为适应我国研究生教育高速发展的需要,在全国高等医药建设研究会卫生部办公室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我们编写了这部供研究生使用的学规划。经过全国多位学专家的共同努力,这部终于在2008年问世了,期望它能发挥手电筒、探照灯、导航系统的作用,帮助研究生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更有效地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科研的思维和方法)和临床能力(临床的思维和技能),更快地成为临床学的高级专门人才。与本科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是个体化教育,因此本不是为考试而设置的教科书,而是为学生提供探索和挖掘新知识的工具与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进一步追索文献、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指导思想下,本不追求系统性、完整性和全面性。本科生中已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尽可能淡化,而突出有争议无定论的热点和难点。因此
灵性的追寻是一场战争! 在这场战役里,损失就是获得,臣服就是胜利, 而你必须面对的敌人,是你自己!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生命保持原样,千万别看这本书! 如果你想改变生命,欢迎对号入座,拿出你的战士气魄, 让本书陪着你,勇敢地碾碎你的虚假自我所编织的层层谎言! 因缘际会之下,杰德认识了正经历崩溃过程的丽莎——一位嫁给牙医的律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生活优渥,但患上“富裕流感”,并出现以下症状: ◎ 不断跟他人竞争,因而产生自我膨胀、懒惰与不满足感。 ◎ 持续追逐成功与富裕的梦想,从而引发高度压力、过劳、浪费及负债累累等症状。 ◎ 对追求财富不可自拔地上瘾。 然而有一天,她看到了一张诡异的照片,她将这张照片贴在盥洗室的镜子上,每日与它对视、冥想,三年时间里,日复
虽然精神病的发病率在飙升,但在过去的40年中,“标准治疗模式”基本没有变化,治疗成功率也几乎没有提高。同时,关于精神病的刻板印象和污名化使得许多患者无法获得靠谱的治疗。本书是抑郁症、焦虑症、成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双向情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患者的福音。数十年来,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用循证医学理念来革新上述病症的诊断和治疗的佳作。在书中,丹尼尔?亚蒙博士批判了过时的心理治疗范式,阐述了患者为什么不能再依靠陈旧的精神病治疗范式:虽然精神药物和心理咨询有时候会发挥作用,但是还有 多 的医疗技术可以应用。亚蒙博士帮助读者建立脑健康的新范式,避免步入损害心理健康的各种误区。
《零起点就业直通车:老人护理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老人护理员的任职要求,老人护理基础知识等内容,重点讲解了老人的生活护理及老人的技术护理两方面的技能。内容全面,讲解详细,通俗易懂。通过培训和阅读《零起点就业直通车:老人护理员》,可快速掌握老人护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就业提供帮助。《零起点就业直通车:老人护理员》可作为零起点读者的就业培训用书及自学用书。
《心理治疗师培训教程》以其高度的整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力图通过整个培训计划使学员更好地掌握心理治疗的内涵,并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风格。这本书的主要特色之一是需要学员积极地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它用大量的练习、问卷、案例分析为学员搭建起一个轻松的学习平台。 本书的版曾获得1999年美国学院精神医学协会颁发的教育奖,以及2001年美国精神科医师学会颁发的教育创新奖。相信此第二版会给心理治疗师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每个复杂疾病背后,都有许多有关病情、心情、感情的故事。随着心理医学和社会医学研究的深入,当代医疗日益转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特别是叙事医学的兴起,疾病背后的故事逐步成为疾病诊治和康复的研究热点。本书包括情绪与情绪管理的理论探讨和情绪管理临床案例两大部分。著者来自临床一线,带着诊治10余万患者的思考,历经20余年的专业积累,讲述了170余个鲜活生命故事。本书对《黄帝内经》有关情绪和情绪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围绕疾病与情绪主题,详实地论述了不良情绪在疾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情绪管理在疾病治理各个环节的重要意义。本书把不良情绪作为破解疾病诊断和治理难题的研究方向,对诊断病因、治疗线索、用药选择、康复养生等疾病治理各个环节如何实施情绪管理的路径和方法做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索。
为了能更好地为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提供帮助,海淀精神卫生防治院结合多年来开展的院内、社区精神疾病康复工作经验,借鉴国外治疗理念,在北京第六医院精神疾病康复中心的指导下,制订出一套适合精神障碍患者开展的康复活动。本书介绍了海淀区不同精神康复场所的设置、开展精神康复的流程、规章制度、心理健康促进、精神康复志愿者的管理以及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过程;由康复活动内容、操作流程、各种评估工具及记录表格、注意事项等部分组成;其中康复活动操作流程是其核心部分,通过系统的评估患者功能受限的程度,选择相应的“康复套餐”进行康复训练;并记录康复前、后的功能变化,使康复治疗更加科学。本书是精神卫生专业领域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参考书。
本书中,作者认为人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来改善生活。通过对积极行为的“上瘾”,例如跑步、冥想或其他形式的行为,使自己的心态平和,对生活充满乐观向上的态度。同时,作者也讨论了消极成瘾的一些形式,例如药物成瘾、毒品、吸烟等对人生活的不良影响。作者认为,虽然形成“积极上瘾”也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痛苦,但是这种上瘾可以给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身心健康带来积极影响,所以值得我们去尝试。本书教会读者如何通过积极上瘾这一方式,建立好的习惯,获得力量和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