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系统或方法的分析性能评价是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规范的评价方案和实验方法,有鉴于此,出版此书。该书共分15章,首先介绍实验室统计学原理与技术基础,以及方法学性能评价所涉及的检验质量目标及其设定方法,然后系统地介绍了定量检验方法分析总误差、精密度、正确度、分析测量范围、分析灵敏度、分析干扰、参考区间、基质效应的评价方案和实验方法,以及定性检验方法的分析性能评价和诊断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方法,最后对检验方法标准化所涉及的测量不确定度、临床检验量值溯源和参考系统进行介绍。该书主要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有关文件,并结合具体实际进行编写,内容先进,科学全面,图文并茂,实用性强;书中介绍内容大多有具体示例,力求介绍内容可操作性强,理论联系实践,
张秀珍、朱德妹主编的《临床微生物检验问与答(第2版)》内容涉及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规范的建立、建设和管理;微生物样本的规范化采集、输送;病原细菌分离和鉴定的标准程序;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标准化;wHONET软件的应用;分子遗传诊断方法在细菌鉴定、分类和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医院感染监测的规范操作;临床医生如何解读微生物报告;药物的药效及药动学与细菌的耐药机制等数十个专题。本书结合现代感染性疾病诊断的进展,特别增加对丝状真菌的鉴定、丝状真菌药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结核菌与非典型分枝杆菌的鉴别;高致病性细菌的应急检测;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采用常规方法难以分离病原菌检测。并对有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菌种和菌库管理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该书的撰写参考大量的外文献和卫生部颁布的有关文件,内容丰
本书共分三十六章。章至第七章介绍了统计学知识。第八章至第三十二章介绍方法质量要求、评价的性能参数如线性、精密度、真实度(正确度)、准确度、干扰、检出限、参考区间验证等。第三十三章介绍医疗机构内同一检验项目在不同检测系统上可比性的验证。第三十四章介绍定性检测性能评估方法。第三十五章介绍方法临床评价。第三十六章介绍数据统计分析常用软件介绍。本书主编主持开发的方法确认及性能验证软件(MVS)均可解决方法确认及性能验证的数据统计分析。
《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系医学院校临床检验专业的教材。本教材将临床微生物检验和临床寄生虫检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加切合临床检验实际。在选材上力求避免与医学基础课程重复,突出现代临床检验的内容,体现少而精的特点。在编写上加强了总论和基础理论的内容;各论部分按病原生物的种属编排,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内容全面而详尽,适合循序渐进地教学;临床综合应用部分以临床标本为主线,阐述各种标本的病原生物学检验知识,内容新颖实用,利于临床实践。因此,本书不仅是一本专业教材,同时又是临床检验医师和技师的工具书,此外,还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师的参考书。
检验数据是临床上许多疾病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本书旨在让临床医护人员快速、全面地了解检验科各种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全书共分14章,分别从临床血液学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脑脊液检查、生殖系统检查、内分泌检查等方面介绍了各种临床检验数据的参考范围、临床意义以及注意事项。本书文字简练、紧密结合临床;携带方便,便于查阅,可作为临床各科室以及检验科的口袋书,也可供基层医师参考使用。
王兰兰主编的《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第2版)》在版书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增加新发展的、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临床检验项目内容,如肿瘤标志的临床应用与选择,临床分子诊断的应用(主要包括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和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分子诊断),急性中毒药物浓度分析等内容。同时本次修订版本增加了与其配套的《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路径手册》的编写,以便携式手册的方式给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医学检验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的快速查询。本次修订希望通过对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为我们广大读者在医学检验项目选择和临床应用中提供更多帮助。
本书以表格形式共收集目前临床上开展的700多项检验项目,对每个项目都给出了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同时,本书提供了详尽的目录、常见疾病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项目中文汉语拼音索引和笔画索引以及英文缩写索引,以供读者从不同角度查阅所需查阅的检测项目。本书内容全面、新颖,简明扼要,实用性强,是各位患者的良师益友。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部分对化验检查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作了全面的阐述;第二部分介绍了常见症状需做的化验检查,列举了临床常见症状需做的化验检查项目及正常值;第三部分常见疾病需做的化验检查,针对多种疾病介绍了相应的化验检查及正常值,以便于读者核对并参考。其内容科学实用,条理清晰,适合广大读者、临床医师、全科医师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