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影像解剖图谱》共包含眼眶、颞骨、鼻窦及喉部 CT 图像 107 幅,眼眶、内耳及颈部 MR 图像 70 幅。书中图像均来自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及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MR 图像由 3.0T SIEMENS 磁共振扫描仪采集,序列包括 T 1 加权像、T 2 加权像;CT 图像由 SIEMENS 128层 CT 扫描仪采集,包括骨窗及软组织窗。 本图谱力求简洁、实用、小巧、灵便,便于随身携带及随时随地查阅。本图谱主要供影像学医师、五官科及头颈外科医师、神经外科医师、解剖学教师和医学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脊柱与四肢影像解剖图谱》共包含脊柱及四肢 CT图像 45 幅、MR 图像 97 幅及 X 线平片图像 15 幅。书中图像均来自山东省立医院及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MR图像由 3.0T SIEMENS 磁共振扫描仪采集,序列包括 T 1 加权像、T 2 加权像和 T2WI FS,扫描基线包括横断层、矢状断层及冠状断层;CT 图像由 SIEMENS 64 层螺旋 CT 扫描仪采集,包括骨窗及软组织窗,扫描基线包括横断层、矢状断层及冠状断层;X 线平片图像由柯达 DR3000 X 线机采集,包括正位平片、侧位平片及斜位平片。 本图谱主要供影像科医师、骨科医师、脊柱外科医师、手足外科医师、解剖学教师和医学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腹部影像解剖图谱》主要以图谱形式展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解剖学结构,力求简明实用、小巧灵便、便于随身携带及随时随地查阅。全书包括 7 章,共有图片 146 幅,分别为:腹部 CT 横断层图像 20 幅,腹部 CT 矢状断层图像 27 幅,腹部 CT 冠状断层图像 19 幅,腹部 MR 横断层图像 20 幅,腹部 MR 矢状断层图像 25 幅,腹部 MR 冠状断层图像 20 幅和腹部 B 超图像 15 幅。影像图片主要由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和山东省立医院影像科提供。MR 图像由 3.0T SIEMENS 磁共振扫描仪采集,序列为 T 2 加权图像;CT 图像由 SIEMENS CT 扫描仪采集,并经 MPR 重建获得;B 超图像由 TOSHIBA Aplio500 和 GE LOGIQ 9 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仪采集,探头频率为 3.5~5.0 MHz。 本图谱是人体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工作者的联袂之作,可供影像学医师、普外科医师、泌尿外科医师、妇产科医师、解剖学教师和医
《盆部与会阴影像解剖图谱》精选了 126 幅有代表意义层面的图像,对重点和标志性结构行中英文标注, 按 CT、MR、超声成像排序,共 10 章。*、二章分别为男性及女性盆部与会阴 CT 图像,第三至五章为男性盆部与会阴 MR 图像,第六至八章为女性盆部与会阴 MR 图像,第九、十章分别为男性及女性盆部超声图像。MR 图像采用 T 1 WI 及 T 2 WI 图像:T 1 WI 清晰显示骨骼及肌肉结构,T 2 WI 清晰显示前列腺带区、子宫壁三层结构及卵巢等结构。CT 图像采用强化扫描成像,目的是更清晰地显示血管。本册图谱 CT 及 MR 图像均采集于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超声图像采集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本图谱力求简洁、实用、小巧、灵便,便于随身携带及随时随地查阅,主要供影像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及肿瘤科医师、解剖学教师和医学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心电图是心血管疾病诊断及治疗不可缺少的检查。因其检查方法简便易行,已将心电图作为怀疑心脏疾患患者的初筛检查。而从即刻得到的心电图中正确的分析出心电的异常或正常信号并非易事,也是大多数心电图初学者成长的瓶颈。本书为丛书第4卷的B卷,内容收纳了第4卷的63-120个案例,主要讲解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实践病例。
《新编色觉检查图》全图谱共辑采图100幅,其中先天性色觉检查图60幅,后天性色觉检查图40幅。组成的阿拉伯数字图、英文字母图、动物及其它物形图设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实用性强。图形均可清楚认读,有的还可颠倒认读或竖读。适合国内外各民族、各类人群使用。
......
为了继承和发掘祖国医药学遗产,使中草药在防治脾胃病中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编者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委托,本着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和药物易找的原则,选择了民间常用而且疗效较好的中草药,结合编者的临床经验,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编著成这本《脾胃病中草药原色图谱》。本书收载中草药100种,验方585条。本书适合基层医生和中草药爱好者参考使用,也可供从事脾胃病研究和资源开发者参考。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在普及中草药科学知识,搞好城乡医疗保健,保障人们健康,开发利用中草药治疗脾胃病方面提供依据。
《泌尿男生殖疾病影像学图鉴(精)》内所有图像均为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在长期临床工作实践中收集总结的典型病例,每个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并通过简短的病史介绍以及影像学表现特征的技术,着重对病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讨论内容以鉴别诊断为重点,旨在提高读者对各类疾病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水平。《泌尿男生殖疾病影像学图鉴(精)》主要面向广大从事影像学专业的医师和临床医师,也可作为医学院学生学习医学影像学知识的参考书籍。《泌尿男生殖疾病影像学图鉴(精)》为《临床影像学图鉴》系列之一,读者可结合系列的其他分册进行
本书是以人体实物标本图为主,以人体局部,层次结构为序编排,与全国七年制和五年制医学专业《解剖学》教材配套的人体实地解剖彩色图谱。分运动系统,下肢,上肢,胸部,腹部,盆部与会阴,颈部,头部和中枢神经系统共九章,彩色图461幅(共339个图号)。其中大部分为新制作的实物标本图像,少部分为陈列馆现存的经典标本为图,均由专业摄影师拍摄制作而成。既有正常解剖图,又有解剖变异图,也有作者的科研成果图。以局部解剖图为主,系统解剖图为辅,并有部分断层解剖图,铸型标本图及少量示意图。每幅图的解剖学名词按中英文标注,书后附有以汉语拼音为序的中英文解剖学名词索引。 本图谱内容丰富,全面和系统,图像科学,真实和清晰,图注和引线扼要,精练和准确,便于学习和实用,是医学院校师生,临床医师和解剖学科研与教学人
本书选取了十四经络中的155个穴位,并介绍了每个穴位的疗效和按摩手法,这样就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疾病的穴位疗法。书中配有大量图示,以展现的取穴方法。与其他穴位图书不同的是,本书还介绍了医学专家的私藏简便的取穴技巧,并配有相关图示,可以让读者在几秒内准确找到穴位。另外,本书还中医专家的视频讲座,手把手教您取穴按摩。本书全新的包装加上实用的内容是您馈家人和亲朋的健康礼物。
久负盛名的心电图入门参考书姊妹卷。被《英国医学杂志》誉为”医学经典”,全球销量近百万册。双色印刷,编排精美。首次三本中译本同步再版更新,形成入门-提高-实战读图三部曲。郭继鸿教授领衔主持翻译并亲自逐句审校批示,使内容更为精良。三本书内互有相关知识页码链接,便于读者随时查阅对照,成为再版又一亮点。
祖国医药学乃世界宝贵文化遗产之一,是一个的宝库,应当努力继承挖掘与发扬光大。然而宝库在何处?吾以为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知识宝库,包括浩如烟海的古今医籍与千百年来医学先辈们的经验积累;二是资源宝库,即遍布山川湖海的中草药材。从古代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到现代的《中药大辞典》,无数的中医药学者无不从这二方面着手,孜孜不倦地探索与追求,以冀获得神奇的药物治疗疾患,造福人民。 闽中戴良鸿先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毕生的精力探索中医药的精髓,收集了大量有奇特疗效的秘验方,悬壶济世,救人万千,闻名遐迩。其传人戴义龙、戴义石医师继承父业,博览典籍,精于实践,勇于创新,结合自己的长期临床体会,从家传的数十卷手抄本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医学资料;同时通过实地考
“《不生病的智慧2》可以说是《打开疾病黑盒子》的前奏,它只交给大众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日常饮食、情绪等会导致人疾病;《不生病的智慧3》偏重于食养、食疗;而《打开疾病黑盒子》则全面系统讲述了日常食物、情绪、习惯等能导致哪些疾病,怎么解决,生病了怎么样从日常生活中找病因和解决方案正如我在书中说过的,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打开疾病黑盒子》更像一本简单、可行的说明书。” ──栾加芹
本书作者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养,综合运用气功学、中医学、遗传学、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知识,以全息思维方法,研究、运用、发展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人体生命科学的成果,在亲身实践中,积累大量实证数据,条理出人体各部分密码、特别是掌指密码的生命意义,纠正了流行的误区,建构了生命信息密码三大诊测医学系统:生理医学指掌诊测系统、心理医学指掌诊测系统、人格医学指掌诊测系统。作者把独家研究成果和实施操作技术秘法,无保留地贡献给广大读者,目的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按书中介绍的方法,通过对生命密码的识别、鉴定、操作、破译,认识自己的人性本质和生命走势,自觉主动地把握身心健康,实现自我价值。作者选取了大量典型例证,详细讲解,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实用性、可复验性、可参照性、
全图谱共辑采图100幅,其中先天性色觉检查图60幅,后天性色觉检查图40幅。组成的阿拉伯数字图、英文字母图、动物及其它物形图设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实用性强。图形均可清楚认读,有的还可颠倒认读或竖读。适合国内外各民族、各类人群使用。《新编色觉检查图》集先天性色觉检查和后天性色觉检查于一书。不仅适合青年应征入伍,大学、中专招生,各行各业招工时之先天性色觉异常检查,而且还适合因患视神经病,视网膜脉络膜病、视中枢病、青光眼等所致色觉障碍的后天性色觉异常检查。
本图谱的一部分图是采用《人体解剖挂图》原稿或修改后的原稿缩制而成,另一部分图稿则是根据实际需要增补绘制的。大多数图稿以实物标本写生为主,图求反映国人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我国的医学绘图风格,少数图稿参阅外若干资料予以综合或更改后绘制而成。本图谱全书共有500余幅图,按运动器系、消化系、呼吸系、泌尿生殖系、循环系、神经系、感觉器、内分泌系和局部解剖的实际情况,本书的编排包括系统解剖和局部解剖两部分内容。在系统解剖部分中,对某些内容仍按《人体解剖挂图》所采用的一图多用表现方法进行设计绘制,例如各部肌肉、动脉和脊神经等内容,均在局部解剖图中予以综合展示,而未作独立部分或完整系统编排。因此,使用本图谱时可分别在运动器系、循环系和神经系的文字说明中查找各部肌肉、动脉和脊神经内容的图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