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国医大师”评选表彰工作,至今已表彰四届国医大师,共120人。他们是中医药行业的杰出代表,是德艺双馨的典范,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卓越的学术成就。《国医大师传承录》第二辑收录第二届国医大师30人,分别从学医之路、成才之道、学术之精、专病之治、方药之长、读书之法、大医之情、养生之智、传道之术等方面,多维度、多视角展现他们的为医为人之路,客观、真实、全面反映其学术成就、临证特色、文化学养、师徒授受等内容。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中医后学的医学之路指点迷津,引领方向。
《中医良方大典.内科一卷》本卷主要着重收集1992年以来发表再非常不错期刊、中医专著等载体上的相关方剂,将其内科临床治疗经验整理汇编成书,收录病种110余个,基本涵盖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精神系统、造血系统等六大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每个疾病以现代医学病名为主,记述中医治疗方法,分别从概述、辨证施治、经验方、单方、中成药、预防用药等六部分对疾病进行深入阐述,资料翔实、内容宏富、涵盖面广,文字通顺、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科学性、系统性、非常不错性和实用性并举。
本书是集作者近60年的临床、科研、教学经验与国内外现代医学科研成果、新进展及中医历代医家丰富经验融为一体的现代实用糖尿病专著。全书共38章,详细介绍糖尿病的历史沿革、中西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研究思路和方法;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分型、综合治疗、预防措施;糖尿病急性、慢性病变的综合防治,临床与并发症部分均附有病案;此外,介绍了作者从事糖尿病临床与科研的心得,旨在启迪临床、拓宽科研思路,作为引玉之砖。
《实用中医耳鼻喉科学》是我社策划组织的《实用中医临床医学丛书》之一。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对中医耳鼻喉科学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包括中医耳鼻喉科学发展简史、耳鼻喉的结构与功能、耳鼻喉检查法、耳鼻喉与脏腑经络、耳鼻喉病的病因病机、耳鼻喉病的诊断与辨证、耳鼻喉病的治疗、耳鼻喉病的预防与调护等八章。各论分4章对耳、鼻、咽喉、口腔的63种疾病进行了系统阐述。除“鼻咽癌”一病外,全部采用中医病名。每种疾病,分概述、历史源流、临床诊断、病因病机、辨治思路、辨证论治、外治法、针灸按摩、其他疗法、预防调护、名医经验等栏目进行阐述。
《何梦瑶传世名著》由[清]何梦瑶著
《中医历代医案选》是在查阅了历代中医2000多种主要著作的基础上,从其中的300多种,包括医案专著、各科和综合性医籍中,筛选了医案2116例,其中内科893例、妇产科243例、儿科277例、外科423例、五官科280例,经分类、标点、注释而编成。 全书包括各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计202个病种。所选病案,要求理、法、方、药齐全,病情较为复杂,疗效显著,能反映各科特点,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对教学和科研具有参考价值。这些内容,诚有利于开拓医者思维,是开展学术交流、启迪后学的宝贵资料。
《伤寒论语释》包括原文、校勘、注释、提要、语释、按语、方解、临床应用、结语等部分。原文,以重庆市人民出版社1955年4月出版的新辑宋本《伤寒论》为蓝本,并于原文之下注明条文序号,以便于查对;校勘,根据《玉函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加以校勘,但只选择其中有参考价值的部分,对于有些词句虽然不同,而对内容并无影响者,从略;注释,将疑难字、词、句,做了浅显易懂的解释,对于个别难认的字,加以注音;语释,对原文用白话加以阐释,其中收取了各注家较为可取的意见,用编者的语方加以表达,有的是编者自己的见解;按语,在语释中有阐发未尽的意见,或有不适宜在语释中说明的内容,在按语中加以补充或说明;方解,吸取各名家的方论,阐发方剂的组成法则及临床效用;临床应用,根据文献资料,综合性地介绍
《伤寒易玄》为紫极先生所著《医隐》系列的部,是对中医经典之一《伤寒论》的精解,也是道门隐传上古中医的首次公开显世。作者以近似于白话的浅近文言,揭示出传统经典字里行间的无穷奥妙,蕴含着古代医家深邃的智慧。本书义理虽深,措辞唯浅,以当代人易于理解的词汇和概念,渐进解说,层层深入,别家含混模糊之处亦让人豁然雾解,对于现有《伤寒论》的研究与实践,不仅是一个难得的补充,更提出了新的视角,值得大力深入研究。
《南少林骨伤功法探秘》系作者多年从事南少林骨伤医疗与武术教学的经验总结。该书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球肘、老寒腿防治五个部分。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球肘、老寒腿(膝骨关节炎)均为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采用南少林手法、练功及中医药内服外治综合治疗,疗效良好。其中南少林手法既符合中医骨伤科“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治疗原则,又融汇南少林骨伤流派“医武贯通”“动作贯通”“气息贯通”的特色,临证可达到“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 该书在展现南少林骨伤特色疗法的同时,针对现代生活的特点和需要,突出南少林骨伤练功法的养生保健功能,为读者提供了一套简便易学的骨伤治疗与养生方法,既可有效解除患者疾苦,又有益于大众身心健康。
在德国、奥地利、瑞士,有2万多名医生使用特殊形式的针灸——耳针。本书是基于西方耳针创始人诺基尔先生及德国医生巴尔对耳针疗法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由贝亚特?施特里特马特博士整理以德文版首次问世于众,后被翻译成英文而受到欧洲多国临床医生的欢迎。书中详细描述了耳穴定位和取穴方法,并配以清晰图示,一穴配一图,为我们的学习与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又易于掌握的方法。此外,本书还结合作者临床应用有效实例,从穴位选取、用针方法及选穴依据等方面向读者介绍了常见病种的耳针疗法,简明实用,供研究耳针的专业人员,以及应用耳针治疗疾病的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张小萍脾胃气化学说与临证经验》主要分为五部分。部分为学术思想,总结了张小萍在脾胃病方面的学术思想。第二部分为理论评说,介绍了张教授对脾胃学说的深入认识与理解。第三部分为临证经验与用药特色,不仅总结了张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的诊疗经验,还介绍了其在脾胃方面的用药特色与体会,如对经方、张氏验方的运用,常用的药对以及临床用药特点。第四部分汇集了张教授在医教研方面的探索体会。第五部分是其诊疗脾胃病的医案。医理清晰,验案丰富,用药精当,适合中医临床医生参考阅读。
人类在同传染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其中,疫苗是目前预防传染病的最重要武器,它对降低全球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发挥了巨大作用。《实用疫苗学》系统地介绍了疫苗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着重对疫苗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做了阐述。全书共有16章,主要内容是疫苗和预防接种的发展、疫苗与免疫、预防接种的实施、预防接种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反应的诊断与处理等,详细介绍了有关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技术,我国现阶段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结核病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以及现阶段尚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如Hib疫苗、痢疾疫苗等,对目前正在研发中的疫苗及未来疫苗的发展方向也做了展望。 《实用疫苗学》为免疫接种工作者就目前预防接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和解决方案,为传染病的
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编著的《金匮要略注评(典藏版)(精)》是对原文进行认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整理编写的。 本书每篇之首,对其篇名及全篇内容作扼要的介绍和分析,以表达全篇原文内容的主要精神,篇末“全篇小结”以归纳全篇内容。[词解]着重对每条原文的难字疑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释义]对每条原文的病机、证候和方药等方面作了较深透的译释。[选注]则参酌各家注释精义,尽量反映历代各种注家的不同见解,以便广开思路,深人理解。[评述]则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以批判地继承的精神,古为今用,结合临床实践,引用了近代一些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并发挥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原文内容进行阐发和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