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人体表面解剖的实用图谱,分13章,分别对头面部、头颈部、躯干和骶骨、肩部、臂部、肘部、前臂部、腕和手部、髋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踝和足部进行了介绍,同时配有插图200余幅。全书图文并茂,采用以图释文,以文解图的方式,介绍了人体相应骨骼体表标志、肌性标志及临床常见压痛点的探查方法,每部分都详细介绍了体表各肌肉的起止点、运动功能及神经支配,有的还标注了锻炼该肌肉的运动方法。书中还配有实体照片以展示所描述的体表解剖结构,其中有部分图片重点展示了内部解剖结构,同时提示临床相关操作安全和注意事项。本书紧密联系临床,实用性强,对广大医学生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学习人体表面解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适合从事疼痛科、骨科、针灸推拿、针刀等领域的医务工作者。
中医与西医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中医除了治疗人的肉体,还治疗人的精、气、神。其精气神部分,比如经络穴位、五运六气、五藏六腑,便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些,一是中医“内证”的领域。《内证观察笔记:真图本中医解剖学纲目(增订本)》是一本从中医视角谈解剖的书,它甚至不仅仅是一本谈人体奥秘的书,它所揭示的是人的生命与宇宙的交流的独特方式和通道,生命的运行与大自然的神秘关联。《内证观察笔记:真图本中医解剖学纲目(增订本)》以道教文化和知识为背景,将中医的脏腑、经络等放在人体生命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中进行说解描画,既有外在观察,又有内在实证,必然会对专门的医家,道家和中医爱好者产生极大启发。
本书作者积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体会,从临床实际病例入手,阐释了中医理论、四诊、治则、方药运用等在学习和掌握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治疗西医病疾时如何运用辨证治的理论与方法。书中结合病例,对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会中的精髓进行了论述。作者从临床实际出发,所述源于临床,高于临床,从临床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深入副省长出,融会贯通,是病案教学中难得的生动而丰富的教材。书中对学生运用辨证论治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辨证论治理论水平和临床效予以阐发。 焦树德老先生是全国著名的中医专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著作在读者中有深远的影响。本书于20世纪80年代曾于《中级医刊》连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后又集印成书,多次重印。本次又予重刊,以满足读者的要求。
本书收选了我国中医界著名学者李今庸教授刘中医古典著作研究论文21 篇,内容涉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等有关成书考证、篇解、析疑、疏义、方考等,体现了作者在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方面深厚的功底和中医文献理论研究等方面的造诣。这些文章大多发表过,受到同道的推崇。此次重刊,对从事中医文献理论研究与中医教学人员将大有裨益。
《运气要诀》是由清代御医吴谦等人根据《黄帝内经 素问》的内容编纂而成,是关于中国传统运气学说的简明读本,具有易记易诵的特点。本书为《运气要诀》白话讲解版,拆解了深奥的医学、易理术语,打破了文言的阻碍,附以运气推算的图示,方便读者自行推算时查阅。
冉雪峰老先生,是中医界著名的老中医,有50多年的临床经验。他不但结合中医理论深入地分析病情,而且能够不断发挥个人对于中医学术的见解和独到的治疗方法。这部医案,就是冉老先生儿十年来临床经验的重点记录,包括内、外、妇、儿四科医案71篇。这些治疗经验对于中医临床工作者,很有参考价值。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现存*早的中药学专著,作者不详,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书内记载的药物凡365种,分上品、中品和下品。
《李鸿翔老中医临证集录》汇集整理了李鸿翔老中医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特色,详解了临证变法论治21则,经验效方27首,临床经验汇要16条,并附详细的诊疗医案和处方用药。此外,还论述了李鸿翔老中医对于中医经典古籍的一些独特见解及救误纠偏医案,全书理论与实践并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西互参,特色鲜明,可供临床中医师及中医药专业学生参考借鉴。
《医林改错》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著。他敢于疑古,勇于创新,重视实践,对中医临床医学有重大贡献。从《医林改错》问世到现在,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学术思想,并扩大了其中卓有成效方剂的临床应用范围。 本书作者以《医林改错》原方为载体,广泛收集诸方医案多达400余例,详细记述了其诊治经过、辨证思路及遣方用药,分析总结了所选处方的应用原则及加减配伍方法,并在案后载有原作者评析,部分医案后还列有编者的观点,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原方。全书条理清晰,有理有据,适合广大中医人士阅读参考。
《运气易览》有云: 运气者,以十干合,而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以十二支对,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 五运六气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运气运行所形成的正常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条件,只有顺从自然的变化,及时地做出适应性调节,才能保持健康。运气学涉及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本书共?12?章,从六十甲子历、客主加临、标本中气等多方面进行介绍,同时将天文历法、气化规律及定数等概括于甲子系统中,以解释五运六气对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的指导作用,以及具体阐述运气学说的内涵及其应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