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院长主编的《中西医结合眼科疾病诊疗手册》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有关眼科疾病的病史采集、视功能检查和眼科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中医的五轮、脏腑、八纲、内障、外障、眼底病变、症状的辨证方法。下篇以现代医学解剖部位分章,以病名分节,共介绍了135种眼病,对每种疾病,依次简明地概述了其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调护。全书诊断、鉴别诊断采用西医的诊断标准,治疗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眼科疾病诊疗手册》融合中西医眼科的优势,参考诸多眼科名家的经验,并吸取近年来外眼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切合临床实际,是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医师和全科医师的一本简明扼要、方便实用的中西医结合案头手册。同时也可作为本科生、硕士生的参考书。
颈肩腰腿痛等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缺勤和丧失(部分)劳动、生活能力的疾病,也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除小儿较少见外,其余年龄均可患病,尤以青壮年及重体力劳动者多见。其发病原因模糊不清,而治疗效果又常令人失望,俗称“痛人腰痛,医生头痛”。 本书分为学术理论研究、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概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肢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等专题,论述其发病学的新观点、诊断学和新内容、治疗学的新方法。书中汇集了全军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近20年来的主要成果论文(包括部分英、日文版)近70篇。本书对医院骨科、外科、骨伤科、软伤科、正骨科等医师及基层全科医师具有参考价值。
为适应现代护理模式转变的需求,加强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工作,在护理工作中无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发展,提高护理质量,我们编写了《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一书。本书较全面地收集了国内先进护理理论及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文献资料,并与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可供全国中西医结合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参照使用,同时也作为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本书内容共分两篇:篇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每个疾病均按照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从概述、中医辨证常见证型、评估,一般护理,辨证施护,健康指导六个方面进行编撰,共有197种疾病。第二篇为护理操作规程,包括临床中西医各专科护理操作规程88种,诊疗技术护理配合37种。编撰《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一书,是一项科学性,实用性很强的工作
《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学》一书,旨在把胃肠病现代科学手段、诊疗技术与中国传统脾胃学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创造一个合理的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学学说体系,以期为同道和后人提供参考和借鉴。该书由多位资深消化病专家联合执笔,将其临床经验加以总结,从现代诊疗技术、药物疗法、手术疗法、中医辨证施治疗法、经验方治疗、针灸疗法和其他疗法多方面对各个胃肠病进行了诠释。本书在编写中本着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原则,力求能够全面地反映胃肠病证治的新经验、新成果、新进展,以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
广东省中医院创建脑病中心,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中医与西医结合、内科与外科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急救与康复结合、内治服药与外治及练功结合。坚持人本主义,体现人文关怀。对中风病的防治,依照卒中单元理念,穿透各类多层面多环节的疾病时空,将现有的康复手段加以整合,不仅强调早期介入康复,并且注重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以预期实现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与精神状态的恢复,还要减少并发症的目标。本书是由主编陈红霞、黄燕教授与谢仁明博士等专家群体认真搜集相关信息资料,汇总分析,撷取精神,结合国人国情所需编写而成的。
糖尿病足的致残率高,而患者手术后失去的不仅是肢体,还有工作能力和对生活的信心。因此预防、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降低截肢率十分重要。 本书共19章,包括概述、糖尿病足的中医沿革、发病机制、病机、辨证依据、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意义、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诊断流程、诊断和鉴别诊断、西医内科治疗、西医外科治疗、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感染性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常用、患者的心理调节和护理、案例和中医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等内容。重点从中西医两个理论体系分别对糖尿病足的病因、诊断、治疗以及护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外科人员参考。
本书是由主编与一批学有所成的专家和中青年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者共同编纂而成,是中西医结合骨科近50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为体现本书的实用性,在总论中由各相关专家撰写,各相关章节中均由临床一线的专家完成,针对骨折、畸形、骨病的发生部位(骨干、干骺部、关节内)、类型、移位或畸形程度.进行分析之后,提出相应治疗措施。为使读者明确书中的技术特点与学术思想,对每种骨折、畸形、骨病有全面、清楚、系统的认识,均对实际病例的治疗过程进行扼要的描述,之后对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加以分析与讨论。本书所列举的内容,均是应用中西医结合外国定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病种。本书提倡:”医生要做该做的手术,不要做想做的手术。”凡能应用闭合手法整复、矫正,就不必应用切开的方法矫正;凡是能用外固定的,就不必用内固定进行
本书为银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之临床专著。 全书分为13章,分别介绍了银屑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西医药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名医专家论治、中医辨病论治、临床研究观察治疗报道、中西医结合及其他治疗、重症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报道、临床体会和注意事项、现代研究等。书末有录,介绍了治疗银屑病的、常用西药的别名及成分、银屑病的诊疗标准。 本书资料翔实,有理有据,对银屑病病机、病情反复原因分析透彻,中西医治疗内容丰富,颇多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医生临证参考。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与天津市南开医院等单位联合编写的一部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专著。全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和附录四部分内容。上篇为总论,共九章,系统地论述了肿瘤的病因与发病、诊治、研究进展,以及并发症、放化疗副反应的中西医防治、康复护理等。中篇为各论,共十章,对31种肿瘤从诊断策略、中西医治疗、疑难点处理、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在参考AJCC、UICC及我国各医学会制定的诊疗指南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肿瘤临床工作实际,兼顾临床研究进展,突出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尤其在诊断与鉴别中首次写入主症辨析的内容,尝试实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从理论到临床的自然衔接。下篇为恶性肿瘤常用中药,共八章,筛选收录了临床常用的172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从药物的性味归经、主要药理、功
中医、西医各擅所长,中西医结合在当今乃至未来的医学发展都是一个重要领域。本书是本“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传染病、呼吸疾病、循环疾病、消化疾病、泌尿疾病、血液与造血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疾病、风湿、神经疾病、急性中毒和中西医结合在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等等。全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可作为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工作的初、中级医务工作者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本的教材。
本书是一本类风湿性关节炎现代中医治疗专著,全书共6章。章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阐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及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和预后、实验室检查及X线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西医治疗方法;第2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理论探源,简介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古今中医认识;第3章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临床集萃,主要为现代名老中医经验、中医特色疗法;第4章类风湿性关节炎康复疗法,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障碍评定、康复治疗和护理指导、理理康复、饮食疗法、气功疗法、物理疗法、护理和预防;第5章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实验精华;第6章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方药。
有关本书的相关事项,约言如下。 本书体例分为“原文”、“注释”、“语译”、“选注”、“边按”数项,后面附有论文数篇。 本书的“原文”版本系采用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编注的《新辑宋本伤寒论》中收录的全文(以下称重庆编注本)。因为此版本即是宋治平本明赵开美覆刻本,在《伤寒论》的现存版本中,学术界认为赵本,而重庆编注本辑录了赵本自“太阳病脉症”至“阴阳易瘥”共十篇,其余割弃不用,我们认为重庆编注本更为实用,故予采用。“注释”部分简释了少数字词的音义。另外,每篇之末的“校释”是重庆编注本的原貌,为原书编辑者所加,本语译本未作处理,仍置每篇之末,以供参阅。 “语译”部分语译了《伤寒论》的全部条文(共398条),包括方剂的煎服法,都尽可能地采用了直译。语译中用了一些圆括号,其
本书是专论西医检测中医治疗,即宏观与微观结合辨证论治的著作,除以“绪论”简介其概念、源流、目的、根据、方法、要领、意义等基本问题之外,主要围绕临床上常用的有关西医检测的158种结果(因其所具辨病诊断价值与中医治疗方法的相近、相类而归并为109项专题)逐一阐发中医诊治的思路与方法。每节均设“辨证论治”、“专方专药”、“食物疗法”、“调护措施”四项,并以前两项为重点。其中“辨证论治”重在分析病因病机并展示分型证治的基本方法;“专方专药”旨在介绍作者的诊治经验及心得体会并各验案以佐证之。
本书的新理论及治疗方法基本上都是朱汉章教授提出来的,由其研究生重新整理,将其提出的新理论及治疗方法进一步研究,进行深化和延伸,并且结合主编多年的针刀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发挥。 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有对针刀医学许多旧理论及方法的否定,而且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将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融于针刀治疗,并令疗效有了质的飞跃。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与天津市南开医院等单位联合编写的一部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专著。全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和附录四部分内容。上篇为总论,共九章,系统地论述了肿瘤的病因与发病、诊治、研究进展,以及并发症、放化疗副反应的中西医防治、康复护理等。中篇为各论,共十章,对31种肿瘤从诊断策略、中西医治疗、疑难点处理、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在参考AJCC、UICC及我国各医学会制定的诊疗指南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肿瘤临床工作实际,兼顾临床研究进展,突出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尤其在诊断与鉴别中首次写入主症辨析的内容,尝试实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从理论到临床的自然衔接。下篇为恶性肿瘤常用中药,共八章,筛选收录了临床常用的172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从药物的性味归经、主要药理、功
梁健教授主编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的历史, 中西医结合内科各科临床特点及其研究进展,以及中西医结合实验方法等内容。下篇为各论, 按系统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 疗、预后、展望等方面全方位地阐述了近百种内科疾病的中西医 结合内容,反映了内科领域里、外中西医结合研 究的 成果和进展。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既有理论性的描述,又有作者个人长期临床工作的 经验与心得体会的记载,是目 前一本完整、系统、实用的具有时代感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著。可供从事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 的临床、 教学与科研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参考;对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院校的广大师生也是一部实用的参考教材。
陈达灿主编的《特应性皮炎》是一本介绍特应性皮炎日常护理与治疗知识的科普性读物。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虽然越来越高,但是总体来说群众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还是不足的。由于特应性皮炎患者多为青少年儿童,临床医生面对的往往不是患者个人,而是患者的整个家庭。我们的父母家长们远比那些孩子们要焦虑忧心的多,她们总是不停地问,我的孩子怎么了?我该怎么办? ...显示信息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正式启动,社区医疗服务正在全国展开,本书作者为了倡导对患者进行基本医疗,即要“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杜绝“两大一高”——大检查、大处方、高费用,从临床实际出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乃编本书。 全书包括篇: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内科包括呼吸、消化、心血管等10章;外科包括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等5章;妇科未含产科;五官科包括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全书共选编460个病种(内科180个、外科135个、妇科42个、五官科103个)。书中内容突出基本检查和基本医疗,要求简单明了,便于操作,低水平,广覆盖,合理而有效。一些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