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常用各功效类别的中成药为纲目,描述各个中成药的药味组成、功能主治和使用要点,并列出常见不合理处方的不合理类型、处方分析和药师建议,为临床合理选用和处方点评提供资料。例如,藿香正气水在哪种处方诊断下属于药证不符,复方鲜竹沥液与三拗片是否可以联用,为肾功能不全患者开具安脑片的安全风险有哪些,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的足量联用是不是重复用药,宝咳宁颗粒与小儿肺咳颗粒的合理选择等,都在本书中有详细的展示和说明。同时,药师建议的内容,也为怎样改变不合理处方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本书所列举的不合理处方,绝大部分来自北京市社区处方点评工作组近5年的工作总结,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能够实际指导临床。本书得到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0-2-2081,《基于数学建模的中成药联合用药合理性评
本书分为上篇总论、下篇各论和附录三部分。总论主要介绍青光眼的基本知识、中医对青光眼的认识、青光眼相关的解剖及病理生理、青光眼的检查与诊断、中西医治疗概要、预防与调护等。各论从中医与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治疗、专方专药、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预防和调摄、预后和转归、疗效评定标准、名老中医治疗经验、研究进展、古籍精选、评述等方面介绍各种类型青光眼的诊疗,并介绍了青光眼的相关诊疗标准(共识)和临床指南、青光眼的相关研究进展。附录主要介绍眼科有关正常值、与青光眼相关的中医文献摘录等。 本书适合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医师、学生和科研人员使用。
李达主编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导航、个人调理攻略、名家防治指导、药食宜忌速查、医患互动空间五个部分。重点在“个人调理攻略”中介绍血小板重度减低状态病患与持续性、慢性血小板减少人群如何起居、饮食调养、消除诱因与自我防护、适度运动,及其预防反复发作与防治进展等内容;“名家防治指导”中介绍了患病后如何进行中西疗,尤其介绍非药物疗法,诸如外治法、预防措施等促进康复;“药食宜忌速查”主要介绍常用中西药物不良相互影响及其药物、;“医患互动空间”介绍了患者及家属关心的常见问题,进行寻医问药的指导。本手册的内容尽可能全面涵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药物、饮食、防护、起居、环境、寻医用药等方面的防治与康复知识。可供患者、家属、基层社区全科医生、初级医务工作者及护士、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以手册形式出现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著,分上、下、附三篇。上篇总论简要论述了常用中西医诊断技术与治疗方法;下篇各论全面而又简明地论述了100余种皮肤病、性病的诊断、治疗与防护。每种疾病一般均以概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西医全身与局部治疗、中医内治与外治、单验方、中成药、其他中西医疗法)、预防与养护的形式论述。书后附有常用中医内服方剂、中西医外用药处方及常用临床检验正常值。本书跟踪现代皮肤新进展,突出中医特色,以内容先进,体例新颖、实用性强、中西医合璧、兼有大型皮肤病学之全和小型手册之简明的双重优点而独具特色。是广大中西医皮肤病性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和实习进修人员案头的好书。
20世纪70年代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赤脚医生手册》,为解决数亿农村百姓的医疗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50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为此,特别策划编写本书,其内容涵盖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急症的中西医诊疗、康复、防护和慢病管理、健康宣教等,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切合乡村医生的需求,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使针灸、推拿等中医独特技术和防治疾病的知识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得到广泛普及与应用,从而提升中医药为乡村医生、为基层服务的能力。
《龙华名医临证录:胡建华学术经验撷英》很多内容是从胡建华教授大量论著中选取的精粹。包括胡教授的“医事传略”、“膏方运用”、“临床科研”、“论文精选”等篇章。《胡建华学术经验撷英》内涵丰厚,编排精当,文风朴实,科学性、应用性强。这不仅是一部高水准的学术专著,而且还是年轻一代中医学人进入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术殿堂的教科书。读者可以从中领略老一辈中医学者学医、从医的艰辛和成才之路的历程,可以感知他们来自实践又升华为理性的学术思想与经验的探索和形成的过程,可以学习他们处理“为医”和“为人”、“做学生”、“当先生”、“精医术”和“重医德”等关系的准则和行为。读者还可以从事借鉴前辈专家毕生探索和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到期还可从他们失败的教训——“失手篇”中吸取营养,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本书依据西医疾病分类方法,介绍了妇科常见病的诊治,每一种疾病都分为西医和中医两部分。西医部分论述了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等内容。中医部分则阐明了其病因病机和辨证论证。全书较好地阐述了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新理论、新知识、新疗法。
本书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与天津市南开医院等单位联合编写的一部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专著。 全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和附录四部分内容。上篇为总论,共九章,系统地论述了肿瘤的病因与发病、诊治、研究进展,以及并发症、放化疗副反应的中西医防治、康复护理等。中篇为各论,共十章,对31种肿瘤从诊断策略、中西医治疗、疑难点处理、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在参考AJCC、UICC及我国各医学会制定的诊疗指南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肿瘤临床工作实际,兼顾*临床研究进展,突出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尤其在诊断与鉴别中首次写入主症辨析的内容,尝试实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从理论到临床的自然衔接。下篇为恶性肿瘤常用中药,共八章,筛选收录了临床常用的172种治疗肿瘤的中药,从药物的性味归经、主要药理、功效主治到临床
《皮肤病性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学》内容全面、系统,表述简明、扼要。内容侧重于皮肤病的临床治疗,汇集了目前临床上西医和中医的常用药物和方法,有很强的指导性。书中所列皮肤病的西医药物和治疗方法,既有多年验证的成熟经验,也包含了皮肤学科的*进展;中医辨证和治疗方药许多都是源自赵炳南等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的经验,并融入了近年来临床验证、应用的体会。书中介绍的内服、外用中成药多是当前市售药品,并附有皮肤病的中西医病名对照,有很好的实用性。本书可作为皮肤科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全科医师的参考书。也可供其他各科医师参考。
《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学》一书,旨在把胃肠病现代科学手段、诊疗技术与中国传统脾胃学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创造一个合理的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学学说体系,以期为同道和后人提供参考和借鉴。该书由多位资深消化病专家联合执笔,将其临床经验加以总结,从现代*诊疗技术、药物疗法、手术疗法、中医辨证施治疗法、经验方治疗、针灸疗法和其他疗法多方面对各个胃肠病进行了诠释。本书在编写中本着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原则,力求能够全面地反映胃肠病证治的新经验、新成果、新进展,以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
本书分上篇、中篇和下篇三大部分。 上篇阐述中西医风湿病发展史、免疫学基础理论及风湿病的诊断技术,使读者对风湿免疫病的相关基础理论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临床诊治疾病打下基础。 中篇是风湿病各论,对常见二十六种风湿病的中西医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护理调摄进行了论述。中篇主要体现临床实用性,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中,更多地融入了笔者的个人经验体会,便于临床医生置于案头,随手翻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也可以用于实习带教之用。本篇各疾病治疗后面都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医家经验,便于读者了解各家治疗特色;后附经典论述便于求根溯源,启发读者萌发新思路,或在撰写临床论文时引经据典。 下篇介绍了风湿病常用的中西药物及其他中西医治疗方法;传统疗法包括针灸、推拿、外治法、康